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內容,首先是昨天的政府工作報告,我們要不斷的學習和跟進。在昨天的晚評中,圍繞一些核心的數據,我們已經做了一些基本的評論和觀察。

  我們的發展目標是6%-6.5%,但是我們還有個更大的目標在約束着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那就是要實現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翻一翻,也就是2020年要比2010年整個GDP要翻一番的目標。由於有了這個目標在,我們還是需要有一個下限的意識,居民收入的增長以及整個市場的增長,特別國內市場的拓展,就業的增長等等,要有一定的要求和方向。

  圍繞昨天的政府工作報告,我大體上的感覺是這樣一種狀況。經濟增長速度的保持還是有一定信心的,特別是我們在整個政策思路中,尤其在財政政策中還是比較明確的。有了一些量化的指標,包括減稅的政策終於落地,債務指標的上浮等等。實際上意味着整個財政政策方面的發力今年會比較大,由於財政政策有更大的發力,世界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還是有所保障的。

  換句話說,即便是民間經濟啓動的效果稍微弱一點,我們以政府開支爲主的基建項目的推進等等,依然能夠保持經濟有一定的動力。當然減稅措施的落實,我們相信民間經濟被提振的概率也是會比較大的,這是一個基本面的狀況。而經濟下行的壓力也好,大的趨勢也好,當然也是客觀存在的,畢竟中國整個經濟主體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了,但是最爲擔心的所謂滯脹的狀況,概率並不是很大,所謂滯脹就是經濟增速不斷下行,通貨膨脹在上行。

  目前大家對2019年的CPI的漲幅的預測基本在2%或者2%略往下一點。以這樣一個物價水平來講,不會出現通貨膨脹的問題。當然除非在供給端、生產端出現一些意外的問題,那麼總體物價問題不會特別嚴重。

  總體來講,對於宏觀經濟來說,幾個重要的看點。政府會比較主動的通過財政資金帶動大項目的發力,所以今年整體大基建項目依然是可以觀察的。減稅政策落實之後,希望能夠給基建、採掘這樣一些大規模的製造業企業產生一定的促動力這兩個要素是關聯在一起的,這是第二個點。

  第三點,中國經濟目前從相關宏觀指標上來講,可以看到經濟下行壓力中,我們依然會保持一定的增長的韌性。政府主動發力的項目會增加,期待着在貨幣政策寬鬆以及減稅政策刺激之下,民營經濟能夠有活力顯現,這是我圍繞着相關的宏觀經濟指標做出來的相應的一些點評。

  有一個新的熱點話題又出來了,叫做邊緣計算,非常有意思。邊緣計算其實對應雲計算,雲計算就是你的大數據,比如你在京東購物、使用了滴滴打車之類的數據,都放在了對方服務器的雲端,然後他們把這些數據彙集起來,爲你提供相關的服務,當然也會提供消費者畫像的功能。

  這是遠端的雲計算。那麼邊緣計算就是不要放在雲端了,比如你們家將來都會實現萬物互聯,你的手機和你們家的空調、冰箱、汽車等等。5G時代之後由於實現了萬物互聯,所以在小的環境中,家裏或者公司有這樣一個可以計算的網絡,統一協調,這就是所謂的邊緣計算。不再把數據發到遙遠的雲端,就在小範圍中建立這樣一個數據系統,邊緣計算的前提其實是要網速足夠快,而且費用要比較低,所以5G的到來爲它奠定了一個基礎。

  我們注重的是5G網速提高之後,後面可以達到的空間是無法想象的。所以我們堅定的看好5G網絡和平臺給我們帶來的戰略性投資機會。

  今天的互動話題

  關於科技創新類似於邊緣計算這樣的概念,你怎麼看?是否要參與?

  希望大家一起跟我互動交流,財經馬紅漫,留言點贊轉發,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