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是臺灣的國病,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持續投入臺灣偏鄉肝病防治,喚醒民眾正確保肝意識。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楊培銘指出:B型肝炎病毒與C型肝炎病毒的傳染途徑類似,均由血液或體液傳染,許多醫界學者研究發現,B、C 型肝炎帶原者肝功能指數異常,病毒量越高會提高罹患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


事實上,肝病並不難治,直到現在,B肝帶原者已有藥物可以控制,而臺灣每年新增的C肝患者仍高達數千人,因此,善用現有的極高治癒率的C肝口服新藥,可讓 C 肝病友儘早接受治療,以減少傳播的機會,楊培銘執行長疾呼不要害怕B肝、C肝,因為B肝可以控制,C肝至少九成至九成五以上可以治癒,這樣的比例幾乎只要治療就可以治癒。所以患有B肝C肝根本不用害怕,一定可以獲得控制 不至於走到慢性肝病三部曲,也就是慢性肝炎、肝硬化 、肝癌。楊培銘執行長還提到自己感到最悲慘的是病人的人生第一次發現他有肝病,就已經沒辦法治療。

即便當前眾多C肝患者治療受限於健保給付條件,肝基會仍不會放棄任何可以找出潛在患者的機會和死角,首要目標即是持續結合社會愛心善款,協助偏鄉抑制疾病的擴散,希望藉由免費保肝篩檢活動及「保肝全壘打 2.0 計畫」以個管師的角度介入,提供C肝病患進行治療的各項全方位醫療到點服務。一方面提昇民眾如何正確保肝的意識,更讓患者落實主動篩檢、積極就醫、早期治療三步驟,期望在主動出擊的努力之下,有效提升民眾就醫意願與C肝治療率,幫助患者們早日脫離「肝」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