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4月9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武虎)4月8日上午,在武昌實驗寄宿小學美林校區一樓會議室內,四年級C班的44個孩子正聚精會神地聆聽着一場別出心裁的課堂。給他們上課的不是該校的任課老師,而是武漢科技大學的兩名大學生。5年來,他們和創作團隊在楊老師的指導下,創作了多部校園公益片,這些短片在荊楚網、騰訊、視友網等網站廣受關注,點擊量達十多萬次。今天,大學生們又來到小學校園,爲孩子們放映公益片,和孩子們互動,讓公益深入人心。

  公益片《一堵牆》講述父親沉迷手機,忽略女兒的感受;公益片《上善若水》講述了女大學生爲老人讓座,公交車上愛在傳遞的感人故事;公益片《一條狗鏈“牽”出的文明》告訴人們出門應牽狗繩,維護公共秩序等等。短片以寫日記、遊戲通關等多種有趣的形式展現了一個個做人道理,引起了小學生的討論和共鳴。

  觀看過程中,孩子們認認真真的看着這些發生在他們自己或身邊人身上的故事。看到動情處,有的孩子情不自禁地留下眼淚。在觀看公益片《一堵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反響尤其熱烈,很多同學對影片中小女孩因爲“低頭族”父親沉迷手機,而不肯花更時間陪伴自己的情節深有體會。“以前沒有智能手機的時候,爸爸下班回家就會督導寫作業。而現在我問爸爸不會的問題,他卻讓我自己上網查,但我所希望的是爸爸能給我講解”其中一個小朋友紅潤着眼眶哽咽道。此次課堂上,在兩位老師踊躍地鼓勵下,孩子們暢所欲言,分享着自己的心得。

  課堂結束後,兩位大學生紛紛感嘆,公益片創作讓自己受益良多。武漢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的王昕同學說:“拍攝校園公益片讓我學會了擔當,總希望能爲社會進步盡一些微薄之力,螢火蟲的光,雖微弱,卻也是光!”來自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武虎同學認爲拍攝公益片讓自己從校園公益片的忠實觀衆變成了幕後製作者,從真善美的學習者變成了正能量的傳播者。也許自己所做的事兒不算一件特別大的事兒,但對於利用可以時間的創作對大學生活卻意義非凡。

  五年來,大學生們持之以恆的公益片創作離不開武漢科技大學廣播電視臺指導老師楊鮮的悉心指導。在採訪中,楊鮮老師表示,指導大學生拍校園公益片,是把“有意思”的事做得“有意義”,是思政隱形教育的一種。希望學生們利用學到的視頻拍攝和剪輯技術拍攝校園公益片,做社會正能量的傳播者、推廣者和踐行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