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7度的北京,五棵松內燈光璀璨,座無虛席。當奶茶妹妹笑靨如花地出現在現場大屏幕上時,觀眾席爆發陣陣歡呼聲和掌聲。當紅樂隊Imagine Dragons助陣現場演唱了6首冠軍曲目,高潮迭起。在主持人的帶領下,觀眾還有序地舞起了自己的手環,遠遠望去,像極了演唱會現場。

這是去年12月16日,蔚來舉辦的ES8奢華髮布會現場。為了這場發布會,蔚來包下整個五棵松會場和周圍的部分場地,8架飛機,60節高鐵車廂,19家五星級酒店,邀請來出場費用150萬美元的Imagine Dragons坐鎮,上海機場設置了專門的蔚來登記口。這場耗資8000萬元的發布會,讓這個國產電動車初創企業賺足了眼球,也讓這兩個半小時成為了蔚來的高光時刻。

圖來自中關村在線的常啟蒙《江淮代工蔚來首款大SUV-ES8 2018年交付》

8個月過去了,一向聲勢浩大的蔚來,如今也大張旗鼓地赴美上市,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IPO招股書。八年前,特斯拉與易車同時成功登陸紐交所,八年後,馬斯克和李斌分道揚鑣,特斯拉」有錢「退市,而門徒蔚來卻因為資金緊張急於擠進股市,這讓蔚來申請上市備受關注。

水到渠成還是急功近利?

「我覺得所有的這些事都是水到渠成。」李斌在首度披露上市計劃時做出如此評價。然而真的」水到「了嗎?

一紙招股書全方位還原了真實的蔚來。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蔚來ES8共收到17000臺預約,目前交付量僅481臺。支出上,蔚來汽車的研發支出14.5億元,2017年全年研發支出為26億元、2016年為14.6億元。對應的銷售和管理成本分別為17.2億元、23.5億元和11.3億元。巨大的支出背後是巨額虧損,蔚來汽車2018年前6個月凈虧損33.3億元,2017年和2016年凈虧損分別為25.7億元、50.2億元,總計虧損109.2億。相較之下,收入相當微不足道:蔚來汽車的汽車業務營收為4439萬元,其他業務收入159萬元,總收入4599萬元。

互聯網創新的流量效應容易給人虛幻的成就感,但產量和虧損是可以把人從幻境拉回現實的冰冷的數字,就目前來看,蔚來的實力似乎尚不足以支撐其野心。

8月初,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曾公開稱,在新勢力造車企業中,今年沒有人可以交付1萬輛。李斌在蔚來深圳NioHouse開業日中隔空對賭:今年蔚來交不到1萬臺車,會賠給何小鵬一臺ES8。如今481臺交付量和目標年底交車1萬臺還相距甚遠。早前蔚來交車已經是接連「跳票」,往後看上去也是遙遙無期。

「我們不願意談數字,談數字容易自取其辱。」在90多年前,福特就能每24秒生產一輛T型車,如今生產1萬輛汽車,福特只需要花6個小時。同樣是1萬輛車,卻足以成為2018新造車勢力間的最大賭約,可見新造車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與其說是水到渠成,不如說是飲鴆止渴。百億的虧損幾近掏空先前的融資,蔚來此次IPO更像是奔著狠撈一筆的心態而來,以求緩解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資金困境。蔚來目前對於資金的消耗越來越快,不斷上升的研發、運維、建廠、開店等成本帶來了巨大的資金壓力,後續補血迫在眉睫。而繼續在一級市場融資並不容易,隨著融資輪次的增加,估值不斷升高,在一級市場找到投資者難上加難。

與此同時,2018年一級市場對於投資變得謹慎。根據投中研究院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VC/PE完成募資同比減少54.82%;募資規模同比下降74.85%,一級市場收緊,出現了今年國內互聯網企業組團上市的盛況。蔚來為儘快彌補資金缺口,如今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上市心。

錢都花在哪兒了?

蔚來燒錢不是一天兩天了。

據公開資料,蔚來成立至今一共獲得5次共22億美元的投資,相比之下,特斯拉自2003年成立到2010年上市前的7年間,經過了5輪融資,只融資和借貸8.63億美元,2010年上市時融資僅2.26億美元,直到2016年特斯拉的融資額度才達到26億美元。也就是說,蔚來用四年燒了特斯拉十年的錢。蔚來那麼多錢都花哪兒了?

