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經濟日報、人民網、樓市參考

  節後首個工作日,就爆出大新聞:在城市落戶的限制將被進一步放寬。

  4月8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佈《2019 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指出,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根據最新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爲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爲超大城市。

  按此標準看,京滬廣深爲超大城市,重慶、杭州、武漢、南京、天津、成都等均爲特大城市。

  換句話說,之前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城市戶籍是要嚴控的,現在新表述是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近百個大城市落戶限制取消或將放寬

  通知指出,要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

  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羣體落戶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城市政府要探索採取差別化精準化落戶政策,積極推進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落戶。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

  圖/圖蟲

  二線城市受益最大

  最引人關注的是,城區常住人口300~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羣體落戶限制。

  也就是說,當前除了超大特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的落戶將變得十分容易。

  目前住建部每年出版的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鑑,是對各大城市城區人口的最爲詳細的統計。

  根據《2017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結合公開資料,統計梳理髮現,目前城區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有13座,除了北上廣深這四個超大城市,還有天津、重慶、武漢、成都、南京、鄭州、杭州、瀋陽、長沙爲特大城市。

  也就是說,未來除了這13個城市外,其他城市都將全面放開放寬落戶限制。

  這個過程中,有一大批二線城市受益最大。包括西安、蘇州、合肥、濟南、青島、大連、廈門、寧波、昆明、石家莊、南昌、福州等城市。

  廣東省除了廣州深圳本來落戶政策再全國超大城市中相對較鬆,周邊城市落戶也將變得容易。

  北京上海落戶將變容易?

  總所周知,全國目前嚴格控制戶籍的超大城市,只有京滬。

  但是由於全國其他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掀起給錢給房直接入戶(給房租補貼、給低價商品房)人才大戰,京滬也面臨全國人才爭奪的巨大壓力。

  2018年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6.5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764.6萬人, 減少了29.7萬,常住本地戶籍人口,增加了13.2萬。

  2018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爲2423.78萬人,比上年增加5.45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47.57萬人,增加1.92萬;外來常住人口976.21萬人,增加3.53萬。

  但是另外兩個超大城市深圳和廣州,都在迅猛吸引大學生入戶。

  至於武漢、西安、杭州、南京、長沙、成都、瀋陽等城市都在全國實施對大學生的爭奪大戰。

  數據顯示,2018年廣州、深圳兩個超級大城市的人口分別比上年淨增 40.60 萬人和 49.83 萬人,在全國位居前兩名。

  另外各個特大城市在狂吸人才:

  杭州的2018年末常住人口增加了33.8萬

  寧波增加了19.7萬

  武漢增加了18.81萬

  青島增加了10.43萬

  廈門增加了10萬

  合肥增加了12.2萬

  長沙增加了23.66萬

  南京增加10.12萬

  成都增加了28.53萬人

  西安增加38.7萬

  鄭州增加25.5萬

  重慶增加了26.63萬

  在國家發改委發文提出超大特大城市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的新政後,可能全國城市對人才加大力度爭奪的步伐會加快。

  最終京滬對戶籍放鬆到何種程度,還需要拭目以待。

  都市圈的新提法,是開發商的重大機遇?

  “城市羣+都市圈”,已經被定義爲“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內容。此前國家已經下發過《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在最新文件裏,又這樣提到了都市圈:

  指導有關地方編制實施都市圈發展規劃或重點領域專項規劃;

  探索建立中心城市牽頭的都市圈發展協調推進機制;

  加快推進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

  推動構建都市圈互利共贏的稅收分享機制和徵管協調機制;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都市圈建設與運營;

  在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都市圈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跨地區調劑;

  健全都市圈商品房供應體系,強化城市間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協同。

  文件明確:中心城市未來將在城市圈規劃、運作中發揮“牽頭”作用。

  此前已經有一些探索,比如北京通州區拿下了河北廊坊北三縣的規劃權,北三縣唯通州區馬首是瞻。在陝西,西安也代管了周邊一些市縣,獲得了更直接的運營權。

  未來,甚至連都市圈的商品房供應體系、房地產調控政策,都將進一步協調。比如深圳,由於地方太小,很多深圳人要住到東莞惠州。

  如果深莞惠建立購房資格“互認體系”,東莞和惠州不對繳納深圳社保、在深圳工作的人進行限購,那必然雙贏。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都市圈建設與運營”,這句話至關重要。

