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來突尼西亞。

剛畢業的時候,有一次我們領導接待了一個從突尼西亞回來的華人,然後特別興奮的給我們介紹,這位女士在突尼西亞待了10多年,那裡多麼的危險,這位女士多麼的勇敢。當然,這也造就了我對突尼西亞的所有印象: 1.有個地方叫突尼西亞!2. 很危險!直到多年後的今天,我從卡薩布蘭卡蹦到了突尼西亞。

我住在了HOTEL LA MAISON BLANCHE,一個裝修很復古的酒店。牀上還帶著紗帳,小時候的我可能會特別喜歡,現在覺得那麼華而不實。功夫多用點在下水道地漏上,少點氣味比啥都強。據說走個15分鐘就能到市中心,但是我越走越有些失望: 髒亂、人雜。尤其是天黑以後,男男女女堆在不開燈的店門前,沒啥音樂,安靜的看著路人,搞不清楚他們想幹嘛。我在買電話卡的時候一再確認,這邊真的是市中心嗎?得到肯定回答後,終於走到了突尼西亞的「香舍麗榭大街」。

順著這條大街去了麥迪娜,頓時感受到了當地人的激動與熱情。但是同胞們,千萬也別太受感動,都是為了推銷產品,最後還會管你要小費。

突尼西亞的好處是計程車不用像卡薩布蘭卡似的談價格,只是司機們都清一色的把收音機開的很大聲,讓你只得默默的欣賞窗外的景色。

當然這個城市也有相對美的一面:

1. 突尼西亞的巴爾多國家博物館

北非第二大博物館,僅次於開羅的埃及博物館。位於突尼西亞城的西北方向。展出的鑲嵌畫主要都是用各色小石、陶片、琺琅和有色玻璃的小方塊拼嵌而成,用來裝飾天花板、牆壁和地面。

2015年這裡受到了恐怖襲擊,死傷五十多。不用擔心,現在非常安全,周邊都有警察站崗。成人門票11第納爾,相機照相需要單獨購票。

2.藍白小鎮,喫了傳說中的糖油餅(當時餓了,感覺特別香),0.8第納爾;去了傳說中的咖啡館,喝了咖啡(味道差太多了,網紅店也不講究品質了);吹吹海風,散散小步。曬的我打起了傘,居然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線。

除此之外,還有著名的迦太基遺址,美麗的蘇塞等等很多地方值得去探索。

隨手拍了些照片,供大家欣賞。


利用新年假期,我去突尼西亞——一個「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國度——旅行了一趟。

回來以後,在和很多朋友們說到這一趟突尼西亞之行時,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問了我一個問題:「突尼西亞?那裡有什麼可拍的?!」。

不僅僅是我去的突尼西亞,大家在去其它陌生的地方旅行前或是旅行中,也會常常會問別人、問自己的一個問題——那裡,有什麼可拍的?

這簡單的一句,曝露出了大家在出行前常常會忽視的問題,就是沒有在出發前,好好了解你要去旅行的目的地。

要想在旅行中,拍攝到一些比較滿意的照片,而不是茫然不知拍什麼。

比較正確的方式是在去之前,通過在網路上查找等等手段,收集一些這個地方的資料,盡量詳細的去了解這個我們要去的地方,在心中建立一個這個地方的第一印像。

這樣,我們就會對這個地方有一種期待,有一些好奇,有一些疑問,這都將成為我們拍攝的源動力。

再不成,找些此地的「證件照」、「網紅片」,我們也可以比對著去拍一成,留合個影啊。

那麼,突尼西亞,有什麼可拍的呢?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這個火焰,指的就是撒哈拉大沙漠了,記得來這裡後,用手去觸摸、捻揉一下這裡的沙子,因為撒哈拉的沙子是世界上最細膩的沙粒,細如麵粉。

夜晚繁星之下,沙漠邊緣的帳篷酒店。天邊黑線就是一望無際的撒哈拉大沙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另一半海水,指的就是地中海,突尼西亞有著漫長的海岸線,這就不得不提到世界三大藍白小鎮之一的西迪布賽德小鎮。

上圖就是突尼西亞藍白小鎮的代表場景之一,拍攝打卡的地方,一定要拍呀。

藍白小鎮上與貓咪的偶遇。

突尼西亞也有面積巨大的鹽湖,傳說可以看到海市蜃樓。

上面這張,畫面中間,遠處的黑線,貌似黑礁石一樣的東西,是不是海市蜃樓呢?

