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買渣土票,趁夜倒!這些圈地收錢的「黑渣土場」什麼來頭? 新聞 第1張地鐵潞城站東側渣土山。

根據市民舉報反映,北京日報記者蹲守探訪、實地調查了本市多個“黑渣土場”。屢禁難絕的偷倒亂象和一座座高聳的渣土山,看來着實觸目驚心。很難想象,在我們這座現代化都市的邊緣,竟然還存在有大量這樣的的粗放臟亂之地。

從記者調查中不難發現,這些“黑渣土場”有的就明目張膽地設在路邊。沒有正規手續卻已存在多年,足以說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且從周圍居民的抱怨看,不論是損毀山林、垃圾填谷破壞生態環境、危害生產生活,還是圈地收錢、違規“撈車”,“黑渣土場”之所以如此肆無忌憚,與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監管的空虛和乏力有很大關系。事實上,針對於此的“專項行動”從未停止,但“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也充分說明,遏制“瘋狂的黑渣土場”,必須拿出更多更嚴的舉措。

花錢買渣土票,趁夜倒!這些圈地收錢的「黑渣土場」什麼來頭? 新聞 第2張昌平小神嶺,一山谷幾近被渣土填滿。

今天的北京,正處於城市更新、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渣土清運無疑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渣土車助力城市建設,“建設者”的角色不可或缺,但我們也決不能容忍其胡亂傾倒、肆意拋灑,為城市增添新的負擔。需要看到,整個城市乃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渣土實為城市“新陳代謝”過程中的必然廢棄物,將其從此地拋於彼地而不加節制、不做處理,既是偷懶,也是一種嚴重的自我傷害。

渣土成山破壞生態,更是嚴重的安全隱患。近些年來,全國多地都發生過人工堆土滑坡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就北京來說,大量的淺山區為渣土堆放提供了便利,卻也暗藏着巨大的危險。比如此番記者探訪的京原鐵路鳳凰亭二號隧道口附近的渣土山,一旦遇上山洪,渣土傾瀉很容易阻斷鐵路運輸。

渣土偷倒橫行,違法成本過低是不能忽視的誘因。按照相關規定,“未按照規定清運建築垃圾、渣土的,責令限期改正,並對個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其中對單位隨意傾倒或者堆放建築垃圾、渣土的,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與巨大的利潤相比,這少則幾百多則幾萬的懲罰,實在是九牛一毛。利益倒掛之下,衍生出諸如“買賣所謂‘渣土票’”等亂象,就不足為奇了。

花錢買渣土票,趁夜倒!這些圈地收錢的「黑渣土場」什麼來頭? 新聞 第3張昌平安四路東側渣土成山。

事實說明,整治渣土車違規傾倒,不能僅僅說服教育,光靠口頭批評的教育或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的處理遠遠不夠。一方面要切實提高違法處罰的高限,增加違法成本,讓所有膽敢逾矩者感到“肉疼”;另一方面則必須用鐵腕、動真格、碰硬茬,嚴管、嚴查、嚴處、嚴治。

城市治理是否精細,既要看面子,也要看裏子,既要看市區,也要看郊區,特別是城鄉結合部。而渣土處理就是考驗精細化水平的重要標尺,只會生產垃圾,而不能有效處理或是回收利用垃圾,那城市就很容易在無限的增量發展中,陷入“垃圾圍城”的尷尬。對北京來說,“小城區大京郊”的地理佈局,給相關部門的追蹤和監管帶來了不小壓力,但惟其艱難才更顯擔當。擔負起政府部門的主體責任與企業的社會責任,實現政府與社會的橫向互動,才能編織出一張嚴密的監管之網,讓違法行為無處藏身,讓我們的城市更加和諧宜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