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说得很正,难得一股清流

金世佳在《我就是演员》中被淘汰了,很可惜,我看了网上很多评论,有的说因为太耿直,有的说因为太倔强,有的说对手太强,但就是没人说他演技不行。所以决定下笔写今天这个题目的时候,就像是占了篮球场跳广场舞,怕可能被骂惨,但就像是他说的:「一诚可以抵万恶」,因而我还是决定说:金世佳不是个好演员,至少现在不是。

《爱情公寓》第一季开播的时候,我正好读大学,剧里描述的生活像极了宿舍,每天嘻嘻哈哈没心没肺,也因此认识了陆展博。那个时候的展博是个阳光的男孩儿,单纯有趣、容易被骗、著急的时候说话还结巴,我很喜欢,以至于剧末展博和婉瑜从孤独的根号三合为有理数的时候自己还情不自禁抱住了室友,把他吓了一跳。对应到金世佳,他应该也在读大学。

《爱情公寓》第二季没了展播和婉瑜,有点失望,查询消息才知道他是去日本读书,抛下了一地名利。

失去了家里的支持,只能自食其力的他拚命打工,饿极了只能喝自来水;学校里排练莎翁名剧《奥赛罗》,简单表演两下就被导演骂作「不如垃圾」——生活真是糟透了;迷茫无助的时候他致信偶像田村正和,从他那里收到回信「金桑,人生太过复杂,我也不是万事明了,能送给你的只有四个字:好好感受。」

我很佩服这种淡泊名利、不改初心的态度,事实上这样执拗的处事原则在一个自古以来便「识时务」的文化中,显得尤为可贵。这一路走来很坎坷,但如果一定要给他的这些选择打分,满分5分,我给10分,然而我仍然不认为他是一个好演员。

先扯个远的事儿,王安石变法,那会北宋立国已有109年,各种疲敝逐渐显现,国家到了不进则退的时候,王安石出现了。

他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诗文独步天下,既可以「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般婉约细腻,又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般洒脱磅礴,是公认的唐宋八大家;生活上王安石也是廉洁刚正,视富贵如浮云,每月发了官饷数也不数领回家里,终生只有一个妻子没有纳妾,朝中独来独往从不拉帮结派,对谁都是一张死鱼脸,得了「拗相公」的名号。

这样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主导了变法,可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且人民怨声载道——有些事不是人好就能做好。

一个好的演员固然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原则,更加应该有精湛的演绎技巧。那就像模特走T台,除了摔倒能爬起来,更应该确保自己永远不会摔倒。大部分事情不是想得好就能做得好的。

金世佳真的做好了吗?我不是个演员,说不太准,但就感受来说,还没有。我所理解的精湛演技,应当是在无声无息中展现出自然的人物,内敛而不克制,热情而不做作,大概会跟纯方法派的演员会有一些龃龉,比如金世佳。

他演第三季《爱情公寓》的时候应该已经从日本回国,但跟第一季相比,我看不出太多的差别。

想想第一季到第三季也是青春悲喜的循环

比如这两段都是跟婉瑜对戏,一个是即将成为情侣,表白时由悲到喜的情景,一个是即将跟爱人分别,由喜到悲的情景,同样是表达一种怅然的情绪,同样都是无神地看著旁边,同样都是似乎有一些短暂的沉思,除了第三季的展博更粗糙了些,我不知道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就像他自己说的,33岁的自己可能并不如20岁的展博,已经没有了那颗心。

在《我就是演员》中,能看出金世佳是一个具有充分理论基础和系统化表演方法的演员,人物的每一个特点都能有深入的理解,进而从细节上表达出来,表演出一个合理的角色,但问题在于这样的人物是由外而内形成的,最终构建了一个「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而不是一个「本来是什么样」的形象。

能看出对父亲的不屑一顾

在《我就是演员》第8期里,金世佳饰演一个因为家庭不幸而愤然离家的叛逆青年,这一段是指责不顾肩上责任常年全国跑车或者天天喝醉的父亲,他脸上是一种不屑的表情,我揣测大概是这个人物在绝望透顶后戏谑家庭,这在逻辑上合理,但在人情上有些牵强,一个真实的人物在指责别人的时候,不是应当涨红了脸大声的骂出来吗?哪有那么多克制。

