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时报【刁曼蓬东海大学东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一个多月前,过人行道号志变化时,被一辆摩托车抢快撞倒翻滚在地。虽无外伤,却因内出血引发蜂窝性组织炎、脊椎滑脱不良于行。回医院复诊时,一度被交通部认定违法、去年获准重返市场的Uber「优步」,不但解决我的交通难题,也让我身历其境体验高品质资讯与科技并流的「新经济」。

发现Uber的优点,是去年9月越南胡志明市。同行友人手机载有国际通用的Uber App,只见他把要去的地址输入,过没多久就有预定车号的私家车停到跟前。到达目的地时,不用付现,直接从信用卡支付。即使不会越南语,也如期到达目的地,不用担心计程车欺生-外国旅客人生地不熟绕路、或是安全等,极为方便。今年5月去旧金山搭机回台时,友人不方便送行,替我叫了Uber,来的竟然是一辆宾士私家车,车主平日工作为室内设计、公余赚外快。不论胡志明市或是旧金山,都有一个共同现象,价格都比当地计程车有竞争性。

6月要从松山机场去上海,家在巷弄内,拖著行李到街口招呼计程车不方便,向一位经常搭计程车的友人询问计程车叫车电话,她告知「别搭小黄、搭Uber」。并教导如何下载Uber App,而且是中文(优步),一目了然。

出国当天,就在家门口启用手机设定的Uber App;目的地输入松山机场,随即就出现费用(即时报价),按完成后、就出现车号、确定上车地点、及车到时间。大约5分钟就看到预定车牌号码(首位英文字母为R、代表租赁车牌)停到门口。司机很有礼貌、车辆状况都比一般小黄要好、而且干净。最棒的是我不用拖著行李到巷口招呼计程车。

这回车祸腿伤到医院回诊,得用拐杖助行,家人不开车,这下可好必须到巷口找小黄,但是寸步难行。正在琢磨交通工具时,念头闪出「何不试Uber?」主意一定,随即行动。很快的一辆私家车停在门口,客气的司机耐心的招呼我缓缓的坐定。

不晓得是否因家在市内,Uber来车通常都在3∼5分钟就会到达。因为家住四楼、没电梯,又行动不便,总会在订好车后在手机上输入「因行走不便、下楼费时、请稍等」等字样,旋即收到来车司机「好的」或「我到达了,慢慢来」的回应字眼。

Uber司机是台湾经济社会变迁的反映

最有趣的是车行过程中与司机对话。多位司机汇总,很快就可以编织出台北经济社会变迁地图。有一位在电子业采购职位工作30年退休的女性司机,退休前月薪6万5,因为公司更希望同样的职位雇请学历高、待遇低的年轻人,再加上父母年迈、虽然离强制退休还有几年,毅然决定提前退休、转战Uber。「开车收入加上劳保月退,时间自由可以照顾双亲,」她轻松的分享。

一位32岁年轻司机,原来在餐饮业服务,月薪水2∼3万元,结婚成家,有1岁、5岁两个小孩,得赚钱养家。驾驶Uber收入比在餐饮业工作好──每天开12个小时、扣除车子租金、油资,一个月收入可以超过5万元,离家近时还可以回家用餐。

一位年长司机开Uber 2个月,在这之前是游览车司机。请他评评那一个工作好?他毫不考虑的说,「这两年陆客骤减,大型游览车几乎没有工作,Uber好太多。」我说,「根据国际统计,中国已超越美国,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对全球国际旅游的贡献率超过10%,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国观光客,台湾因政治因素是唯一敢对陆客说不的国家。」这位司机一听大乐,即刻说,辛苦了一天载到我真开心,「这个政府只会选举、只会做官。年底大选,他们就知道了。」

还有一位年轻司机,原本为公车驾驶,转战Uber,是「因为开公车太危险,不知什么时候摩托车钻出来、紧急煞车、车上乘客一个受伤,就有客诉;麻烦太大了。」

还有经营厨具、餐饮服务生意的,都因为近年来经济下滑、业务萎缩,驾驶Uber作为增加收入的来源。

问如何加入Uber?只要有良民证、无酒驾肇事记录,车辆自备;通常第二天就可以拿到准证。目前台北、台中、高雄三地皆有Uber行车体系。

搭乘Uber CP值高

台北Uber司机专职居多、态度都很好、车况也都水准以上,门对门的服务、除了交通尖峰时段会出现1.4∼1.5倍以上的收费外,大多时间都是计程车资的8∼9成。整体服务与品质,加上收费与安全性(每个司机名字都会显示),因此将小黄市场侵蚀甚深,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喜于搭乘。

看Uber与小黄之间的消长,让人想到一、二十年前传统杂货店面对7∼11兴起。Uber善用资讯、科技,提升服务品质,创造市场与竞争优势,是典型的「新经济」态样。政府一方面虽然要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但传统计程车业若不开创竞争新猷,端靠市场保护,势将难以抵挡汹涌竞争的浪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