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0多歲的劉大爺向調解員求助,他已經身患胃癌晚期,不久前從醫院回到了家中生活,自知時日不多的他,還有個臨終心願未了,那就是非常擔心老伴孫大娘的養老問題。

  原來,兩位老人生了兩兒兩女,在20多年前,老人就給兩個兒子分了家,小兒子劉冬堂負責贍養父親,大兒子劉秋堂負責贍養母親,雖然20多年來兩位老人都住在小兒子家,但他們從來都沒有依靠過兩個兒子,生活完全自給自足,自從劉大爺生病後,他的大兒子已經四五個月沒看過他一眼,而且一系列的做法讓他非常擔心老伴的晚年生活。

  孫大娘說,大兒子對父親的不管不問,也讓她對自己的晚年生活很擔憂,當初大兒子就說過,不會讓她進家門,哪怕在外面給她蓋一間屋子,也不讓她住進自己家裏,如今孫大娘認爲,雖然可以有小兒子依靠,但畢竟很早就跟兩個兒子分了家,自己的晚年生活終究還是需要依靠大兒子。

  爲了弄清事情真相,調解員找到了劉大爺的大兒子劉秋堂,他表示不去看望父親是有原因的,當初分家的時候,父母雖然沒有談及將來生病的時候,兄弟該如何分配照顧的問題,但父親這次住院,他也出了醫藥費,理應知道費用都用到了什麼地方,可是自己弟弟卻什麼都不告知他。

  弟弟劉冬堂認爲,他主要負責照顧父親,而且四個兄弟姐妹中,他出的錢最多,沒有必要告知他們費用都用在什麼地方了。

  對此,調解員認爲兄弟二人都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弟弟沒有尊重大哥和兩個姐姐,而大哥也不能因爲這個就不去看望父親,在一番勸說下,兩人都承認了錯誤。

  對於老父親臨終心願擔心母親養老的問題,劉秋堂的妻子張大姐說,並非不是她們不讓婆婆來居住,她們也想履行贍養義務,而小叔子不讓婆婆進這個家,她們也很無奈。

  劉冬堂解釋他並不是阻止大哥大嫂盡孝,而是大嫂對母親出言不遜,當街大聲罵了母親,這才惹惱了他,而且當時也有很多鄰居可以作證。

  張大姐說她的確不應該謾罵婆婆,但這20多年來,她們夫妻卻有一肚子的委屈,婆婆當初種的地全都給了小叔子,一點都沒有給她們,這讓她非常不滿,對於大兒媳的指責,孫大娘解釋說自從她的婆婆去世和她的小女兒出嫁後,那兩塊地就交由小兒子種着,因此大兒媳就覺得沒有分配公正。

  老大劉秋堂認爲,同樣是兒子,母親的做法就是不公正,但老二劉冬堂認爲,他種的是自己奶奶和姐姐的地,要是把地平分給大哥,他不樂意,當初分家時,他抽到的是父親的地,大哥抽到母親的地,但是母親的地比父親的多,倘若還要把奶奶和姐姐的地再平分給大哥,他就非常喫虧,因此纔不願意退讓。

  聞訊趕來的村幹部說,其實兄弟倆本來就沒有什麼大的矛盾,如果哥倆能體諒父母,把父母放在首位,矛盾早就解開了,爲了一點地的事情鬧得心生怨恨,實屬不值當。

  孫大娘講,其實手心手背都是肉,她把地都給了小兒子,無非是想大兒子多來看望她們老兩口,如今看到兩個兒子因地鬧得不可開交,她和老伴都於心不忍,並希望把地拿出來重新分配。

  既然父母開了口,小兒子劉冬堂表示他同意和大哥平分這些地,在調解員和村幹部共同的努力下,兄弟倆的矛盾終於化解,老大劉秋堂當場表示一定會贍養自己的老母親,並在弟弟家裏當着病重父親的面表了態。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着父母還在,好好的盡孝吧,別因爲一點小矛盾和小利益就慪氣不去盡孝,等到父親都不在的時候,再去後悔就已經來不及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