圖來自金投網《馬斯克提議每股420美元私有化特斯拉 股價大漲11%-第2頁》

招股書顯示,蔚來在2018年前6個月,研發支出14.5億元,對應的銷售和管理成本為17.2億元,二者分別是收入的32倍和38倍,而同時間特斯拉在研發、銷售和管理上的成本佔收入的比例是13%和25%,兩者懸殊。作為新造車企業,研發的錢花的理所應當,但蔚來花了相當一筆錢在」形象投入「上,希望建立行業精英車主圈子,打造高端汽車品牌形象。

目前蔚來已經在北上廣杭等核心城市的CBD開了七家銷售體驗店,包括長安街、太古匯、珠江新城等,這使得租金成為一筆大額支出。據悉,蔚來汽車在太古匯門店的投入約達8000萬元,東方廣場的年租金預計在8000萬元左右,上海中心的年租金至少達上億元。每年光門面的運維支出就將超過5億元,而這一數字,還將隨著蔚來汽車門店的增加而不斷上升。據報道,隨著蔚來線下體驗店的鋪開,在店面方面的成本支出甚至將超過核心汽車研發方面的投入。

「汽車將來可能不僅是交通工具,也是某種生活方式的通行證,買一輛車意味著你進入了某個俱樂部,每個俱樂部定義不同。」李斌闡釋蔚來俱樂部的理念。在營銷上,蔚來宣傳的是一種注重高端品質的生活方式,主打的「服務體驗」和「蔚來圈子」,因此對應的可以在NIO House裏看到巨大的兒童樂園、蔚來咖啡、網紅美食、巨大的綠色植物等等這些為精英車主羣體提供的服務,其背後實際上是蔚來對體驗型消費社會的把握。

除了斥巨資開豪華髮布會外,蔚來還在北京包下了世貿天階,用於ES8的產品推廣和蔚來整體的品牌推廣,這些都讓蔚來給外界造成財大氣粗的印象。「一個品牌的高度是由最低的地方決定,不可能說我車賣得跟寶馬、賓士一個檔次,然後其它方面比他們矮窮挫一節。」李斌說。

但李斌可能沒有意識到,蔚來和寶馬奔弛差的,遠遠不止是在地標性建築開門店和採用豪華科技感的店面裝修風格。當你買鎚子、小米的時候你可能很願意為情懷、科技感和服務體驗買單,但是當你買的是一輛和路虎、雷克薩斯、英菲尼迪、凱迪拉克同價位的國產新造車時,你可能就只會跟著喫瓜羣眾湊個熱鬧了。新科技與傳統工業之間的鴻溝,不光光只有技術上的差別,背後至少還有兩個難以跨越的天塹——對品牌的心理預期和認知定勢、帶有文化意涵的消費符號與身份象徵,這纔是汽車品牌溢價的根源,說白了就是看汽車品牌足不足以滿足用戶的虛榮心,足不足以讓街坊鄰居、同事朋友看到之後忍不住誇讚一番。

李斌的套現之路

蔚來大把燒錢之後急於上市輸血,被外界質疑成圈錢、割韭菜、玩資本遊戲。的確,畢竟一家汽車企業連車都產不出的時候就開始書寫自己的資本故事,聽上去並不是一件讓人樂觀的事情。當年特斯拉花了7年的時間才上市,更不用說傳統車企百年的基業,蔚來急於上市的行為,怎麼看怎麼不像要耐下性子來正經造車的樣子。

李斌在出行領域是善於玩弄資本的,雖然其投資人身份並不廣為人知。「所有人都相信李斌,因為他們都從李斌身上賺到過錢。」有媒體曾如此評價。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 | 圖來自求是汽車的《毒道 | 對,我就是懟你了》

從市值超35億美元的易車網,估值超30億美元的蔚來,估值近50億美元、已經在香港上市的易鑫集團,到估值近30億美元的摩拜單車,再到車和家、考拉FM、嘀嗒拼車、優信二手車、首汽約車等項目,凡是由」出行教父「李斌創立、孵化或投資的公司,基本已經成為互聯網出行各個細分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羣體。

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李斌推動了摩拜單車落地,讓整個資本市場為自行車而瘋狂的資本故事。李斌於2015年初個人出資146萬元投資了摩拜單車,擔任公司董事長,胡瑋煒為總裁。在外界的印象中,摩拜單車是胡瑋煒的創業故事,但實際上低調的李斌纔是摩拜單車整個商業模式和融資的推動者,摩拜後來的B輪、C輪、E輪等融資都少不了李斌的撮合。

被收購前,摩拜一度陷入資本困境:截至今年4月初,摩拜挪用用戶押金60億元人民幣,供應商欠款約10億元人民幣,債務總額合計超過10億美元。而後創始團隊將摩拜成功賣身美團,被外界稱為「勝利大逃亡」。作為早期的投資方,李斌套現數億美元後退出,與摩拜再無瓜葛。

在摩拜單車之前,李斌還有過多次成功「套現」的經歷,這多少也令人們懷疑,在項目持續燒錢的時候選擇及時抽身是不是李斌一貫的作風?從這個角度看,李斌更像是一個成功的資本推手,而並不像一個專註於實業製造的實幹家。李斌可能運用自己操作資本的能力和資源為蔚來造血輸血,甚至套現圈錢,但囿於資本並不利於蔚來作為造車企業的長遠發展。

領頭羊蔚來給新造車勢力開了一個好頭嗎?