除去自然景觀,突尼西亞還有著大量的歷史遺跡與古建築。

上面這張是我在九成去突尼西亞旅行的國人不會去的地方拍攝的羅馬時期的大劇場遺跡,當你身在其中時,就會感嘆那時人們是如何建造的這氣勢恢宏的建築。

遺跡羣中開滿了不知名的小黃花,遠處是朱庇特神殿遺址。

這裡還有一個古老的公共廁所,沒有看錯,是公共廁所,建於2000年前!

一共12個「坑位」,坐式的,好現代化的感覺!注意畫面中間偏上的洗手池,與現代的洗手池幾乎一模一樣!

上面這張是埃爾傑姆鬥獸場,是世界三大古羅馬鬥獸場之一,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鬥獸場,其規模僅次於古羅馬鬥獸場,但比羅馬的鬥獸場還要完整。

夕陽下空寂的鬥獸場,那種歷史感,不站在現場,你是感受不到的。為什麼不拍下來呢?

突尼西亞標誌性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遺產目錄中的一員,奧克巴大清直寺。

奧克巴清真寺是北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清真寺,是與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齊名的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建築宏大而精緻,而且有很多我們覺得有意思的細節值得我們去探究,當然,也就值得我們去拍攝。

精美的雙拱迴廊,密集的支柱。

每根支柱都配有精美的柱頭,這裡面是有故事的。

每到一個歷史悠久的陌生國度,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瞭解它?捷徑就是到它的國家博物館裡參觀「取經」。

突尼西亞的靈魂就在巴爾多國家博物館。

巴爾多博物館是世界最大的馬賽克博物館,收藏的古羅馬時期的馬賽克文物數量為世界之首。

注意地上的馬賽克,都是實實在在的文物,而且,你是踩著它們遊走在博物館裡的!

除了展品,巴爾多國家博物館本身也是一件藝術品。

其中一個展廳,從二層向下看去。

展廳的一角,漂亮的拱圈與立柱。

我們還可以邊走邊拍突尼西亞的城鎮、街道,還有生活在這裡的,友好的突尼西亞人民。

夜晚時分的突尼西亞麥地那老城的勝利廣場。

當地的交通工具之一——有軌電車,正經過布爾吉巴大街上的聖·文森特天主教堂。

清晨,老城商業街口正準備出攤的商販與行人。

老街上一位手工藝品攤主正在「工作」。

帥氣的大叔們,正在喝咖啡聊天中,打了招呼後,流露出迷人的笑容。注意他們身後的那些樹,這裡很多地方都是用橙子樹做為綠化樹木的,而且此時樹上結滿了又大又飽滿的橙子。

遊走在麥地那老街時,偶遇一隻帶有愛心的貓咪。

在出發前,我就收集了很多很多的資料,瞭解了突尼西亞的歷史,瞭解了突尼西亞每個時期的特點與成就。

在瞭解過程中,我發現有太多東西需要去尋找答案。所以,當我置身於突尼西亞時,它對於我而言,是即陌生,又熟悉的。

我心裡有太多想要印證,想要去了解的東西。而這些,也都是我想用相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的東西。

突尼西亞有實在太多可拍攝的了。

我拍了很多突尼西亞的照片,限於篇幅,先暫時只放這一點點吧。希望能通過這些照片,帶給大家一些啟發。

對於拍攝設備來說,我們應該盡量做到輕量化、便捷化,這樣才能沒有負擔的高高興興旅遊,開開心心拍攝。關於設備的輕量化這個問題,我們將在以後單獨再和大家交流。


突尼西亞好玩。因為突尼西亞不僅有具有突尼西亞民族傳統建築風格的藍白小鎮,還有極其豐富的巴爾杜國家博物館。

藍白小鎮

藍白小鎮位於突尼西亞城以北,它具有突尼西亞民族傳統的建築風格。之所以被稱為是藍白小鎮,是因為在地中海濱的岬角上,白色的房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所有的柵欄、院門、窗戶和樓梯扶手全都是天藍色,與地中海蔚藍色的海水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因此有了藍白小鎮的美譽。

迦太基古城遺址

迦太基古城是突尼西亞遺跡殘存較多的遺址之一。在這裡你可以看見羅馬人在比爾薩山上建的大神廟;露天柱廊上的勝利神和豐收神的雕像。在迦太基古城遺址可以看見突尼西亞國家的輝煌與衰敗,當用手觸摸遺址時,可以感受到當時高超的工藝建築水平,讓人不禁感嘆。

