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松會火是必然的,它迎合了許多人的口味。

雖然《阿松》是作為漫畫改編動畫的,不過基本能當做原創動畫來看了。日文起名上有一個細節:原作漫畫的名字叫阿松君(おそ松くん);但是這個動畫的名字叫阿松桑(おそ松さん)。さん是對成年人的敬稱,所以設定上是這部動畫是漫畫20年後的事了。製作團隊基本就是甩開原作在自由發揮。本來這六胞胎真是長得一模一樣的,有上面說的差別也是製作團隊自己的想法。劇情也玩得很歡,屬於完全不知道下一則故事會怎麼樣。最一開始的幾集還有很多喫飯的時候不適合看的段子。

另外這片作畫上還有一些特別的講究,也就是懂動畫製作的人可能有疑問的地方,比如人物的線條是有點偏藍偏粗的,而且不是普通的黑色細線。實際上這是經過考量的,也讓後期人員增加了不少工作量。現在主流動畫都偏向複雜的人物設計,比如這季的《春夏》《機動強襲八組》,基本都到了在眼睛裡畫銀河的麻煩程度了,頭髮衣服畫起來都特別麻煩,就是想通過增加信息量更加靠近插畫,讓人物更加好看一點。

相比之下,《阿松》反其道而行,是非常非主流的簡化人設。雖然作畫起來方便,但是也容易使畫麪人物看起來非常簡陋。於是人物設計的淺野直之就做了很多嘗試,其中一個就是我們看到的結果。淺野就說在統一線粗細方面,如果用作畫修正來統一估計整個工期根本來不及。後來和色彩設計和攝影監督他們一起討論,最後決定攝影來統一線的粗細。所以即使作畫上粗細不統一,後期也會被攝影修正調整。另外整體背景和色彩設計都是非常特別和講究的,這個大家對比普通動畫看一眼就知道了。對於偏藍色的線,訪談中淺野也非常誠實,說其實也沒考慮那麼多,就是覺得這個顏色挺好的就用了。之前打算用茶色,但是茶色太過柔和,不太能顯出人物的搞笑屬性。

不過本片與其說是搞笑,用無釐頭來形容恐怕更加恰當。作為搞笑動畫,如何設計搞笑段子真是技術活,也花了腳本和監督很多時間。監督藤田陽一(就是拍《銀魂》的那一個)也說了從來沒做過如此在腳本上花時間的動畫。他們也直言一直對自己設計的段子沒有信心。

現在阿松在日本超火。因為我們Anitama每個月都會買一些日本的雜誌,當時animage直接因為阿松連續兩期賣斷貨了,我們還是後來才買到的。光碟銷量則是2015年動畫中最高,其中固然有特典商法的功勞在(主要的大牌聲優全部會去的活動應募券)。不過公佈特典之前銷量走勢就很好了。能那麼火其實整個製作團隊都沒預料到,為什麼會火他們自己也沒能想明白。另外《阿松》並沒有說過只做兩季,以現在的走勢來說,繼續做是鐵板釘釘的事,只是究竟會做多少季的問題了。

賣腐賣得恰到好處有足夠留白允許腐女進行妄想與二次創作的《阿松》催生出了一批「松 girl」和「松推」(即某個角色的支持者)。製作方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也說了,「我們是面向所有年齡層製作的深夜動畫,有時候還會有些葷段子。能受到女性觀眾的歡迎完全是我們預想之外的事,更不曾想到過松 girl 和 松推 這類辭彙的出現。」其實這片銷量出來的時候很多人覺得這不是好事。他們覺得這片單純因為聲優就火了,賣那麼多是運氣,製作方面怎麼看都很粗製濫造,怕以後再也沒人認真做片了。但是我覺得製作方還是用心在做的,無論腳本色彩背景都是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能力。腳本上花了大量時間,人設作畫背景色彩都有特別的講究,細節上說非常用心也完全不過分,絕不能說是普通的流水線動畫,成功真不只是運氣的成分,用天時地利人和來說更恰當。而且阿松可以算是半部原創動畫了,搞笑題材上也有所突破,火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本身好看好笑。

所以阿松必然會受歡迎。


《阿松》在日本受歡迎有以下幾個原因:

1.首先這部原作是赤冢不二夫大師的作品,而2015年的《阿松》是一部滿載誠意的致敬作品。既然是致敬作,做的不錯觀眾自然會買單。

2.《阿松》作為2015年的新作品,在保留了昭和年代特有的滿滿懷舊感的畫風和赤冢不二夫鮮明的無釐頭搞笑風格外,增添了許多能反映當下社會問題和一些吸引年輕人的元素。

比如第一集就惡搞了時下的許多熱門動畫

惡搞歌王

惡搞小排球

惡搞巨人...

