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宛央來源公號╳宛央女子

  配圖╳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____

  一直看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雖然常寫影評劇評,但並不算一心一意追星,唯一真情實感喜歡的男明星,只有蘇有朋。

  有多喜歡呢?

  這麼說吧,他所有的影視作品我幾乎都看過,包括冷門的《魔術奇緣》《情定愛情海》等,甚至是他客串的《少年張三豐》,我都對他飾演的易天行印象很深刻。

  至於大熱門的電視劇,《還珠格格》我每年必看,從8歲到今年30歲,總有個三十遍;

  《情深深雨濛濛》《老房有喜》《倚天屠龍記》差不多都是十遍左右,當時熱播的《絕代雙驕》和《無敵縣令》看得略少,但也紮紮實實看了兩遍。

  (所謂鮮肉當如是)

  我還混過他的粉圈,常逛他的超話,所以,知道他這麼些年最在意的是讓別人看到他偶像以外的實力。

  可是,如此喜歡,也就一定會在維護支持他的過程中,感受到失落。不是來自於對他的失望,而是來自於娛樂圈跌宕起伏的橫陳歲月裏,旁觀者對他的輕視。

  前一段時間,經手一個項目合作,在我自己撰寫的文章裏,我想拿蘇有朋的跨界做一個例子,告訴大家,多學習和掌握各種技能始終是有必要的。結果我剛提到名字,對方就否決了,原因是,他們覺得現在的蘇有朋不夠紅,過氣了。

  他們給我提議,讓我多考慮那些流量夠大,數據很好看的明星。

  我沒說什麼,這很正常,你喜歡的人必然不會所有人都喜歡。

  除此之外,跟紅頂白一向都是人性最現實的表現,人是很容易形成各種各樣的鄙視鏈的,我們要隨時做好被瞧不起的準備。

  我並不難過觀衆瞧不起蘇有朋不紅,我只是難過,爲什麼人們總是不能再看得稍微遠一點,遠到可以穿越流量迷霧,觸及那些被人忽視的實力呢?

  後來蘇有朋參加2019年的創造營,作爲粉絲我老早就知道這個事,有一次和幾個不到20歲的少男少女們聊天,我興奮地和他們說這件事,結果他們統統流露出不屑的情緒,直接懟我:

  “你喜歡的人也太不紅了吧,他竟然都能當導師,憑什麼不請我的愛豆啊?”

  憑什麼?

  就憑蘇有朋紅了三十年。

  這麼些年,我很少與人產生情緒衝突,唯獨這次,我生懟了過去:“等你的愛豆紅夠三十年,你再來瞧不起蘇有朋吧。”

  一個人,能在更新迭代堪稱迅猛的娛樂圈紅足三十年,自然是有道理的。

  蘇有朋因小虎隊第一次爆紅,因爲他們1988年出道的時候,還沒有我,所以我不算小虎隊的粉絲,對於他們當時有多火,也只是聽聞。

  但從《青蘋果樂園》久唱不衰這麼多年,以及拍攝《還珠格格》時,飾演塞婭的張恆和小燕子趙薇見到蘇有朋都很興奮因爲能和小虎隊合作,就可以想象小虎隊有多紅。

  早我出十年的朋友說,你就當他們是如今的TF三小隻。

  所以蘇有朋的唱跳至少都是合格的吧,況且一邊做藝人,一邊還能以名列前茅的成績考入臺大。

  後來不怎麼唱歌的他,《老房有喜》裏,現場唱《快樂的感覺》,好聽到我突然意識到原來他真的是歌手;

  《中餐廳》第二季和趙薇合唱主題曲,聲線好美,聲音也穩,後來他還在《中餐廳》告別宴上唱了《remember me》,彈幕裏很多人驚歎:蘇有朋可以的啊,開口跪,一點都不比白舉綱這種專業歌手差啊。

  所以,作爲乖乖虎能紅,也不僅僅是靠顏值吧。

  演戲的業務能力也很能打啊。

  《還珠格格》令蘇有朋作爲演員,迎來人生第二次爆紅。

  我是在這個時期,纔開始喜歡他的。

  那時候還小,其實不懂什麼演技的概念,只是單純喜歡他塑造出的那個五阿哥,有點書卷氣,有點青澀,還有點傲嬌,心裏恍惚覺得,如果以後16歲的我要談一場戀愛,就應該是“永燕”那樣子:不纏綿但熱烈,不矯情卻明媚,不刻意但有一種暗暗流動的懵懂深情,浪跡天涯海闊天空。啊,青春的心動,也不過就是如此吧。

  《還珠格格》之後,蘇有朋成爲了很多80後、90後的童年劇男神,85-95年出生的人,很少有完全沒看過蘇有朋劇的人。

  他演過《倚天屠龍記》,最近因爲老劇翻拍,大家又開始回味起那時候的他、賈靜雯、高圓圓。

  他還拍過《刁蠻公主》,前一段時間,大家在網上討論有哪些專治綠茶biao的角色,劇中他飾演的皇上還被很多人記起。

  至於很會懟人的杜飛、帥到沒朋友的花無缺,現在回頭來看,大家竟然發現貌似都很經典。

  是這樣子沒錯,作爲一名老粉,我其實也從來沒有誇過蘇有朋的演技。

  因爲他身上有一種很奇異的氣質,你會隨着他的表演融入劇情,但也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他在演戲時的一些小毛病,比如臺詞不算好,再比如有時候表情略略誇張,但很多年後,你再那麼一打量,又覺得他和角色如此貼合,好像別人演也不會比他更讓人印象深刻。

  更重要的是,蘇有朋並不滿足於止步當下。

  如果僅僅以紅不紅作爲對藝人的衡量,在1999年至2006年的那七八年間,有哪個男演員的國民度之高,能比得上他和張衛健呢?

  他完全有資格驕傲的,但他偏偏用《風聲》裏的白小年來證明自己也能演好電影。

  蘇有朋最讓我欣賞的,是他從來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放棄哪怕萬分之一的成長。

  作爲電視劇演員獲得國民度之後,他選擇演電影,拿到了電影獎項後,他又轉去做幕後,執導了《左耳》和《嫌疑人X的獻身》,這兩部都算不上經典,但從前者走到後者,你能感受到的是成長。

  是那種想要把事情做得更好,讓自己永遠跟得上時代發展,永遠去探索,打破能力壁壘的成長。

  蘇有朋的人生,無關年齡,從來沒有天花板。就算男明星的花期也最多到50歲又如何,他早已給自己留足後路,做導演他也可以不比別人差。

  我身上許多勇氣,都從他那裏得到,他讓我相信,人生是充滿無數可能的。就像他自己唱在《創造營》裏的那句:“出道三十年,還沒退休,就是我本事。”

  《中餐廳》裏,趙薇和舒淇曾經也如此評價他:“你都紅了三十年了。”

  我喜歡的人,擔得起這句話。

  如果你願意拋開“他不是最紅,他不是最有錢”這種狹隘視角,去認真審視人羣,明星也好,普通人也罷,你會發現,有些人,境遇高也好,略低也好,但自始至終能保持不塌或者翻盤,都是有道理的。

  所以,誰能瞧不起蘇有朋呢?

  誰能瞧不起那些從不止步,一直認真成長,努力去拼的普通人呢?

  紅不紅,你們說了不算,時間說了纔算。

  本期作者:林宛央。瀟灑派小妖精,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一個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卻過得比誰都瀟灑的姑娘。忌矯情,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