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君曾經介紹過很多獨立音樂人,普遍發現做音樂這事太花錢了,耗得他們是生活不易,多才多藝。

每發一次專輯,幾乎都要把潛能開發到極致。

詞曲正常親自上手,其餘省錢的地方統統自己來,從包裝到封面設計,從倉庫運貨到網路發售,一系列經驗證明,不能開淘寶店的設計師不是好主唱。

之前樂隊們是因為窮沒辦法,哭著用一個樂隊的力量,承擔下一整個公司的工作。

而現在很多站在流行浪潮上的大牌歌手,也開始自己擔下各種任務,從詞曲到製作,專輯十多個項目後都標註著一個人的名字,能自己做的絕對不交給別人。

這些歌手錶面上光鮮亮麗,背地裡卻摳的不行,一旦開始省錢,完全不給別人一點掙錢的機會。

以新人歌手重新出道後的吳青峯,因為《歌手》的串講人身份,吸引了一大波新粉,在很多地方都是刷屏的存在。

而才發布的新歌《蜂鳥》,被大家發現不只是詞曲和編曲,甚至連封面都是他自己畫的。

現在世道太艱辛了,做什麼都有人會來搶飯碗,歌手光唱歌還不行,一不留神就轉行設計師。

這種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狠人,讓滾君想起了一個人頂一個團隊的李榮浩。

他的新專輯《耳朵》發布的時候,被發現從作詞作曲到後期製作,全都由他一個人完成。

別看李榮浩眼睛不大,但是他膽子可不小,還在專輯的最後放了一首隻有4秒的《貝貝》。

這首有史以來最短單曲,一開始被大家吐槽說是李榮浩拿來湊數的。

可真瞭解李榮浩之後,就知道這不是湊數,這一定是為了省錢。

畢竟他自己都在微博上說:

「出道以來的五張專輯共有49首歌,除了7首別人作詞以外,剩餘42首都只花了一些電費。」

李榮浩的口袋大概跟他眼睛一樣小,誰都不能把錢從他那裡掏。

本著能自己上就絕不掏錢的原則,李榮浩默默鑽研起攝影和影視後期,然後演唱會海報設計和MV導演的錢都省了。

到了演唱會現場,別人都是請大牌歌手站臺,以顯示自己的社交圈子廣,增加演唱會亮點。

可李榮浩這裡,只邀請了女朋友楊丞琳做嘉賓,用人都只用自家人,李榮浩一定是打響了自己內心的小算盤:又少一筆請客喫飯的錢。

勤儉持家吳青峯,精打細算李榮浩,同一個音樂圈,同一種鐵公雞。

如果吳青峯和李榮浩是省錢小能手的話,那許嵩和胡彥斌一定是摳門界的大魔王了。

因為吳青峯和李榮浩就算再省,還是要花錢租錄音棚,並找專業的人幫他們處理母帶。

可許嵩是因為早期沒有公司撐腰,生活逼著這位少年,練就了從創作到錄音、混音在內的全部技能,甚至連最複雜的母帶處理工程都能搞定,成長為一個自帶工作室的男人。

去年他發行的新專輯《尋寶遊戲》的尾頁,這密密麻麻的許嵩簡直讓人看得頭皮發麻。

真心建議許嵩以後的專輯裡,別再把自己名字列印幾十遍了,就寫一個:

本專輯除編曲外,都是許嵩。

簡潔明瞭還有檔次,最重要的是,這樣幹多省墨!

但要說起精明,安徽人許嵩遇見上海人胡彥斌,還是要低頭自認弟弟的。

胡彥斌在2005年的時候,就花光自己所有的積蓄,建了「一極錄音工作室」。

別人的21歲還在糾結著畢業後的出路,胡彥斌的21歲悶頭研究幕後製作,搞出一張純自製專輯:《音樂密碼》。

李榮浩是研究完攝影后期,弄出一張巡演海報。

胡彥斌當年估計研究了一波商業談判,直接上手自己給演唱會拉贊助、談策劃。

商業談判的路子走通了以後,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胡彥斌趕著創業的第一波大潮,辦了音樂公司和音樂教育。

用自己公司出專輯發行,用自己培養的樂手做巡演,自己能享受一條龍的音樂服務不說,還能從中賺大錢。

胡彥斌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省錢的終極是賺錢。

其實在網路時代裏,歌手們發專輯早就沒有以前那麼高的成本,也不會因為沒錢而限制自己的創作。

可仍然有這麼多的音樂人,甚至是大牌音樂人,還是選擇自己身兼多職,完成音樂裏的多項工作。

他們可以說是為了省錢,但其實本質上是為了能把控音樂裏的每項流程,對自己作品的質量負責。

畢竟有大把所謂的「音樂人」,每次發新歌都會強調著自己在音樂上投入了巨資,絕不對在音樂上節省。

但看他們的作品,不過是提筆就寫一通口水話歌詞,然後丟給國外的製作人把音樂通個電,再甩到國際榜單上去打榜。

這個「看什麼 6 你和我走一波」的歌詞,讓我懷疑這首歌的靈感來源可能是凡凡哪次在酒桌上划拳失敗了

相信他們的每個作品都需要百萬級調音師的辛苦努力,才能將音樂修正到能聽的水平,他們越是宣傳自己花的錢多,彷彿越是在證明自己後期修音修得有多嚴重。

可能還人會覺得,這些歌手本職就是做音樂,多學一些音樂的後期製作有什麼了不起的?

況且他們能賺那麼多錢,花錢去學習一些其他的技能也無可厚非。

但其實仔細想想,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就在於怎麼去使用這些時間。

有人願意把時間花在自己的作品上:皇后樂隊當年可以耗費3個星期的時間,錄180軌人聲,最終才成就了不朽的高難度經典《波西米亞狂想曲》。

有人卻連基本的樂理知識都不願意學習,靠著拼湊出來的幾首歌,就急著到處參加綜藝節目,宣稱自己是音樂人。

歌手摳門之所以能引起熱議,其實是因為這些省錢辦大事的人,有音樂人最踏實的努力和對音樂真正熱愛的心。

事必躬親的態度,體現了他們對歌迷最大的尊重,以及對音樂這門手藝最大的熱愛。

音樂不用高價的製作費用,也不需要鋪天蓋地的宣傳資源,只要用簡單的音樂打動人心,這就夠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