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週一,在公司的cafeteria喫午飯,喫完了拿出準備好的一小盒藍莓喫。一個同事剛好路過,瞟了一眼我盒子裏的藍莓,然後以非常不屑的語氣說:"你這點水果還不夠喂鳥呢!"。哈哈,恐怕真不夠!因為我只裝了20粒。同事一屁股在我對面坐下,開始跟我講她週日喫了多少水果,"喫況"大致如下:一大串葡萄(大概有500克),一個梨,半個蘋果。蘋果喫了半個,是因為太大了,一個人實在喫不下,另一半分給老公了。

和閨蜜聊天,她也和我說自己每天帶到公司去的水果就有2-3個。晚上回家,喫的那就更多了! 比如,加拿大夏天時櫻桃很便宜,她經常買一大包櫻桃,大概有2磅,她和老公一晚上就能消滅光,平均每人喫1磅。

水果顏色繽紛多彩,氣味甜美芬芳,確實是一種"甜蜜的誘惑",讓大多數人難以抵抗。而且我們的膳食指南,主流營養專家也不斷的給公眾洗腦——"要多喫水果,因為對身體好",所以這個概念是大眾所熟知的。

但是你熟知的,未必是正確的。"熟知"和"真知"之間還差著10000個知乎呢!今天小腰帶大家扒開"熟知"的面紗,探一探關於水果的"真知"。

什麼是果糖?

果糖,看名字就知道主要存在於水果中,蜂蜜中也大量存在。它是一種天然的單糖,甜度是蔗糖的1.73倍,是天然糖中最甜的糖類,也是那些非常甜的食物的甜味來源。

在自然界中沒有單獨存在的果糖和葡萄糖。我們平時喫的各種糖都是二者的混合物,只是比例不同。比如,蔗糖含50%的葡萄糖和50%的果糖;高果糖玉米糖漿含45%的葡萄糖和55%的果糖。

果糖與蔗糖相比導致齲齒的機率要低。另外,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較低,不會引起胰島素升高。因此在很長一度啊時間內被認為是"健康的糖"。但是低GI就真的健康嗎?讓我們看看糖類和酒精在人體內都是如何代謝的。

糖和酒精的代謝過程

先看看葡萄糖和酒精的代謝過程。

1. 葡萄糖的代謝過程

人體中的每個細胞都可以使用葡萄糖來提供能量,但是葡萄糖進入人體後需要刺激胰腺來分泌胰島素。在胰島素的幫助下,葡萄糖才能進入人體細胞。這就是為什麼攝入葡萄糖後,胰島素會上升的生理機制。

大約80%的葡萄糖被體內的其他細胞拿去分解利用了,只有20%的葡萄糖進入肝臟。在這20%中,約一半被轉化為糖原儲存起來,剩下的給其他細胞供能,還有一些轉化成脂肪。

2. 酒精的代謝過程

10%的酒精在胃中和小腸中被處理,僅僅這10%就已經能夠對身體造成很多健康損害了,比如引起胃酸反流,腸道炎症和腸漏症。另外10%被腎臟,肌肉,大腦處理。酒精進入大腦,會損害你的神經系統,會讓你產生"醉(drunk)"的感覺。

剩下的80%酒精進入肝臟分解代謝,和葡萄糖不同的是,酒精不需要胰島素的幫助就可以直接進入細胞。酒精在人體內被分解為乙醛,乙醛不會讓人醉酒,但它會導致自由基的產生。自由基會損傷體內的蛋白質,會導致癌症,也被認為是衰老的關鍵因素。這就是為什麼長期飲酒會消無聲息地導致各種肝臟問題,儘管人類的肝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可以處理各種毒素的器官。

酒精的代謝過程

對比一下葡萄糖的代謝過程,你會發現酒精對肝臟造成的負擔是葡萄糖的4倍。也就是說,酒精對肝臟造成的潛在損害是葡萄糖的4倍。

3. 喝不醉的酒

酒精對健康既有即時的影響,比如醉酒,也有長期的影響,比如脂肪肝。這兩點人們都有比較清楚的認知。但是有一種酒,喝了不會醉。你大可以喝完之後,安全地開車上路;你也可以午餐時喝上幾杯,下午照樣可以正常工作;有些公司甚至把它推銷給小孩子,小孩兒喝了之後也不會口齒不清,行為失常。

這種酒不在大腦中代謝,所以沒有任何即刻的不良反應。但是,長期大量攝入會造成一系列的健康問題,我隨便舉幾個例子:

- 高血壓

- 心臟病

- 高血脂

- 胰腺炎

- 肥胖

- 脂肪肝

- 胎兒酒精綜合症

- 成癮症

這種喝不醉的酒就是——果糖

4. 果糖的代謝過程

果糖是一種很特殊的糖,人體的其他細胞都沒有辦法分解利用果糖,只有肝臟細胞能夠分解果糖。所以攝入人體的果糖會100%的進入肝臟。果糖在肝中部分被氧化,一部分轉化為糖原或乳酸,而大部分則進入到脂質新生(de novo lipogenesis,DNL)的代謝途徑中。所謂脂質新生就是轉化為脂肪,果糖分解產生的脂肪囤積在肝臟就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果糖最終的代謝產品之一是甘油三酯,一種脂肪形式,甘油三酯可累積在肝臟細胞中並損害肝功能,最後也會形成脂肪肝。釋放到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可促成動脈壁內脂肪填充斑塊的生成,這些斑塊掉下來就會阻塞血管,造成心腦血管疾病。