3.《阿松》確實是一部優秀的搞笑番,但它又不僅僅是一部搞笑番。動畫製作組秉承著「自己責任」這樣的原則,用心製作動畫,而把評價的權利全部交由給觀眾。在無釐頭搞笑的同時,也穿插著六胞胎的兄弟情深以及對「NEET」的無情諷刺。可以說,《阿松》它還不僅僅是一個搞笑番,它感人起來恰到好處,諷刺起來也毫不留情,就連掉節操也爽快直接。它甚至能讓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自己。

無論是廢柴時的六子

還是想要改變現狀跪地求職的二哥

4.《阿松》的人設足夠鮮明:弔兒郎當但對弟弟們卻心細如髮的長男おそ松,一出場就讓人「痛」其實很溫柔也很有包容力的次男カラ松,偶像宅吐槽擔當卻也很可靠的三男チョロ松,陰沉不愛說話其實非常重視家人和朋友的四男一鬆,樂天肌肉笨蛋卻也是最溫暖治癒的五男十四松,心機腹黑卻也是可愛的小惡魔的末子椴松。而知名聲優的參與更是讓性格鮮明的六子更加立體。

5.最後一條要說的就是《阿松》六胞胎的日常和優秀的角色刻畫徹底戳中了妹子們的萌點,在日本更是掀起一股「松girl熱」。p站當年同人數量前五被《阿松》包攬....可想其火熱程度。不過也正是骨科的設定和可以亂燉cp也可以親情向的故事加上豐富立體的人物性格讓其在同人圈能夠大火的吧。

雙子一向是同人圈最喜歡的設定,何況六子呢(滑稽)


無論是日本還是國內,喜歡阿松基本分為三大類。

第一種,純粹原作黨,因為喜歡作者的畫風和故事劇情而喜歡阿松這個故事的一切

第二種,後期同人黨,因為喜歡官方在第一季裏迷之畫風改變的片段,以及各種同人畫師筆下的阿松們的形象

第三種,聲優愛好黨,因為該作的聲優真的是特別的豪華:櫻井孝宏,中村悠一,神谷浩史,福山潤,小野大輔,入野自由,但是第三種是隻是因為聲優而看,也只是把角色完全看成了聲優去看待而追。

很多剛看阿松的新人會問為什麼阿松那麼像大雄?

阿松和大雄是同時代的所以畫風很像,說起來阿松漫畫還要更早一些,不過確實是哆啦A夢在國內普及度更高,聽說在霓虹那邊阿松就像我國的葫蘆娃一樣是陪伴大家成長的作品哦。喜歡松的大家會比較介意被說「像大雄」,就像看番的時候彈幕冒出來其他無關番劇,可能有不被尊重的感覺/另外容易被誤會是抄襲大雄之類的...不過,大家也不要太糾結於這個雷區,努力科普+安利才對啊

為什麼阿松會在腐女圈那麼火?

六個臭男人睡在一起的番難免在一些人眼裡會腐掉...但其實阿松僅僅是一個諷刺社會有點黑又笑點超級密集的自我負責搞笑番劇啦,請放心食用!我現在還沒有想到很好的屏蔽刷cp的方法,因為大概有A62個組合名XD不過添加「人活著」「承包」「老公」等屏蔽詞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觀影體驗

看到松第二季人氣有些低迷也是有些難過啦,因為真的是一部很優秀的日常搞笑番,希望大家不要錯過...請務必去看!!(土下座)

文:萌妹


阿松》原作是由赤冢不二夫於1962年至1969年連載於《少年週刊SUNDAY》上的搞笑作品,是赤冢不二夫的經典代表作之一,曾在1996年和1988年兩次動畫化。

2015年,為了紀念赤冢不二夫誕辰80週年,第三次被動畫化,予以緬懷「阿松之父」,而今年十月又迎來的2015版動畫的第二季。

(赤冢不二夫本人和自畫像)

