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範圍來看,知識經濟繁榮昌盛將是必然趨勢,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國家和地區都將步入知識經濟時代,而知識經濟催生的知識分享服務也將成為風口。

知識經濟時代的特點是知識成為主導型驅動力,知識正在加速一切,正在改變一切所以,不管願不願意,我們都將被知識裹挾。人對知識的需求度將是空前的,尤其是進入職場後,把知識當「一日三餐」終身學習成為大勢所趨。

用馬雲的話說,未來世界的競爭是創新的競爭,未來的趨勢不僅僅是知識的驅動,更是智慧驅動。因而,知識分享服務平台開始遍地開花,世界如此,中國也是如此。

互聯網知識生意圖譜

對於當前市面上的知識分享服務平台,互聯網知識生意圖譜是這樣的,有三個維度。

第一,知識類型,即泛知識服務和專業知識服務。

對於泛知識服務,目前市面上有知乎、分答、在行、維基百科、quora、得到、喜馬拉雅FM、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庫、道客巴巴、豆瓣、互動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新浪愛問、靠我等。專業知識服務,即提供某一個領域的知識,比如商業知識、法律知識、醫學知識等,代表的平台有提供商業知識服務的商狀元、MBA智庫,有提供對接商業領先者服務的領路、會會等。

第二,知識形式,有圖文、語音和視頻等形式。

當前,大部分知識以圖文形式呈現,如知乎、百科、商狀元一類的,語音有分答、在行、喜馬拉雅fm等,視頻類的有極客、雲課堂、中國大學MOOC等。

第三,知識獲取方式,分為人對知識、人對人、知識對人三個方面。

人對知識,即人主動去找知識,知乎、百科、文庫等就屬於此類;人對人,顧名思義就是,人與人的對接,即隱性知識顯性化,領先者直接將知識傳授給需求者,包含在行、分答、值乎等平台;知識對人,即知識主動找人,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個性化推薦就屬於此類,如提供商業知識智能分發與定製服務的商狀元。當然,知識服務領域中有付費與免費之分。

從目前來看,與其他分享經濟一樣,互聯網知識分享服務正在向垂直領域滲透,但並沒有出現獨角獸企業。從這個意義上說,互聯網知識分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誰能佔領這片高地,我們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