  都市圈建設和運營,需要大量資金,需要大企業參與。尤其是大股東是國企、是地鐵公司的房企,天然具有優勢。

  因爲讓城市羣變成“都市圈”的,首先是軌道交通。所以,大房企的機會來了。當然,非房企的大企業,也可以參與。不僅僅是建設,還包括運營。

  以前,開發商只是在“造城”。將來將獲得“都市圈建設和運營”的機會,年銷售萬億級的企業將不斷湧現,這是空前的重大機遇。

  發改委:戶籍改革力度明顯加大,三大效果預見!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馮奎表示:

  從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來看,戶籍改革的力度比以前有明顯加大,落戶條件要放開放寬、一些限制落戶的做法要取消等等。

  可以預見的效果包括:

  一是大城市、特大城市集聚人口的速度可能提速;

  二是都市圈、城市羣人口在城鎮總人口中的比例將會進一步提高;

  三是相關的改革如“人地錢掛鉤政策”將進一步得到落實推動過程。

  總的來講,城鎮化推動人口進城,對於擴大消費、穩定經濟增長將有積極作用。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

  受益羣體最大的是誰?顯然是現在在城市務工的人員。

  我國有2.8億農民工,他們的工作是工人,但戶籍是農民,而這個戶籍又和公共服務捆綁在一起。

  這次提出大城市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如果說這2億多農民工羣體中的很多人在這一次能幫助他們解決戶籍問題,對他們一生來講意義重大。

  而且隨着政策落實和推進,我想未來可能農民工這個概念將成爲歷史。

  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

  這次重點任務提出,全面取消重點羣體落戶限制,2019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34萬人,政策大禮包也讓大學生這個重點羣體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支持。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分析:

  當前我國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了16個百分點。

  這其中,絕大多數就是城市中,落不了戶的。尤其由於學歷在大專以下、在二線城市中落不了戶的佔了相當大的部分。

  因此這些城市放開放寬落戶,有利於加速推進戶籍人口城鎮化,加速這些城市經濟社會發展。

  與此同時,這些二線城市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對加快新型城鎮化具有重要意義。

  在京滬等超大城市控制人口規模、中小城市吸引力又不夠的情況下,二線城市就成爲人們落戶的重要方向。

  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分析:

  在京滬等超大城市出現大城市病、成活成本高昂,中小城市吸引力又不夠的情況下,二線城市尤其是很多省會城市正迎來城市發展的黃金期。

  通過放開落戶,引進人才,吸引人口流入,實現做大做強,進而帶動全省發展。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分析:

  從去年底以來,整體落戶的門檻有很大的放寬放鬆。除了超大城市外,大中城市都在放開放寬落戶限制。

  一個方面是原來主要是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現在則是突出強調中心大城市帶動都市圈、城市羣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另一方面,原來吸引的都是中高端人才,現在不光是人才,而是吸引勞動力。

  今年以來9城市花式降低落戶門檻

  去年颳起的搶人之風,在今年以來勢頭更猛。

  各大城市爲搶人才,花式降低落戶門檻,甚至還出現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新聞。

  比如說濟南,因爲幫133名滯留收容站超過3個月的流浪者辦理了濟南戶籍,發放居民身份證,而被diss成全國落戶門檻最低的城市。

  據統計,除杭州外,至少有8個城市公佈今年落戶新政,放寬落戶條件:

  1.、廣州:人才落戶年齡鬆綁

  1月11日,廣州市發佈廣州市新一輪遷入戶政策體系。其中,放寬引進人才入戶的年齡限制,學士、碩士和博士分別從35、40、45週歲調整到40、45、50週歲。

  2、海口:放寬落戶年齡、學歷限制

  1月初,海口放寬人才落戶的學歷年齡等條件:

