圖爲海上船用燃料油加註。浙江自貿區管委會提供

  中新網舟山4月9日電 (記者 林波)“市場就在家門口,卻 着它溜走。”這是浙江自貿區政策法規局局長應仲民近期的苦惱。

  作爲中國參與國際油品競爭的代表,自掛牌之處,浙江自貿區就將“推進以油氣全產業鏈爲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作爲建設重點。

  所謂“油氣全產業鏈”,即構建油氣儲運、加工、交易、補給、配套服務“五位一體”的全產業鏈。其中,保稅燃油加註是油氣全產業鏈佈局的第一個切入口。

  圖爲一艘30萬噸級油輪在嶴山石油中轉卸油。浙江自貿區管委會提供

  讓應仲民“苦惱”的便是保稅燃料油加註市場的“不由自主”。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最新發布的“限硫令”,自2020年起強制推行全球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標準爲低於0.5%,即所有遠洋船舶都必須將航運燃料油中的硫含量由3.5%降低至0.5%。

  在中國,沿海停泊的船隻則面臨着更嚴格的環保限制,自2019年起進入中國排放控制區的船舶必須使用0.5%低硫燃油,並需要逐年從油艙到發動機都進行改造。

  應仲民解釋道,在使用高硫油的情況下,一艘萬噸船舶一天的排放量大概相當於3000輛小汽車的排放量,“從環保角度,使用低硫油是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在“限硫令”下,全球船供油市場正由單一燃料進入多元化燃料時代。

  舟山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燕解釋道,當前全球船東的選擇可以是低硫油、 化天然氣LNG、尾氣過濾裝置等,“目前,中國船燃已經在國內率先實現低硫燃油的常態化供應。”

  圖爲浙江自貿區範圍示意圖。浙江自貿區管委會提供

  限硫令’將爲全球市場帶來巨大變革。”據應仲民估算,2020年全球船用燃料年消費規模將穩定在3億噸左右。

  以浙江自貿區爲例,2018年浙江自貿區船用保稅燃料油供應量達359萬噸,比2017年的180萬噸增長一倍,佔中國總量30%以上;結算量達566萬噸,佔中國50%以上,超過上海躍升爲中國第一加油港。2019年,浙江自貿區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將力爭突破400萬噸。

  從當前規模而言,浙江自貿區的低硫油供應在龐大的市場面前仍是微不足道。

  應仲民直言,浙江自貿區在推廣低硫油時遇到了不少“阻力”,“首先是國內煉化企業對生產低硫油的意願並不強烈。”

  據他分析,目前中國國內煉化企業仍處於產能過剩狀態,“如果國內的煉化企業能夠生產低硫油,或將有助於產能釋放。”

  “現在最關鍵的是,低硫油沒有出口退稅政策,而出口的相關稅費佔到價格的近一半。”應仲民表示,高昂的稅費讓油品企業對生產低硫油止步不前,“相當於市場就在家門口,但卻看着它溜走。”

  儘管中國船燃在中國國內率先實現了低硫油的常態化供應,但張燕強調,這僅僅是滿足個別客戶需求的狀態,“因爲中國已經提前佈局,當前的低硫油主要滿足一些國際航線到了中國沿海範圍內的補給。”

  對此,張燕呼籲儘快打通低硫油內貿轉保稅的一般貿易出口通道,“高硫油價格約300美元一噸,低硫油則是400美元一噸,價格成本仍然較高。”

  審視當下,要破解浙江自貿區低硫油供應窘境,在許多業內及專家看來,最主要的還是要在低硫保稅燃料油出口退稅政策方面取得突破,再利用中國過剩的產能,爲國際航行船舶供應自己生產的低硫油。

  目前,浙江自貿區正加快實施低硫船用燃料油供應三年行動計劃,爭取相關政策支持,依託本地低硫燃料油生產項目,力爭在2019年形成200萬噸低硫船用燃料油生產能力,積極搶佔全球低硫燃料油供應市場,努力實現對新加坡的彎道超車。

  事實上,在浙江自貿區欲破“限硫令”窘境的同時,不少油品企業已聞風而動,瞄準低硫油市場。

  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顧強表示,在出口退稅政策落地後,“公司計劃在2022年前實現採購國內煉廠生產的低硫原料開展低硫燃料油調和,年調和燃料油200萬噸,其中加註量120萬噸,批發80萬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