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考試中的公共基礎知識點很多,且內容方面也很多,其中三支一扶公共基礎知識政治常識是常考內容。文都三支一扶考試網特意為考生們整理了2017年三支一扶公共基礎知識此哲學(政治常識),以供大家參考與學習。(2017年三支一扶公告基礎知識政治常識匯總)

2017年三支一扶公共基礎知識:哲學(政治常識)

一、梳理框架

剛開始複習時,建議考生們先將教材大體的翻閱一遍,建立馬哲知識的總體框架,只有在梳理好知識框架後,才能有針對性的複習。馬哲大的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辯證唯物主義,一個是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分別通過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三部分,分別回答了世界是什麼、什麼樣的、人該怎麼辦的問題,從而得到了關於整個世界的一般原理。然後將這一般原理運用到社會、歷史領域,我們得到了歷史唯物主義相應的三個內容。所以我們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兩個大的框架下,又細分出細的框架考點。只有考生們從大的框架入手,逐漸細化出小的框架去記憶和理解,這樣才能大體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理論框架,從而對政治複習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當再在考試中遇到一些千奇百怪、莫名其妙的題目時,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它們放到預先準備好的邏輯框架中去。

二、抓重難點

複習中要有重點,要抓住主要矛盾樣。唯物論要注意對選擇題的考察,換一句話說就是要注意細小的知識點,特別是在對哲學方面的「名人名言」或古文考察中,考生們要學會用原理來解釋解釋這些問題。辯證法其實比較簡單,主要就是用聯繫的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還要記住理解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和否定之否定,其中對立統一是重點。關於認識論,重點要關注實踐的觀點考察。最後歷史唯物主義部分,我們需要重點來記憶理解兩對基本矛盾和群眾歷史觀。

三、注意總結

對於出錯率比較高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哲學原理結合名言警句的考察,在這裡重點給大家總結一些: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物質決定意識,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世界。

掩耳盜鈴,畫餅充饑——主管感覺決定客觀存在,否認事物的客觀存在。

畫蛇添足——人們應該如實反映客觀事物,不能主觀、任意地加以歪曲。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深入調查實際,全面分析情況,才能獲勝。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物質的運動有其客觀規律;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

刻舟求劍——否認物質的絕對運動,不懂得絕對靜止的事物是沒有的。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唇亡齒寒——事物聯繫的普遍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