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逍遙遊是莊子全書的總綱。莊子揭示出我們人面對這個方生方死的生命、變化莫測的世界的那種無奈無力,提出知其莫之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態度。但是隻說無奈就太沉重了,也許對無奈的認識,只是培風的過程,通過對自我和世界真實的認識,終於開始超越,超脫,進入逍遙遊的至高境界。

(二)逍遙的前提是超越。不論儒家、佛家、道家,都要有一個超越的心。儒家提倡超越物質而安於道;佛家要出離心;而莊子則要從生命、心的化開始。如果世界是大海,那麼我們都是那條沉重的魚,只有心發生本質的變化,成為大鵬鳥才能超脫世界,飛向逍遙之境。然而我們的心通常太小,只是小麻雀,沉溺於功利的、對立的世界。就像朝生夕死的生命,被限制在狹小的世界裡,時光無盡而我有窮,宇宙無垠而我渺小,要變化自己的心靈又談何容易呢?

(三)莊子分了四重境界,一是功利,二是無名,三是無功,四是無己。功利境界是就是才能、德行能夠符合社會的境界,從社會緯度來看,從底層到最高層都是第一層境界。無名境界是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這是真正明白自己所求,真正為自己生命而活,而不是活在社會的規範與期待中。我們很多人也許沒有很強的功利事業心,但是我們怕被孤立,我們遵循著讀書,工作,結婚,生子等等一系列流程,我們的所思所想都是社會植入的,沒有真正的自由。無功境界已經開始偶爾遊離世界之外了,對於世界不再熱切,對權力、財富、名聲、美色、成就感、長壽等世俗追求已經逐漸沒有了,但還不徹底。無己境界,徹底超出現實世界,超出對立的世界,投入宇宙大化的洪流,達到絕對的自由、逍遙、幸福。

(四)這種追求看起來是很荒謬的。莊子怕大家嚇到了,在後邊講了神人的故事: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有人聽了覺得不近人情,和神經病說話差不多。然後一個人告訴他你就是聾子、瞎子,井底之蛙,怎麼能理解那樣的人呢?你翱翔蓬蒿之間得意洋洋,而神人磅礴萬物以為一,又怎會沉溺於世俗世界。

(五)這種追求的人似乎是個廢物。說得這麼大,能買房買車嗎,能升官發財嗎,能幫家人子女找個好學校、好工作嗎?能託關係找個好醫生嗎?莊子接著講了無用之用,我們認為無用,只是因為我們不會用啊。這個看起來很虛的東西,其實可能纔是生命自由、逍遙、幸福的根本。(就像我們看中央文件全是空話套話,懂得人才知道虛的東西里有實的)

(六)莊子不像佛家,對世俗世界是完全捨棄的,而是看到人在世界中的無奈,要給人類造一個精神家園,就像陶淵明的桃花源,我們在世界之外有了退路,有了休憩之地。在變幻莫測,孤獨流浪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家,找到生命的歸宿。這個家普通人受不了,太空了、太虛了、太清冷、太孤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