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狼爸:“你唯一的選擇就是得第一名。”

  之前英國推出了一檔智力競賽的綜藝節目《天才兒童》,11歲的華裔少年Gar Jun(葛軍)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來參加比賽的都是“天才兒童”,自然各個天賦異稟,但網友們還是被Gar Jun的表現,Gar Jun父母的反應震驚了。

  Gar Jun憑藉強大的知識儲備,科學競賽答題不俗的表現,過五關斬六將殺出重圍,進入四分之一決賽。但坐在觀衆席上的父母表情嚴肅凝重,沒有一絲笑容,甚至還有一些生氣,顯然對這個結果並不滿意。

  Gar Jun的媽媽說,他現在的成績讓她很失望,還沒有達到她的標準,他還可以做得更好。Gar Jun的父親在節目開播之前對他說:“你唯一的選擇就是得第一名。”

  比賽結束之後英媒採訪了Gar Jun的父母:“兒子在比賽中表現很好,爲什麼還繃着臉?”

  Gar Jun的母親表示,如果他能減少一些愚蠢的失誤,會完成得更好。

  英媒繼續發問:“你兒子才11歲,已經是天才了啊!”

  GarJun的母親卻表示,“Gar Jun是個聰明的孩子,天才?這個詞太‘大’了。我見過很多聰明的孩子,重要的是父母如何教育他們。”

  “每個孩子都有潛力,我認爲我們應該施加一些壓力,來激發他們的潛力。”

  Gar Jun父母是典型的“虎媽狼爸”教育,他們對Gar Jun很嚴格,尤其是母親。1天24小時,除了吃喝拉撒等必要的時間消費,每一分每一秒都讓他花在學習上,只給他三分鐘的課間休息時間。

  在這樣的教育下,Gar Jun長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Gar Jun的父母在英國是開中餐廳的,他們從小就鼓勵孩子要“自學成才”,Gar Jun也很享受學習的過程。

  他三歲跟着父母來到英國,起初他完全不會講英文,用了三個月後,他就擁有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三歲會讀寫,四歲熟練掌握乘法表,八歲通過鋼琴和小提琴兩種樂器的五級考試。

  他喜歡研究和探索。在其他孩子沉迷遊戲時,他一頭扎進了方程式和DNA中。

  Gar Jun母親接受採訪時還說:“他還曾被邀請到伯明翰大學的生物學系,和教授一起做實驗,教授對他所掌握的細胞與DNA的知識感到驚訝。”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成爲Gar Jun

  對於Gar Jun這樣喜歡學習的“天才孩子”來說,“虎媽狼爸”式教育是錦上添花,但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在去年湖南衛視一檔大火的教育綜藝節目《少年說》中,有個姑娘特別喜歡跳舞,但她媽媽不讓她繼續跳舞,理由是她沒有考出媽媽滿意的成績。

  姑娘聽完之後急了,鼓起勇氣和媽媽商量,她會努力學習,只希望媽媽能夠答應自己繼續跳舞。

  可這位媽媽卻開始和女兒討價還價,就像買衣服一樣。小姑娘從年級前100名爭取到前150名,紅着眼答應母親的要求,母親在一旁卻笑得很開心,絲毫沒有考慮過女兒的感受。

  之前看到一則新聞,說的是一位叫聰聰的男孩,從小父母就對他很嚴厲。他所有的時間都拿來學習,父母還限制他除學習之外一切的娛樂活動。

  聰聰很聽父母的話,對於父母嚴苛的教育也沒有反抗過,他在學習上也很認真,成績也很優異,高考還考上了清華。

  但他最終選擇了吞安眠藥自殺,離開之前給父母留了一封信,他說父母給他的壓力太大,讓他踹不過氣。

  很多父母和Gar Jun父母一樣,對孩子要求嚴格,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爲Gar Jun。

  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好方法

  Gar Jun 父母的教育方式引起熱議,網友們各抒己見,有人認爲她這樣做會給孩子很大壓力,讓他沒有時間享受童年,這樣的教育方式過於嚴苛,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

  也有人贊同Gar Jun母親的教育方式。在他們看來,如今是精英教育時代,大家都在努力提高起跑線,不前進就會後退,一切都是爲了孩子的未來,“最鋒利的劍是在烈火中鍛造的。”

  推特上的網友認爲:“Gar Jun媽媽的期望過高。這個小夥子已經表現得很好了,而且現在他在排行榜上已經名列前茅,爲他開心就好啊!”

