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Cpk和Ppk這兩個概念,大家可能會有無數個疑問!這兩個指標我該看哪個?計算有什麼差別……那麼我們首先來看一下Minitab中對它們倆是怎麼描述的。

大多數能力評估都可以分組為以下兩種類別中的一種:潛在(組內)和整體能力。每種能力都表示對過程能力的唯一度量。

潛在能力:

潛在能力通常稱為過程的「權利」:它忽略子組之間的差異,並顯示在消除子組之間的偏移和漂移之後過程的性能。評估潛在能力的能力指標包括 Cp、CPU、CPL 和 Cpk。

整體能力:

整體能力是客戶在一段時間內體驗到的能力;它捕獲過程的整體差異,包括子組之間的差異。評估整體能力的能力指標包括 Pp、PPU、PPL、Ppk 和 Cpm。

過程整體變異和子組內變異的示例

一家糖果廠擁有一臺用於在容器中裝填一定重量糖果的機器。糖果每天從工廠出貨一次。為了評估該過程的能力,技術人員每 6小時為樣本袋稱重。每個樣本表示您分析中的一個子組。

雖然每個子組中的變異很小,但是所有袋的重量的整體變異要大得多。因此,每日裝運的整體袋重量變異要大於全天生產的袋重量。

潛在能力和整體能力

較小的分佈曲線表示每個樣本的袋重量分佈。單個較大的分佈曲線表示整天的出貨,它是各個子組的合計。

整體能力基於所有過程數據的變異(作為一個整體),由較大的曲線顯示。它指示客戶體驗到的過程實際性能,有時被稱為實際能力或長期能力。

潛在能力僅考慮子組內的變異,由較小的曲線表示。它指示在排除子組間變異的情況下過程的性能。它有時被稱為短期能力。

注意:只針對正態數據計算潛在能力。

可以通過比較潛在能力和整體能力來評估子組間差異的影響。如果子組間差異大,則在子組之間可能存在大量變異,並且您的過程可能需要改進穩定性。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