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諸葛亮三兄弟,誰混的最好?

  文|小毅說史

  三國時期,諸葛氏三兄弟,在史書裏是有一定的評價和記載的。通俗一點的意思大概是這個樣子的: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這三人,分別投靠蜀國、吳國、魏國。在史書裏的評價當屬以智囊團著稱的諸葛亮最高。諸葛亮被形容爲人中之龍,而諸葛瑾被稱爲人中之虎。相較於前兩者,這最後這個諸葛誕在我們現在看來可能就有點差了,人稱三兄弟之中的狗。

  影視形象

  讓我來先說說這個諸葛誕,說起這諸葛誕,你會發現他可真是個“奇才”啊!和他那倆兄弟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兒,他是投靠魏國的。首先,爲啥他投靠了魏國?那是因爲他覺得魏國是三個諸侯國中最爲強大的一個,非常有可能在以後一統天下,就果斷的選擇了魏國,並且,因爲其從兄諸葛瑾選擇了吳國,諸葛亮選擇了蜀國,爲了防止在一塊兒而遭人嫉妒就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他因爲比較膽小且情勢判斷不清就舉兵造反結果慘遭滅三門。從他和亮、瑾二人的親緣關係就可以看出他們的智商差距,他是從弟,也就是同一個祖父,但是父母親確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家教造就了不同的人才,他就是這麼一個人才。

  諸葛瑾影視形象

  諸葛瑾此人則爲人非常溫和。時不時會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感覺。並且胸襟寬廣,對待人非常的友好,對事如果做過承諾也非常的誠信,真可謂是一個好人好事的賢人君子,非常具有古代的君子之風。智慧也不輸他的哥哥,對兵法政治等等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建樹,最後在六十餘歲時病故。

  諸葛亮影視形象

  最後要說的是我們素來以智慧星著稱的諸葛亮了。在這三兄弟中他的名氣最顯,但卻落得與其兄長一個下場——病故。他是因爲過度勞累,積勞成疾而病倒,一倒不起就此撒手不管。首先因爲劉備的三顧茅廬而出場,因劉備禮賢下士,並且極度有誠意而出山輔佐。機智的與東吳聯手對抗曹操,就如那赤壁之戰。他不僅僅在軍事謀略上非常有建樹,並且還在天文地理等等方面有諸多見解。比如,草船借箭那一波。經過他仔細的探查,夜觀星象感知風向,結結實實的利用了一把東風,依靠幾個草船從曹操那邊借了十萬支箭。要知道,在當時,箭羽可是一種非常緊俏的戰爭物資,箭由羽毛、木頭和金屬三部分組成。金屬在當時,由於技術條件限制,可是非常緊缺的,更重要的是在劉備死後去輔佐其子劉禪,所有一切事務全權掌管卻完全沒有一點什麼其他的心思,最後因爲疲憊而病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