这张图不好,有点晕

这一段对戏的是寇振海老师,相对而言我更喜欢他的表达。

有些人是天生的演员,比如马龙白兰度,他扮演的教父是一个温文尔雅中透著凶狠残暴的黑帮头目,事实上,马龙白兰度本身是一个极度叛逆的人,他青年时就因违纪被军校开除,一生经历过多次结婚和离婚,有过6位自杀的情妇,生出了许多陷入麻烦的子女,私生子数量无法统计。凭借《教父》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那天,他拒绝领奖而且让一个印第安小女孩上台,意思是告诉这些拍电影的人印第安人淳朴善良不是杀人犯不要整天瞎比比。

看著就不像好人

是生活的经历成就了一个优秀的演员,而不是演员演绎出一段优秀的生活。(当然不排除生活太混乱在特殊环境中被封杀的可能。)这时候再回想田村正和那句「好好感受」,显得弥为重要——不懂认真生活的人,永远没法表演出生活的气息,毕竟自闭的人是没法热情的,技巧再好也不行。

从各种网路渠道我所能看到的金世佳,是个没想好怎么生活的大男孩儿。

客观评价,我并不认为剧版的《爱情公寓》烂,虽然抄了不少美剧的桥段,但还是挺好看,否则也不会在豆瓣上拿到8分的成绩。所以看到金世佳评论进入《爱情公寓》那段时光是「读大三,什么都不懂」,会有些膈应,这是引以为耻吗?那也好,可能文艺片是你的追求。

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是觉得挺好看

的确,后来去日本苦修演绎技巧,拒绝很多出名获利的机会,一直坚守自己的信仰,这是好事。可回国以后又回归到第三季《爱情公寓》,这算是对初心的背叛吗?

参与于正的《美人制造》可能也是个不怎么光彩的事情,毕竟于正已经被贴上了烂俗剧的标签。这个时候我再去试图理解他的想法,大概也是生活所迫。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苟且」与「诗和远方」之间这条宽阔的大河里,趟在里面谁也别说谁,赚钱生活也挺好。可这个时候非要强调一句「这种戏演得让我挺恶心的」吗?

我们都趟在这条河里

后来演了《一个勺子》,我看过,真好。至于「勺子」的演绎难度属于见仁见智的问题,就不多说了,但一个帅气的小伙子敢于颠覆自己的形象,表达出一个木然邋遢的人物,这是具有良好演员修养的表现,也难怪这部电影能成为微博上他贴给自己的唯二标签之一。

文艺范儿的标签

可之后《「吃吃」的爱》又是怎么一回事?蔡康永执导徐熙悌林志玲主演的青春喜剧也能让你体会到那种当演员的挑战吗?蔡康永一句3.0分的电影和3.5分的电影对比,就能打动你这样一个坚定追求自我理想的人吗?或许,只是磨不过面子,毕竟只要是个人都是要食烟火的。

我所理解的金世佳,是个小心收藏自己性格的人。在生活中他希望做一张白纸,以便于在进入角色的时候可以折成任何样子、涂上任何色彩,可人不像纸,不是变形金刚。

需要承认的是,没有一个万能的演员。毛主席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句话如果用在演员身上再贴切不过。

我挺喜欢黄渤,别人说他演技好情商高,翻翻关于他的记录,我才知道他能笑能哭是因为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唱过歌跳过舞还开过鞋厂,所以与其说演技有多好,倒不如说是把笑过哭过的日子再过一遍。

我觉得这碗鸡汤挺好

在金世佳参加第1期《我就是演员的》的时候,演罢吴秀波做了以上的一番评论,我觉得自己写了这么多,不如这寥寥几语,只有亲历过,才能真。

最近他又开始演话剧了,《狂飙》成了他微博贴给自己的唯二标签的另一个,这很好,这次希望能真正「好好感受」,一定会能让田汉的角色活起来。距离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演员,我想他还需要一些时间,还有一些实践。

其实,关于认真生活,我们都一样。


这是来自有意思的张小浪的有意思的故事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