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哭吧不是罪

  BBC在2018年,拍了一部名爲《阻止男性自殺》的紀錄片,該片提到,英國50歲以下男性最大的死亡原因是自殺,超過車禍和癌症,男性自殺率是女性的4倍多。

  在這些自殺者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患有抑鬱症。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全球每年因抑鬱症自殺死亡人數高達100萬人;而根據《柳葉刀》的一份數據顯示,中國抑鬱症患者已達9000萬。

  另有一份數據表明,罹患抑鬱症的女性要多於男性,但女性比男性更願意接受心理方面的治療。而男性通常把心理疾病看作一種軟弱,不願尋求幫助。

  這些年來,那些因抑鬱症自殺的名人,如張國榮,喬任樑,賈宏聲,羅賓·威廉姆斯,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等,也大多是男性。

  有一本書,針對男性抑鬱症的治療,提出了獨到見解,這本書的名字是——《活下去的理由》。

  本書作者馬特·海格有兩個身份,一個是作品被翻譯成29國語言的小說家,另一個身份是抑鬱症患者。

  馬特在前言裏說,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爲他有個心得,通過閱讀同病相憐之人從痛苦中活下來以及克服絕望的事蹟,能夠獲得寬慰和希望。

  馬特說,大衆有一個刻板印象,男人不哭,其實這是句假話,男人也哭,我就哭,而且經常哭。

  好心的局外人,總勸你要有男人的樣子,振作起來。但沒人知道這有多難。

  人們從外表看你,只能看見你的身體外形,沒人能看出,你的內心就像經歷過宇宙大爆炸一樣,自我意識化成了碎片,散落在無邊的黑暗宇宙裏。

  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得了抑鬱症,跟得了癌症、心血管疾病或出了車禍是一個性質,絲毫不會影響你的男性特質、女性特質或人性。

  如何更好地應對抑鬱情緒?

  馬特認爲,必須跟隨情緒的線索,關注低落情緒產生的根源,比如過度工作、睡眠缺失等。

  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是馬特發病的直接原因。

  在吞下第一片安定藥丸之前七個月,馬特來到倫敦一家中介中心找工作。

  經過一系列多災多難的面試後,馬特成了一名電話銷售員。

  他不喜歡這個工作,跟同事也合不來,但他需要錢。

  閒暇時間,同事們喜歡喝啤酒,打檯球,講下流笑話,辱罵各自的女友,而馬特對這些深惡痛絕。

  某天下午,馬特突然感到全身漫過一陣強烈的陰鬱,彷彿烏雲浮在他的靈魂上空,他再也無法忍受給陌生人打電話了,於是提出辭職。

  辭職後的他,並未獲得解脫,反而成爲抑鬱症的獵物。

  擺脫抑鬱後,馬特現身說法,爲無數深陷抑鬱情緒的人支招:如果你想好轉,那就傾聽自己。

  唯一重要的是什麼對你有用,只要它有用,管它是什麼原理。如果喫藥對你有用,繼續喫藥就對了。如果舔壁紙對你有用,你就舔壁紙。

  沒有哪種療法適合所有人,你自己就是最好的實驗室。

  [ 你容易產生低落情緒嗎?文末有一個測評,可以讓你瞭解自己的心理狀態。]

  抑鬱症的“溢出效應”

  《活下去的理由》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提出了一個新觀點,抑鬱症並非只有負面影響,還有積極的一面。

  這個積極的一面,被稱作抑鬱症的“溢出效應”。

  書中舉了幾個例子,包括林肯,丘吉爾,以及蒙克,他們取得的偉大成就,某種程度來說,都是拜抑鬱症所賜。

  林肯32歲時,經歷了兩次抑鬱症發作,精神崩潰。

  他向衆人宣佈,現在我是最痛苦的人,如果把我的感覺平均分配給全人類,地球上將不再有一張歡喜的臉。我不知道我能否好轉,我不允許我不好轉。繼續現狀是不可能的,要麼死亡,要麼好轉。

  儘管林肯公開宣稱他不畏懼自殺,但他最終選擇了活着。

  《大西洋月刊》刊登過一篇文章《林肯的偉大抑鬱》。文章中,探討了抑鬱症是如何逼迫林肯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

  林肯堅決地直面他的恐懼。從二十多歲到三十多歲,他對自身恐懼的理解越來越深入。他質問自己是否能活着,是否能面對生命之悲慘。最終林肯決定,他必須要活下來,因爲他有一個“不可抑制的渴望”——在活着的時候做出一番成就。

  林肯對痛苦的切身感受,賦予了他一顆憐憫之心,驅使他廢除奴隸制度。

  林肯終其一生,從未擺脫抑鬱症,他跟抑鬱並肩生活,取得了偉大成就。

  傳記作家申克寫道,林肯的痛苦和成就來源於同一個東西,不是因爲他征服了抑鬱症,所以才取得了偉大成就,他的抑鬱症就是他偉大成就的動力。

  和林肯一樣,丘吉爾也同抑鬱症戰鬥了一輩子。

  丘吉爾有句名言,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此後,黑狗一詞,成爲英語世界中抑鬱症的代名詞。

