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親子閱讀和兒童心理

  無論中英文的學習,孩子都是從唱有韻律的兒歌開始的,當然中文的學習,還有媽媽平時的碎碎念,這點咱在文章《

  抓住孩子學習語言黃金期,讓表達力飛起來

  》裏,已經詳細講述過了。

  關於英文兒歌我們寫過一篇文章,也多次推薦過:

  Super Simple Songs

  Wee Sing

  鵝媽媽童謠

  清華幼兒英語語感啓蒙

  語感啓蒙歡樂英文童謠

  這些經典兒歌。

  其實,我們中國也有很多經典的兒歌童謠。

  像大家熟知的《小燕子》、《讓我們蕩起雙槳》等等的,我們就不再贅述了。

  我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是什麼呢?

  先看看這段視頻吧。

  人們寫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人們寫荷花: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人們寫桃花: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們寫薔薇: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但詠蓮、贊牡丹、愛桃花的那麼多,又有幾個人肯爲如米小的苔花略着筆墨呢?

  詩人袁枚,帶着獨到的觀察力,寫下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300多年前,詩人袁枚,用一首詩歌頌着不畏潮溼陰暗依然昂首怒放的苔花。

  300多年後,一位鄉村教師帶着他的學生,和詩以歌,乾淨的嗓音打動了千萬觀衆。

  人們之所以深受觸動,應該都是想到了那個曾經弱小,卻不懈奮鬥的自己吧。

  這麼好聽的曲子,是82歲的谷建芬用13年編寫的,共50首經典,取名爲《新學堂歌》。

  谷建芬老師是中國著名音樂家、作曲家。她創作了上千首膾炙人口的作品,可以說大部分中國人,都在她的歌曲陪伴下成長:

  《歌聲與微笑》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燭光裏的媽媽》

  《滾滾長江東逝水》

  等經典作品代代傳唱。

  我在牛聽聽裏搜索了下《新學堂歌》,播放量600多萬。

  足見大家對它的喜愛。

  再放幾個視頻,感受下:

  讓孩子唱歌的好處真的有很多。

  我一個在美國生活多年的朋友曾說過,在那邊的圖書館有很多免費的早教課可以上。

  而美國早教課最重要的四大內容就是:閱讀(read)、說話(talk)、唱歌(sing)、遊戲(play)。

  想想看唱歌的時候邊唱邊跳,是不是正好發展了孩子感知覺中的聽覺呢,而且孩子隨着韻律而動還能鍛鍊孩子的自我調控能力和創造力。

  同時呢,有韻律的,不斷重複的語言,又能促進孩子的語言發育。

  最關鍵的是寶寶們喜歡聽歌呀,大多數的小朋友,在嬰幼兒階段都是一聽見音樂聲就會全身動起來的。

  而且像《新學堂歌》這樣韻律美,歌詞經典的好歌,對孩子的文化素養和語言韻律也能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那麼,趕快帶孩子聽起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