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發展不錯啊!在新近的各線城市評選中,潮汕地區的汕頭、揭陽和潮州三市全部進入三線城市。而且其中的汕頭屬於三線強市,我覺得在不久的將來,汕頭將會成爲二線城市。我記得我小時候要到一趟城裏要騎上一個多小時的單車,而現在,我的老家不僅與城區連結在了一起,在幾個月後,高鐵市級站也將矗立在我的家門口。認爲潮汕沒有發展起來那是因爲潮汕的發展沒有達到你的預期,橫向比較也似乎是落伍了。而讓你有這樣的想法我覺得最大的原因還是汕頭吧,畢竟成立特區之初,汕頭的經濟是深圳的十倍和廈門的二倍,而現在正好是反了過來。在全國範圍內,潮汕人都是富有民系,在深圳就掌有了整座城市四成多的經濟總量,尤其是以盛產富豪著稱。但是在潮汕本土,表現卻不是那麼顯眼,光潮汕人在深圳創造的經濟成就,就相當於本土的二倍。

  潮汕發展不起來是因爲潮汕人喜歡“工夫茶”的原因;也有說潮汕人小富即安;甚至說潮汕地區迷信、排外之類的。但這可能是你所道聽途說的隻言片語,也是你不瞭解的個人觀點。在這些外在表現的背後,肯定有着它發展不起來的原因。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跟政策、人才、外來投資有關,而潮汕似乎並不缺乏這些條件基礎。汕頭作爲改革開放後被設立爲經濟特區,有政策的支持;世界各地有大批優秀的潮汕華僑及潮商,也有在外求學的大批潮汕學生,自給人才並不缺乏;剛開始設立特區,確實也有臺商、華僑等外商來投資。可爲什麼最後潮汕也被同爲特區的深圳遠遠甩在後頭呢!部分網友說潮汕發展缺乏周邊經濟聯動、遠離省府,發展後繼無力,不乏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更根本的原因應該是潮汕地區的濃厚的人情社會及商業意識。重人情又使政府執政能力受阻,濃厚的商業意識又造成人民喜歡用錢去解決問題。

  廣東省政府在相當長的時間(可能現在還是這樣)張口珠三角,閉口珠三角。忙着和香港攀親戚,全然忘記了粵東粵西粵北的人民。當然,如果不舉全省之力,平均發展的話,珠三角也就不會這麼發達,不會吸引這麼多外來優秀人才。潮汕地區以及福建廈門一帶對外交通都相對閉塞,港口運力有限,以致很多產業發展不起來,嚴重影響了潮汕地區的發展。廈深鐵路沒開通之前,廣州和深圳的潮汕人回一趟家和出省沒什麼區別。現在潮汕的發展在加速,特別是作爲特區的汕頭,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爲我國內衣和文具生產基地,當一個產業形成規模之後將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以潮汕人的智慧,只要用心合力,加大資金引進,潮汕一定能夠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