說起赤冢不二夫,也許大家會有些陌生。赤冢不二夫在日本漫畫界的地位,雖說達不到手塚治蟲那樣的高度,但也與之相去無幾。

赤冢不二夫是日本國寶級的漫畫大師,被稱為「搞笑之王」。他也是構築日本漫畫史的重要基石人物之一。

他還曾與手塚治蟲、石之森章太郎等人組成了第二新漫畫黨,雖然這個新漫畫黨的成員都是漫畫家,但據說成員們湊在一起盡討論些無關漫畫的扯淡事情,這個政黨差點因此就談崩了。

(從左至右為石森章太郎、手塚治蟲、赤冢不二夫、藤子?A?不二雄、鈴木伸一、藤子?F?不二雄)

要是覺得阿松的臉長得很像大雄,那也很正常,畢竟兩部作品創作於同樣的年代,而且兩部作品的作者們還曾經在一起同居過,不過《阿松》的連載時間是早於《哆啦A夢》的。

(仔細看區別還是挺大的!)

《阿松》漫畫原作初期是以松野家六胞胎的日常生活為中心的搞笑喜劇,圍繞著六胞胎本身和為六胞胎而煩惱的雙親、大家傾慕的美少女豆豆子、頭腦聰明的流浪少年豆丁太等諸多角色展開。

然而在故事中盤隨著嫌味、大褲衩、旗坊、達悠等角色的加入,六胞胎的主角地位逐漸被佔據,故事背景也由日常逐漸轉為各種異想天開的背景設定,最終演變成了以嫌味和豆丁太為主角的荒誕喜劇。

原作中的六胞胎年齡設定均為10歲,第三次動畫化與上次動畫化相隔了27年,名字也從原先的《おそ松くん》變成了《おそ松さん》,藉此表示漫畫中的六胞胎兄弟如今已長大成人。

第三次動畫化由Studio Pierrot擔任製作,聲優陣容極為豪華,六胞胎分別由超人氣聲優櫻井孝宏、中村悠一、神谷浩史、福山潤、小野大輔、入野自由擔任。

儘管六胞胎長得很像、服飾搭配也比較相近,剛開始看的話也許會搞不清誰是誰,但六個人其實性格截然不同,從外貌上的細節比如眉毛粗細、眼睛大小、嘴型和呆毛的數量也很容易辨別這六個人。

(從左到右分別是椴松、小松、空松、輕鬆、一鬆、十四松)

《阿松》的碟片第一卷首周銷量達到了7.9萬枚,這個成績在日本動畫歷史上僅次於《EVA》和《Love Live!》。Animage 2016年3月號角色人氣排行榜阿松六兄弟屠榜力壓坂田銀時。

《阿松》的成功,不僅僅只是靠的當紅CV的捧場和懷舊黨們的支持,更是憑藉作品本身優秀的製作質量。儘管保留著昭和時期的畫風,但故事風格幾乎是完全拋開了當初赤冢不二夫的原作,完全重新塑造了成人後的阿松。

動畫內容一方面是六胞胎們無釐頭的搞笑日常加上博人眼球的亂入和玩梗(第一話還因為玩梗玩的太兇牽扯到了版權問題而被迫下片),另一方面卻又把六胞胎對現實中的種種無奈和對人生三大難題「生存、定位、自我實現」的不同態度作為主線穿插在其中。

《阿松》和其他一味迎合主流的搞笑作品不同,它只是單純的讓人想笑,而笑聲中很多時候夾帶著無奈和心酸。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想阿松這樣的人:

有像小松那樣的樂天派,四肢簡單頭腦更簡單;

有像空松一樣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喜歡裝逼耍帥;

有像一鬆一樣的孤僻寡言,心理陰暗反社會;

有像輕鬆那樣自己沒有什麼本事卻一天到晚喜歡吐槽;

有像椴松那樣腹黑的心機boy;

最後也有像十四松那樣的純粹就是個傻瓜。

可現實的這些"阿松們"卻無法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抑鬱。屏幕前很多人也許就是這些「阿松們」,縱使心中的不滿和抑鬱無處發泄,卻也只能咬著牙堅持生活下去,畢竟,阿松第二季才更剛開始更新,後面好笑的東西還多著呢。


首先,【阿松】這部作品是2015年10月,紀念赤冢不二夫80歲誕辰的再次創作的,原作動畫【小松君】是在1966年播出的,(所以說阿松像大雄的,你們說反了)

然後呢,接下來我會說一大堆,大家做好心理準備(x

為什麼【阿松】在日本那麼火呢?

