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呼籲社會賢達及有識之士不要再說放棄年輕人。

資料圖片

理工大學被警方圍困13日後解封,曾入校園勸退未成年中學生的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憶述當時勸喻學生離開不易,但作為教師,在學生最艱難的時刻必須站在他們身邊。他指本港現時的社會事件是「因愛生恨」,但形容仇恨只會令社會走向衰敗,呼籲社會賢達及有識之士不要再說放棄年輕人。

鄧振強(右)早前入理大勸退學生。

鄧振強在港臺節目《香港家書》中表示,要勸學生離開一點也不容易,但愛護孩子是教師的天職,「在孩子最艱難的時刻,我們必須站在他們的身邊。」他形容港人正面對一場本地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社會事件,街頭衝突不斷升溫,暴力和互相指責變得愈來愈多,年輕人和成年人都陷入了互相煽動、仇恨和傷害的循環之中而不能自拔,是他作為教育工作者最擔憂的事。

資料圖片

鄧振強認為本港現時的社會事件是「因為愛香港,最終卻走向了仇恨與互相攻擊」,他形容仇恨只會令社會走向衰敗,但入理大勸退學生時,從有心人身上看到了希望,即使外面的世界仇恨依然蔓延、有人批評他們的行動是「送頭」,或指責他們包庇與縱容了年輕人,仍為理大困局找到了出路。因此,他依然相信無論今天的香港有多撕裂和仇恨,只要本着有愛和良知就可以齊心為香港尋找出路。

資料圖片

在學校工作30多年,鄧振強坦言「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這句話他亦說了30多年,到如今,這句話對他而言有了沉重的現實意義。他呼籲社會賢達及有識之士,不要再說放棄年輕人,「我期望的反而是:年輕人不要放棄我們,不要放棄香港,不要放棄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