杜茲

杜茲位於突尼西亞的南部,這裡被譽為「撒哈拉的門戶」。杜茲周圍除了沙子還是沙子,完全辨不清方向,但是可以在撒哈拉沙漠中騎駱駝和沙漠摩托,十分有趣。還可以充分領略撒哈拉遊牧民族的獨特風情。

埃爾·傑姆鬥獸場

埃爾·傑姆鬥獸場被稱為是突尼西亞的金字塔。埃爾·傑姆鬥獸場的建築十分雄偉壯麗,其不僅氣勢恢弘而且佈局科學,讓人不禁嘆為觀止。埃爾·傑姆鬥獸場歷史悠久,是突尼西亞一座著名的輝煌建築。

巴爾杜國家博物館

巴爾多國家博物館是馬賽克畫最豐富的博物館。在巴爾杜國家博物館內的展覽品都是以燒上、粘土塊、卵石、貝殼為材料,所以被人們稱為是「洗不掉的壁畫」、「踩不爛的地毯」。巴爾杜國家博物館以所珍藏的極其豐富和瑰麗多彩的鑲嵌畫而聞名世界。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就請點個贊,想了解更多旅行資訊、攻略玩法,歡迎關注世界邦頭條號,私信回復暗號「悟空」,有驚喜哦。


*塔尼遺址:

塔尼是距離斯法克斯約11公里的一個古老的羅馬城市,靠近加貝斯方向,在公元二世紀和三世紀蓬勃發展,公元七世紀消失。在此處挖掘出的文物顯示出了這裡是十分重要的名勝遺址。

*博塔尼:

一個古羅馬修道院,距離斯法克斯40公里,由馬爾他的一個移民家庭建造。於公元二世紀興起,發掘出的文物展現出了它們的極大考古價值,其中有在巴爾杜國家博物館展出的馬賽克地板。

*斯法克斯老城牆:

阿里·本·薩利姆·巴克裏於公元242年——公元856年,也就是艾哈邁德王子時代創立。它首先用磚砌成,然後用石頭加固。戰爭時期,在保衛城市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經歷了諾曼底登陸、西班牙殖民戰爭、馬爾他聖約翰騎士團入侵等。這是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地標之一。

*卡斯巴塔 kasba:

位於城市老城的西南角,拉巴特曾經是這裡的第一大城市,從建立開始,這裡就成為了統治中心,隨後在奧斯曼帝國時期也就是16世紀末期,這裡成為了陸軍總部,到了現在已經是傳統民俗博物館了,它當時的規模甚至已經超過了老城和老城的集市,這個地方的地標建築就是建在岸邊的Aghlabids燈塔。古堡建了幾個世紀後Anhsranha燈塔也在古堡前的海域建了起來,兩個燈塔監測海洋狀況,並和經過的船隻通過信號交流。這裡還有著名的高階清真寺,現在已經是宗教設施展示廳了。

*大清真寺:

它也是阿里·本·薩利姆·巴克裏在公元242年至公元856年在艾哈邁德·賓王子統治下建立的。大清真寺位於老城的中心,是其規劃的重點地標建築。它分別在12世紀和18世紀修繕了兩次。除阿克巴清真寺、蘇塞清真寺和扎尤圖納清真寺外,斯法克斯大清真寺是在非洲大陸上最著名的宗教遺跡之一。


上個月剛剛從突尼西亞回來。至於好不好玩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突尼西亞這個國家還是比較落後的,無論是從城市建設還是配套來說都會感覺有一些荒涼。也就是說突尼西亞不像其他的國家一樣有著很優美的城市風光。

但是突尼西亞擁有著世界第二大的埃爾傑姆鬥獸場、奧克巴清真寺、藍白小鎮、迦太基古城、優美的地中海、撒哈拉沙漠等等等等,這些數不盡的美景,當你看了絕對會覺得不虛此行的。

如果你喜歡歷史感比較強的景點,並且不喜歡遊人很多的地方,那麼突尼西亞一定是你一個非常好的旅行目的地。

如果你喜歡那種現代化的都市風光,或者比較繁華熱鬧的景點,那麼千萬不要來突尼西亞。

所以,如果你問我突尼西亞好不好玩,那不如問問你自己,你究竟喜歡怎麼樣的目的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