  “(由於節目表現出色)看來Gar Jun明天課間能被允許多休息三分鐘了……”

  —(推特網友)

  “問題在於這些孩子一直在學習,因而學不到社交技巧。他們可能會被孤立或變得孤僻,因爲他們從來沒有過一個真正的童年,在童年裏他們能學會如何做人!”

  —《每日郵報》網友評論

  “我跟我11歲的兒子一起看了這檔節目的第一集,當時我們正爲7年級的數學作業苦惱。我絕不會強迫我兒子承受這些可憐孩子們承受的壓力。天啊,我的孩子終於通過考試時我們都會擊掌慶祝的。不過我們很開心。孩子就該好好當孩子……他們長大成人後,還有一輩子的壓力在等着他們去承受啊。”

  —《每日郵報》網友評論

  葛軍的家教不正常,除了異議,孩子未能進入前三名,更談不上“爆紅”。獲該賽第一名的女孩子也是移民的後代,家長從未施壓,完全是靠好奇心引導的自學。

  —國內網友評論

  但是對這麼優秀孩子說,失望真的好嗎?感覺好殘忍。童年無法獲得認同感,長大了會對此有偏執的。

  —國內網友評論

  也有不少中國網友表示支持:

  “既然被稱爲天才,就應該擁有天才的獨特培養模式,不要把天才和平庸的人劃爲一談。從這個報道中,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出來,他並不是在死讀書,而是在享受學習的過程,我覺得這樣已經足夠了。”

  “借用龍門鏢局裏三金母親的話,有些父母希望子女能夠支起家庭就好,而有些父母希望子女能成爲龍鳳,這樣的孩子也許自己不快樂,但他能使別人快樂。這只是一種角度和胸懷的區別,沒有需要批判什麼。像我們當代如此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社會,都是一些嚴苛教育下的人才創造的,我們享受着這樣的好處卻還置喙他們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太不應該了。”

  —國內網友評論

  “我家作業間的休息時間是1分鐘。不過做完作業孩子可以自由玩。這種天才孩子即使玩的時間也喜歡看書或考慮科學問題,人家就是天生愛學習。不見得是父母逼的。網友想多了”

  —國內網友評論

  因爲父母都在國外打拼所以更能感覺, 其實他爸爸說的沒錯, 特別在資本主義國家是允許私有財產的, 像華人外出打拼起點就比當地人低, 國內肯定也算不上太好不然也不會出去打拼。畢竟別人都是有地的, 如果不好好比賽以後能不能立足都是問題。

  —國內網友評論

  放養的都是底層。之前有個國外精英學校和底層學校學生交換的紀錄片,精英學校全部都是寄宿制,學校管理非常嚴格,上課沒有人說閒話開小差,強度很大。而底層學校是放養的,課後就打遊戲,沒人管,上課亂糟糟,所以可以見分曉。

  —國內網友評論

  也有網友持中立的觀點:

  其實我覺得兩種教育方式都沒有錯,只要適合孩子,就可以了。

  —國內網友評論

  有網友同情Gar Jun父母:

  “這倆家長一臉戰鬥狀態的表情很難想象他們的生活過得很輕鬆愉快”

  —國內網友評論

  還有網友羨慕Gar Jun有這麼好的家長:

  “我就很羨慕這樣的家長,我爸媽從來不管我學習,連輔導班都是我自己去報名要求上的。從小到大從沒管過我,要是我爸媽也這麼嚴格,我現在就不會混跡於普通重本了現在真的超級羨慕學霸,自己怎麼學,都不及人家從小到大的積累和習慣養成,都是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啊www”

  —國內網友評論

  看了網友們對“虎媽狼爸”教育的見解,你有什麼想法呢?你覺得這種教育方式是否可取呢?作爲父母,我們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