  一位政治哲學家說,丘吉爾不是因爲克服了抑鬱症,才成爲傑出的戰爭領袖,而是對抗抑鬱症的經歷成就了他。

  正是丘吉爾對強烈情緒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才讓他察覺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危險。二戰前夕,當多數政客和意見領袖都試圖安撫希特勒時,丘吉爾卻能看出希魔的狼子野心。

  在萬馬齊喑之際,他站了出來,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率領大不列顛民衆,熬過了至暗時刻,迎來勝利的曙光。

  丘吉爾將他對恐懼的預見能力,歸功於黑狗(抑鬱症)的糾纏。

  愛德華·蒙克是名畫《吶喊》的創作者,這幅畫是對驚恐心理最精確的視覺刻畫,其靈感,就來自蒙克的一次抑鬱發作。

  日落時分,蒙克走在街上,突然之間,天空變成了血紅色。蒙克停下來,靠着欄杆,感到無法言說的疲倦。朋友們漸行漸遠,他落在後面,恐懼地顫抖,然後就聽到大自然響徹天際的吶喊。

  雖然大部分抑鬱症患者,不會成爲像林肯、丘吉爾、蒙克這樣的名家,但依然可以開掘出命運贈予自己的寶藏。

  馬特說,涉及精神疾病時,人們通常喜歡用“儘管”這個詞,比如,儘管我有抑鬱症,但我是個作家。

  馬特建議,應該把“儘管”改成“因爲”:我寫作,因爲我有抑鬱症。

  因爲前者,更像是爲了好強,逼自己成爲作家,而後者的意思,是用寫作來緩解抑鬱,屬於一種治療。

  抑鬱症最突出的特質,就是讓你不可避免地思考人生。

  如果抑鬱情緒揮之不去,那就不要逃避,去深入地思考人生,去發展自己的天賦。這一方面是種治療,另一方面,你或許會收穫意外的驚喜:成爲某個領域的專家。

  穿過暴風雨

  就跟佛教徒喜歡勸人向善一樣,書單君只要有機會,就會勸人讀好書。

  讀完《活下去的理由》後,書單君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馬特能從抑鬱症的泥沼裏掙脫出來,跟讀書不無關係。

  對於馬特來說,書就是一切。他在患病期間,以一種從未有過的強度,不停地讀着。比起愛書,那時的他,更像是需要書,書成了他治療抑鬱的良藥。

  有人說,閱讀不是爲了逃避,就是爲了找到自我。馬特卻認爲,這兩者之間其實沒有區別,因爲我們會在逃避的過程中找到自我。

  美國女詩人希爾維亞有個著名的問句:這世上,是否有逃離頭腦的出路?

  馬特給出的答案是文字。

  文字不是讓我們徹底逃出頭腦,而是幫助我們逃出某一個頭腦,然後用磚瓦去建造另一個頭腦,雖然跟舊的相似,但基礎更堅固,景色更美好。

  馬特說,書籍本身,就是讓我活下去的理由。每一本書,都是人類頭腦在某一特定狀態下的產物。所有書籍擺在一起,就是人性的總和。

  每次閱讀一本好書的時候,馬特都感覺自己像在看一張藏寶圖,而那寶藏,就是他自己。

  一本書就是一張地圖,但每一張地圖都是不完整的,因此,只有讀完全部的書,才能找到寶藏。因此,讀書這個找到自我的過程,是一場無盡的遠徵。

  當心中有了讀書這個信念,抑鬱等負面情緒,就不那麼可怕了。

  能當一個書蟲,是幸福的,而不是孤獨的。讀書,恰恰是掙脫孤獨,以及其他精神牢籠的方式。

  書單君認爲,不只是抑鬱症患者,每一個被孤獨、抑鬱、頹廢、悲傷、沮喪、萎靡等情緒困擾的人,只要具備閱讀能力,都能從書中找到解藥。

  《活下去的理由》中,馬特引用了一段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裏說的話:

  暴風雨結束後,你不會記得自己是怎樣活下來的。你甚至不確定暴風雨真的結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就不再是原來那個人。這就是關於暴風雨的一切。

  一個人活在世上,難免會面對各種各樣的挫折,也難免會被各種負面情緒所困擾,甚至像馬特這樣,成爲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的“獵物”。

  最近,有個視頻上了微博熱搜,杭州一男孩,因逆行騎車,被交警扣下後,突然崩潰大哭。

  他將手機摔在地上,把身份證硬塞給警察,還往河沿上跑,似有輕生念頭。

  熱搜視頻下,有人留言說,這位杭州小夥兒,算是“幸福”的,因爲他還能哭出來。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多少人壓力山大,卻欲哭無淚,那種狀態,可稱之爲:無聲崩潰。

  那些無聲崩潰的成年人,可能就在我們身邊,也可能就是我們自己。

  在這精彩萬分又無盡空虛的世界,請記取裏爾克的那句詩,有何勝利可言,撐住就是一切。

  因爲,穿過暴風雨後,我們將成爲不一樣的人。

  主筆 | 哲空空 編輯 | 黑羊

  圖源 | 《BBC地平線:阻止男性自殺》、

  部分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