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文明辦工作信息簡報《精神文明建設》專題刊發“溫州移風易俗經驗”,要求全國各地學習借鑑。

  2016年,溫州被納入移風易俗全國三大試點城市。三年來,我市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工作部署,以整治婚喪嫁娶陳規陋習爲切入點,採取紮實有效舉措,堅持不懈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讓婚事新辦風尚漸顯、喪事簡辦蔚然成風,有效減輕了羣衆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提升了羣衆幸福感和滿意度。

  在工作的推動中,我市各縣(市、區)頻頻出現各類“移風易俗”樣本、經驗。

  婚事新辦的“文成樣本”

  去年七夕,文成縣百丈漈鎮西里村文化禮堂裏舉辦了一場傳統集體婚禮。婚禮現場,7對新人身着中式禮服,爲雙方父母敬茶,接受長輩所傳遞的家風家訓手冊。作爲文成傳統集體婚禮,這場集體婚禮隆重熱烈、簡樸溫馨,也成了文成弘揚婚事新辦,倡導移風易俗社會新風的最好印證。

  近年來,市文明辦以黨員幹部爲重點,推出系列具體化的工作制度,將移風易俗作爲黨員幹部的紀律要求。各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對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婚慶喜事隨禮制定最高標準,從過去幾千元降至現在300元,大幅減少羣衆人情負擔,有效遏制攀比浪費的不良風氣,羣衆紛紛點贊。同時,制定黨員幹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規範性文件,推行婚喪事項承諾、報告、公示制度,嚴肅查處黨員幹部違規辦婚喪案例,有力發揮了震懾作用。

  此外,引導酒店推行簡約婚禮套餐制,全市100餘家酒店推出3000元以下的婚宴套餐。同時,依託文化禮堂建立農村家宴中心,使其成爲農村羣衆筒辦婚喪嫁娶宴席的集中服務平臺。並鼓勵婚慶公司推出“一站式”婚慶服務,推動簡約婚禮進文化禮堂、婚宴套餐進鄉村活動,在全市文化禮堂舉辦了1200餘場婚禮。

  喪事簡辦的“樂清模式”

  “移風易俗是大好事。把節省下來的宴席錢,設立基金會,幫助一些貧困老人,讓老人們在世時過得更好。”樂清南塘鎮三江村村民溫德旺在其父親去世後,把父親喪事簡辦省下的錢送到了鎮裏,請鎮裏有關部門幫忙將這筆錢捐給生活貧困的老人。這一善舉在當地傳爲美談。

  如今在溫州各地,類似溫德旺這樣積極響應移風易俗改革的事例不勝枚舉,崇尚文明的做法深入民心。樂清市以規範性文件形式,針對黨員幹部、公職人員、普通羣衆,制定實施“一個集中、五個不超、五個禁止、五個規定”,明確規定喪事酒席桌數、人數、樂隊、鞭炮、守夜、禮金、出殯線路等內容,全面打造喪事簡辦的“樂清模式”。

  近年來,我市發動市、縣17家主要媒體、36家網站論壇、957個微博微信傳播平臺,集中“點贊”移風易俗的羣衆,“吐槽”大操大辦的不文明行爲,形成褒揚新風良俗、聲討陳規陋習的氛圍,讓原本想改而不敢改的羣衆放下思想負擔。

  殯葬改革的“永嘉經驗”

  永嘉巖坦鎮的“歸根園”升級3.0版,將原先遍地是“椅子墳”的墳山,變成了生態墓園。這場由墓葬生態化引領的移風易俗,讓鄉村面貌爲之一變,成爲全省殯葬改革新樣板。

  近年來,我市實行綠色殯葬獎勵機制,倡導“獻一束花、植一棵樹、敬一杯酒、開一個家庭追思會”等文明方式祭奠逝者,對採取海葬、樹葬等生態葬法的,每例獎勵3000元,全市生態葬法比例逐步提升。同時,實行“普惠型”殯葬惠民政策,城鄉所有居民死亡後遺體的接運、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等基本殯葬服務費用由政府承擔,基本殯葬服務補貼標準人均800元。

  截至目前,全市享受殯葬惠民政策25萬人,惠民金額1.6億元。此外,推進墳墓“禁新改舊”綜合整治工作成效顯著。

  來源 溫州日報

  記者 莊越

  編輯 葉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