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觀看中國大學MOOC中的《生活中的社會學》(西安交通大學)的筆記。

第一章:什麼是社會學

第一節:世界並不是你看起來的樣子

主要觀點:

1.我們生活在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社會。以往我們覺得自己圈子很重要,而格蘭諾維特則提出:基於圈子的強關係不重要,而那種有一面之緣的人(弱關係)才重要。

原因:信息時代,弱關係是信息橋,一旦連接,你就進入了新的信息群,可以得到新鮮的,非重複的,異質的信息。而強圈子共享的信息是重複的,熟悉的,冗餘的。

2.漢族比少數民族幸福嗎?

我們理所當然認為漢族最幸福,答案是回維族群,因為他們是穆斯林,信教,宗教和社會生活高度統一,有很強的歸屬感。

3.黑人比白人更容易犯罪?

不是,而是黑人的被捕率高於白人——>黑人比白人更容易犯罪。

結論:

第二節:社會學有什麼樣的想像力

社會學的想像力表現在以下方面:

從一個例子進行闡述:

喝咖啡:之前有時候覺得喝咖啡幹嘛,又不好喝,而且感覺也沒有喝白開水健康。

聽了課後,發現沒必要這樣想。

喝咖啡是一種生活方式,有時候也是你交際的一部分。

第三節:人的本質和世界觀

看這個之前,我覺得雖然社會大環境是這樣的,但是還是有很多自由的,比如我就要當丁克,我就不是很想結婚,我就是活出自我。

看這個之後,我覺得雖然社會是提倡在這些方面我們可有做出法律允許範圍之內的事情的,但事實上還是有一種無形的約束在管束著你。這是因為:

第六節:我眼中的社會學大廈:

就是社會學是學什麼?

主要的研究內容:

宏觀上:文化,社會結構,人口;

微觀上:

靜態:

1. 人的社會化:人由生物人變成社會人;

2. 社會角色:社會化的過程就是社會角色變化的過程,如何扮演一個一個的角色;

3. 社會互動: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必須有 社會互動;

4. 群體: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互動的過程中就形成群體;

動態:

1. 社會是層化的,人被分成三六九等;

2. 社會階層是流動的;

3. 社會隨著時間而變遷。

第七節:社會學產生的條件:

條件就是劇烈變動的社會。

所以 到底是封建主義好呢? 還是資本主義好? 還是特色社會主義好?

待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