果糖代謝還產生尿酸和自由基。自由基(也稱為活性氧)可以破壞細胞結構,酶,甚至基因。尿酸可以關閉一氧化氮的產生,一氧化氮是一種有助於保護動脈壁免受傷害的物質;尿酸過高還會引起痛風。

果糖與胰島素抵抗

高果糖攝入的另一個影響就造成是胰島素抵抗,這是糖尿病的前兆。

2009年一項實驗證明,果糖會使人體產生胰島素抵抗。實驗對象為兩組健康受試者,每日分別給予由果糖或葡萄糖提供的額外1000卡路里的熱量,佔每日總熱量攝取的25%。

這個比例看著很高,但這確實是大部分人每日攝取的糖分比例。想想文章開頭,小腰舉的兩個例子,每天喫3-5個水果,再喝一大杯網紅奶茶,喫個網紅甜點啥的,喫到1000大卡妥妥地,不是嗎?就是因為果糖很甜,人人都愛喫;而且GI低,不會引起血糖的劇烈波動,所以它才會"殺人於無形"。

實驗結果發現葡萄糖組的胰島素敏感性並沒有改變,但是在短短的7天內,果糖組的胰島素敏感性下降了25%。這項實驗還證實,果糖組的健康受試者可以在8周內被誘發出糖尿病前期的癥狀。

那些特別愛喫甜品,喝果汁的朋友可以想想看,高果糖攝入8周就能導致糖尿病前期,那你十數年或者數十年地持續攝入大量果糖,你的健康狀況會怎樣?

高果糖玉米糖漿

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High-fructose corn syrup)亦稱高果糖漿,果葡糖漿或葡萄糖異構糖漿,是以酶法糖化澱粉所得到的糖化液經葡萄糖異構酶的異構作用,將一部分葡萄糖異構成果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一種混合糖漿。

高果糖玉米糖漿1960被發明出來,相當於液體狀的蔗糖,方便加工,但甜度比蔗糖高。而且高果糖玉米糖漿主要是由轉基因玉米製造的,非常便宜,因此在食品及飲料行業被廣泛應用。

你去超市轉一圈,看看食品背後的成分列表,就會發現,高果糖玉米糖漿簡直是無處不在。所有口感好的餅乾,蛋糕,麵包,浸泡在糖漿裏的各種水果,各種調味料,醬料包,凡是精加工食品,裡面恐怕都有它的身影。

高果糖玉米糖漿因為含55%的果糖,所以升糖指數(GI)比蔗糖低,因此一度被認為是健康食品。但是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的Dr.George Bray在2004發現,肥胖的增加與高果糖玉米糖漿的使用比例具有高度相關性。

肥胖與高果糖玉米糖漿

龍舌蘭蜜

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提升,蔗糖,精製糖對健康的危害已經形成了共識。市面上也出現了很多糖的替代品,其中龍舌蘭蜜(agave nectar),或稱龍舌蘭糖漿是最近幾年很流行的一種"健康的,天然的"甜味劑。許多報道稱龍舌蘭米具有若干健康上的益處。

龍舌蘭蜜

拋開這些益處不談,先簡單看看成分吧,以WHOLEFOODS,全食超市出售的有機龍舌蘭蜜為例,每30ml,含糖量就達32克。標籤上沒有標出果糖含量,上網查了下,根據品牌和處理方式不同,果糖含量為55%-97%!而蔗糖通常含50%的葡萄糖,50%的果糖,所以龍舌蘭蜜是比蔗糖更糟糕的一種選擇,它是一種不健康的"健康食品"!

高果糖含量的水果

有些水果,果糖含量也是很驚人的:

芒果:一個中等大小的芒果含30g果糖

芭蕉:一個中等大小的芭蕉含27g果糖

葡萄:一杯(150g)葡萄含30g果糖

鴨梨:一個中等大小的鴨梨含19g果糖

西瓜:一牙西瓜含18g果糖

菠蘿:一杯(165g)菠蘿含15g果糖

小腰的話

生酮飲食為什麼嚴格禁止甜品,甜飲料,甜水果,我想你看完這一篇有關果糖的文章應該明白了。小腰自己不喝任何甜飲料,糖分高的水果基本不喫,水果只喫漿果類,檸檬,青檸,葡萄柚,而且也是少量。每天要喫大量水果,甜點的同學要注意了,果糖就是一種"喝不醉的酒",對肝臟的傷害甚至比酒精還嚴重。該怎麼做,自己想想看!

懶人總結版

果糖

? 果糖只能在肝臟中代謝;

? 長期大量攝入果糖會導致脂肪肝,肥胖,胰島素抵抗等一系列問題;

? 高果糖玉米糖漿,龍舌蘭蜜都不健康,都會導致肥胖;

? 芒果,芭蕉,葡萄,鴨梨,西瓜,菠蘿的果糖含量都很高。

參考文獻

① Lustig RH (2009) Sugar: The Bitter Truth

② Stanhope Kl et al. (2009) Consuming fructose-sweetened, not glucose-sweetened, beverages increases visceral adiposity and lipids and decreases insulin sensitivity in overweight/obese humans.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③ Bray GA1,Nielsen SJ,Popkin BM. (2004) Consumption of high-fructose corn syrup in beverages may play a role in the epidemic of obesity. Am J Clin Nutr.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