  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或是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技師以上資格人才從40週歲放寬至55週歲;

  全日制專科學歷或高級工職業資格或執業資格人才從40週歲放寬至45周。

  同時,將學歷範圍擴大至應屆高校和職校或海外留學歸國畢業生。

  3、西安:全國在校大學生都可以落戶

  2月13日,西安發佈《關於進一步放寬我市部分戶籍准入條件的通知》,這一政策被稱爲“西安戶籍新政3.0版”。

  3.0版放寬了學歷落戶的年齡限定,本科及以上學歷落戶不再限制年齡;具有本科以下學歷,年齡在45週歲及以下也可以落戶西安。

  此外,購房落戶不再受社保年限和購房時間、面積的限制。

  4、南京:調整社保繳納的時間要求

  2月14日,南京公佈全新《南京市積分落戶實施辦法》,原要求“正在本市合法穩定就業且近2年內連續繳納社會保險”,如今由“2年內連續繳納社保”變爲“累計繳納社保不少於24個月”, 以取消“連續”一詞放寬落戶限制。

  去年3月1日,南京市頒佈了人才落戶的新政,如今的積分落戶剛好對接人才落戶,雙管齊下,可見南京在吸引落戶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

  5、深圳:4種人才落戶秒批

  2月16日,深圳市印發《深圳市在職人才引進和落戶“秒批”工作方案》,全面實現4種人才“秒批”引進。

  今年2月28日,深圳正式實施在職人才引進和落戶深圳“秒批”。除高層次人才、學歷類人才、留學回國人員和博士後外,技能類人才也被納入這一規定。

  6、常州:放寬技能型人才的落戶要求

  常州2月11日發佈的《常州市戶籍准入管理若干規定》,放寬了高校畢業生、高級技師、技師的落戶條件,取消在常州市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年限限制。

  落戶對象由本人放寬至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此外還放寬了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職業院校畢業生的落戶條件,將在常州市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年限由2年調整爲1年,落戶對象由本人放寬至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

  7、大連:調整社保、購房等要求

  1月18日,大連印發《大連市戶籍管理若干規定》,35週歲以下普通高校專科畢業生在大連合法穩定就業,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辦理落戶。

  2月23日,大連戶籍管理規定發佈,取消參與積分落戶的房屋辦理、落戶後3年內不得抵押、轉讓的規定。

  取消了落戶房屋轉讓限制,只要在主城區有合法穩定住所即可遷移落戶。社保門檻降低,由此前的1年減至6個月。

  8、石家莊:無門檻落戶

  3月18日,石家莊市公安局研究出臺了《關於全面放開我市城鎮落戶限制的實施意見》,取消在城區、城鎮落戶“穩定住所、穩定就業”遷入條件限制。

  在石家莊市全面放開城區、城鎮落戶,羣衆僅憑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就可向落戶地派出所申請戶口遷入市區、縣(市)城區和建制鎮,配偶、子女、雙方父母戶口可一併隨遷。

  未來三大重要影響

  專家表示,未來至少會產生三個比較重要的影響。

  1、將出現更多“城裏人”

  近百座城市全面取消或放開放寬落戶限制,將對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產生較大的吸引力。

  不過,這些城市由於就業吸納能力、公共服務水平等也有差異,對非戶籍人口的吸引力也有高有低。

  2、公共服務覆蓋面將更廣

  很多人擔心,隨着更多人實現城鎮化,將會對現有的公共服務資源帶來一定的衝擊,不僅是數量,也包括質量。

  專家表示,從通知來看,這一擔心大可不必。無論是教育、醫療還是養老等大家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相關的公共服務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

  3、房價將迎來考驗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爲,隨着相關政策的落地,人口流動總體上將向大都市和大都市周邊聚集,或許會對區域房價帶來一定影響。

  對此,建議重視兩個問題:

  一是在放開戶籍同時,人口和土地要掛鉤,增加住房建設用地供應;

  二是做好房地產市場管控,防止藉機炒作。

  淘房志家族新成員——【獨角Mall】

  淘房志看不到的商業機會都在這裏了

  速度關注起來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