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腐舊思想,許廣平本不該屬於魯迅,因爲打小許家就把許廣平許配給鄉下的一戶豪紳人家。後來由於該戶人家劣跡斑斑,許廣平強烈反對,加上許家也漸漸不同意這門婚事,爲此兩家還鬧起了官司。

  不過許家畢竟家大業大,祖上歷任高官,父親因爲庶出,雖無任官,家裏也算富足。許廣平的三哥通過個人斡旋,替許廣平免除關係,並解了婚約。

  而且許父的思想是半開明的,不僅免了許廣平的纏足,還許她上學。也正因此,爲她在日後與魯迅的相知相守埋下了基礎。

  爲什麼這麼說?衆所周知,魯迅先生是非常厭惡封建思想的。他的原配妻子朱安,因爲知道魯迅喜歡大腳,從小被纏足的她,特地穿了一雙大碼的鞋子,結果自然是糗事百出,也正是由此,魯迅對朱安、對封建禮教的迫害益加厭惡。

  所以當魯迅遇到許廣平,尤其是情感方面。就像一間密不透風的舊房子,迎來了一位叩開大門的主人,迎來光明,迎來希望。反之魯迅先生回饋給許廣平的是噴發火山般的熱情。

  於是兩人同居了。但是兩人在一起以後,一切又都彷彿變了模樣,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要我說來:“婚姻是女人爲愛付出而成墳墓。”爲什麼這麼說?

  許廣平是愛魯迅的,魯迅自然也是愛許廣平的。但是他們畢竟不能一直沉迷於兒女情長,他們畢竟是要生活,魯迅先生畢竟是個文學家、思想家。所以他們同居以後,之前的種種甜蜜,種種浪漫,變成了柴米油鹽,變成了魯迅思想上的源泉,創作上啓發。

  總之許廣平對魯迅的幫助是非常之大的。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許廣平儼然都做的足夠到位,以至於魯迅在死之前都要說上一句:“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

  但是許廣平畢竟是沒能做到忘記魯迅,究其後半生,依然在爲魯迅的一切做付出,照顧朱安,照顧周家,幫助魯迅整理其遺作,後來有人企圖偷盜魯迅手稿,導致了她的心臟病突發,最後死於北京,終年70歲。

  總結:魯迅在思想、在文學上的成就自是毋庸置疑,但是他在生活中是一個格外挑剔的人。剛開始許廣平或許並不知道魯迅生活上的種種挑剔,她和他在一起只是源於崇拜,源於癡迷。但在後來許廣平能夠忍受並堅持下去,成爲魯迅的賢內助,以至於忘了自己,無疑說明她是實實在在愛魯迅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