其實個人認為【阿松】火是當然的,諷刺又搞笑,而且還有點無釐頭,有時候還會有讓人感動悲傷的,比如戀愛中的十四松。

在這動畫中大家都是廢材尼特,沒工作沒夢想,只想整天遊手好閒的人渣。而這種人渣,就是大家喜歡的原因之一。

不少人能在阿松裏看到自己的身影,比如:

阿松害怕孤單,嘴上說兄弟什麼的不需要,但內心愛著他們。24話一直沉默大概是因為不想讓兄弟被自己阻止成長吧。我發現比起其他人,其實阿松一直忍著不哭,都是一種「我是哥哥所以要堅強」的態度。我其實能理解這種心情,我也一直忍著並承受一切,並保護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我也很少哭過,因為哭了就代表我不行了,除非是開心的哭什麼的。

空松想要兄弟們的愛,中二但溫柔,愛哭但堅強,噁心帥但會彈吉他,還是個肉盾而且有怪力這個設定。我就這麼愛上了他,這也是他人氣高的原因。空松是個溫柔體貼的傢伙,但因為「痛」這個屬性兄弟都總無視他或打他,使空松想要受兄弟歡迎。24話那集,空松打了阿松讓我覺得他很帥,空松丟掉自尊心跪下求工作,並去豆丁太家住也讓我很感動。但你們不要忘記,他也是人渣哦。我也是能理解空松的,因為我就是中二又溫柔的人,被朋友嘲笑或吐槽,或者被說不認真什麼的,我很生氣,但我不說。

輕鬆想要被認可,大家都知道,輕鬆是有打算但還是沒工作的人,想要被認可大概是因為被兄弟否認自己的能力和不被錄取吧。輕鬆其實很努力很認真,也很可愛。自我意識那集,輕鬆其實有時候會有很自我意識的時候,導致自己的自我意識球沒人能阻止,所以說明輕鬆一種積累壓力而變成自我意識過高的人。24話,作為第一個出去工作的人,輕鬆一直猶豫要不要把信寄出去,雖然信燃了(恭喜輕鬆獲得火屬性魔法)我理解輕鬆,但理解的是一小部分,那一小部分就是我和他相似的地方,但不知怎麼形容,我就不說了。

一鬆是想要被關愛的傢伙,這孩子讓我心痛啊……某種原因變成現在這樣,社會交通障礙和自卑,大概就是這樣才討厭空松的,因為空松和他相反。一鬆是好孩子,嘴上什麼朋友不需要啊,但是因為有兄弟纔不需要……超能貓那集能看到一鬆心裡,我就不劇透太多了,一鬆喜歡貓,和貓做朋友,並每天都餵貓喫東西,很善良。雖然表面很兇很S,但別忘了是個善良的小抖M哦。在一鬆身影看到自己嗎?不少吧?雖然我沒這麼嚴重但也有和一鬆一樣的想法。

十四松是個……人生贏家?第一個脫團,股票大亨,棒球狂魔,有超凡的力量,團寵……這……好吧,十四松是個喜歡讓人歡笑的傢伙,他天真無邪(大概)的性格就是大家喜歡的原因吧。戀愛中的十四松那集,能看得出十四松喜歡一個女孩會用盡全力讓那女孩笑並感到幸福……哎,我還是別劇透了。十四松是個比較神祕的角色,你不知他在想啥,不知他為什麼能做得出非法的事情,但你就是喜歡他。對不?總之我和他一樣……嗯……喜歡歐派?好像沒什麼共同點?除了愛張開嘴巴笑…最後講的是段松,一個心機腹黑Boy。在女生面前各種黑兄弟各種不承認是兄弟,但實際上還是很喜歡兄弟(′-ω-`)嗯,不是很懂你們這些嘴上說不喜歡心裡其實愛的要死的傢伙。段松想擺脫現在這種狀態,但又不想工作。他是唯一一個和現充有交集的人,他以自己的女子力和可愛的優勢有了異性朋友。對於段松我沒咋研究,但我知道他很厲害,很努力。我稍微處於這種狀態啊,我一個宅的有那麼多現充朋友也是有夠嗆的。

哎呀終於講完他們了,話說打字超累,雖然其實一大堆想說的,但還是算了,都挺劇透的。

最後,慶祝【阿松】第二期製作決定!10月番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