在傳統造車行業,「全球整車開發流程」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流程,完整的造車週期需要四年左右的時間,涵蓋整車及部件研發的每個環節。

2003年成立的特斯拉花了15年才小有所成,而蔚來僅花了4年的時間就帶著481的產量」浩浩蕩蕩「地上市了。

互聯網廠商的野心似乎比傳統車企還要宏大,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尤其明顯:

如果蔚來上市,對於市場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首先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都挨個被吸了一遍。

2017 年國內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造車運動,不管是新興造車企業、傳統車企或者是 BAT,均在佈局新能源汽車及自動駕駛技術佈局。新造車企業瘋狂吸金,大額融資事件頻發。據 IT 桔子數據統計,2017 年新能源汽車領域共發生投資事件 63 起,涉及總金額達 430.18 億人民幣。其中整車研發、製造領域共有 16 起投資事件,拿到了 219.52 億人民幣融資,包括蔚來汽車在兩輪融資中分別拿到 6 億美金和 10 億美金,威馬汽車拿到 10 億美金的 B 輪融資,小鵬汽車 A 輪獲投 22 億人民幣等等。

2014年滴滴估值約239億元時,其業務已經覆蓋了北上廣深等16個大型城市,日訂單突破15萬單。美團2015年E輪融資過百億元時,美團和點評已經達成戰略合作併合並成一家新公司了。相較之下,融資150億元的蔚來並沒有等價的產出。

新造車公司前期在資本風口來臨時,在一級市場融夠了錢,如今又開始打起了二級市場的算盤,想薅更多投資人和股民的錢,吸錢模式的終點在何方?

第二,造車週期長,投入就像無底洞,PPT造車此消彼長。「PPT造車鼻祖」遊俠汽車是一個創立於2014年的品牌,2015年推出了首款概念車「遊俠X」。但因為當時概念車被指高度山寨特斯拉,遊俠汽車一度被輿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還有先前鈦媒體獨家報道《賈躍亭在美國的「金蟬脫殼」計劃 》揭露"美國電動汽車公司FF正在申請破產保護",樂視「PPT造車」也被進一步坐實。

之前網上熱傳過一張新能源造車企業的logo合集圖,近50個品牌多數並不為大家所識,而有真車量產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

造車非一日之功,像是一個週期長的無底洞,尤其是新造車不僅要兼顧傳統汽車的基本工藝,還要在新科技上投入研發,短期內無法落成和變現。「造車運動」背後野心勃勃的創業者們,誰都不願意放棄這次「彎道超車」的機會,導致概念在市場先行。最終誰會為量產負責到底?

第三,新造車的迭代週期與汽車高價耐用品定位的矛盾。這恐怕是互聯網汽車面臨的最大挑戰。

圖來自愛尖刀《蔚來赴美IPO爭議:「中國特斯拉」能否複製馬斯克奇蹟》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汽車行業的迭代思維》的主題演講中提出,」過去汽車行業思考和開發的週期都是7年-10年,互聯網時代則要以大數據AI、用戶服務理念為核心加快迭代的速度」 和傳統汽車相比,智能電動汽車的軟硬體、以及服務的迭代更快,尤其是電池和軟體都是持續不斷的提升。但是汽車不是手機,智能手機的更換週期是1-2年,足以支持硬體和軟體應用的迭代。

而按美國《消費者建議》,汽車最好在5年左右出手,新造車企業如何把不同頻率迭代的技術融合到一起?如何在舊車的基礎上維護軟硬體的持續升級,保障已購車用戶的體驗?

傳統行業的產業結構與互聯網信息化社會的脫節之間,消費體驗的升級、新科技的產生和迭代、資源連接和配置效率的提升是互聯網企業得以介入傳統產業鏈,並重構價值鏈的基礎。

浸淫百年的汽車卻至今還沒被顛覆,原因就在於汽車類重工業倚重基礎科學研究,擅長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創新的互聯網,在這類大量技術集成的行業裏是發揮不出優勢的。

所以新造車的本質並非互聯網+汽車,而是汽車+互聯網,造車的漫漫長路才剛剛開了個頭。

先行者的實踐難免會影響到整個行業的風向,領頭羊蔚來前腳剛提交IPO招股書,小鵬隨後就公佈了新的融資計劃——8月15日,小鵬汽車副董事長及總裁顧宏地宣佈,小鵬汽車計劃到2019年底,獲得約300億元融資。可見之後會給其它追隨的造車新勢力帶來更多的影響。

蔚來如果成功上市對整個新造車行業來說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資本是瘋狂的,還沒站穩腳跟就急著上市,想站在資本的風口借力起飛,就跟得到與自身能力不符的加持一樣,最終只會淪為被動,被資本牽著鼻子走,導致整個產業中出現太多亂象。

對此馬斯克深有體會——正是因為不希望特斯拉承受著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造成精力分散,馬斯克才決定耐下性子來退市修鍊。瘋狂資本驅動下的盲目擴張,終將只會讓整個行業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資本不是萬能的,在造車這件事情上更是如此。如果沒有紮實的積澱和絕對的實力,不踏踏實實用心造車專註於技術突破和量產能力的提升,而光顧著開發布會的話,資本的潮水褪去後可能只剩下一堆泡沫和一地雞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