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2月1日,73歲的白崇禧在臺北去世。死時全身發綠,口吐白沫,牀單上有被撕破的痕跡。經法醫鑑定,白崇禧死於冠狀動脈梗塞。

  第二天,臺灣《中央日報》發表通訊,向全臺灣民衆告知了白崇禧的死訊,以及死亡原因。但此篇通訊,卻引發了民衆對白崇禧死因的質疑,各種猜測撲面而來。

  有人甚至提出,白崇禧是被蔣中正授意毒殺的。

  (白崇禧舊照)

  那麼,白崇禧真實的死因,究竟是怎樣的呢?

  1893年,白崇禧出生於廣西桂林的一個回族家庭。23歲時,白崇禧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從此開啓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白崇禧從一個小連長起步,通過和李宗仁合作,打敗了盤踞廣西的舊桂系軍閥,成爲了新桂系核心成員,和同學兼老鄉的李宗仁合稱“李白”。

  兩人惺惺相惜,合作無間。李宗仁以勇猛著稱,而白崇禧則以善謀聞名,被人冠以“小諸葛”的稱號。

  1926年,白崇禧被國民政府授予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在北伐戰爭中擊敗孫傳芳所部,立下大功。

  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桂系大敗。蔣中正把“李白”二人定爲“叛將”,白崇禧和李宗仁被迫出逃越南。幾個月後,白崇禧潛回廣西,召集舊部,繼續與蔣中正對峙。

  1930年,“中原大戰” 爆發,桂系再一次敗在蔣中正的手上,“李白”二人不得不退回廣西。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白”纔再度和蔣中正合作,共同擎起抗日大旗。在臺兒莊戰役中,兩人率領桂系軍隊,會同國民黨其他部隊血戰日軍,重創日軍的兩個精銳師團,取得了“臺兒莊大捷”。

  抗戰勝利後,白崇禧被蔣中正任命爲國民政府國防部長。淮海戰役之前,白崇禧被免去了國防部長一職,改任“剿總司令”。在淮海戰役打響後,白崇禧爲保存實力,不聽蔣中正調遣,拒絕出兵救援。造成蔣中正的嫡系部隊在此役中,幾乎被我軍全殲。

  (李宗仁舊照)

  白崇禧和李宗仁曾三次逼迫蔣中正“下野”。

  第一次發生在1927年,蔣中正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與武漢的汪兆銘分庭抗禮。蔣中正希望得到桂系的支持,不想“李白”兩人卻藉此逼宮,主張他“下野”。蔣中正在無奈之下,只好發表聲明,通電“下野”。

  第二次發生在中原大戰後,蔣中正準備召開“國民會議”,招致一片反對。李宗仁和白崇禧再次聯合孫科等人,要求蔣中正“下野”。蔣中正第二次被迫“下野”。

  第三次發生在1948年,國軍敗局已定,白崇禧連發“亥敬”“亥全”兩電,要求蔣中正停戰議和,通電“下野”。蔣中正不得不第三次“下野”。其後,李宗仁任代理“總統”。

  1949年12月,白崇禧的數十萬大軍被我軍擊潰,白崇禧登上了飛往臺灣的飛機。李宗仁則以就醫爲名,飛往美國。

  去臺灣後,白崇禧將要面對的,又是怎樣的一種處境呢?

  1952年10月,蔣中正委任白崇禧爲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和回教協會理事長等閒職,徹底地把他踢出了國民黨核心權力部門。同時,保密局在白崇禧的住所對面,設立了祕密監視站,監視白崇禧的一舉一動。而他在保密局的監視名單裏,則被叫做“老妹子”。

  從此,無論白崇禧是出門打獵訪友,還是旅行開會,抑或逛街喫飯,他的身後總是如影隨形地跟着保密局的人。

  有一回,白崇禧在飯館喫完飯結賬時,順便把另一桌人的飯錢給一併結了,還開玩笑地說:“兄弟們慢慢喫啊,跟蹤人是很辛苦的。”搞得保密局的特務無地自容。

  (白先勇舊照)

  還有一次,白崇禧一家去戲院看戲,保密局派出3人一路尾隨。但寒冷的天氣讓3人在車裏瑟瑟發抖,不停地抱怨。突然,白崇禧的兒子敲開了他們的車窗,送給了他們3張戲票。就這樣,3位特務和白崇禧一家竟然坐在了一起,看完了這出精彩的戲。

  之所以蔣中正沒有對白崇禧立即下手,是因爲想利用他來牽制李宗仁。但是,1965年,李宗仁從美國回到了大陸,白崇禧在蔣中正的眼裏,似乎就沒有什麼作用了。

  此後,白崇禧連續遭遇兩次意外。他乘坐軌道臺車時,車輛意外地脫軌了;他上山打獵時,乘坐的火車竟然碰車了。好在白崇禧的隨從捨命相救,他才大難不死。

  那麼,白崇禧最終蹊蹺的死亡,是否就是蔣中正所爲呢?

  應該說可能性很小。

  其一,縱使白崇禧有“小諸葛”的稱號,但他已經遠離國民黨政壇,且已是垂暮之人了,翻不起什麼大浪,對蔣中正也構不成威脅了。蔣中正犯不着爲了這個可有可無之人,妄開殺戒。

  其二,關於白崇禧遭遇的兩次驚險事故,後來經證實,確實屬於偶發的意外事故,只不過被民衆和媒體過度解讀了。

  其三,白崇禧去世後,蔣中正父子曾親臨現場弔唁,蔣中正還爲白崇禧頒發了“旌忠狀”。

  其四,白崇禧的兒子白先勇證實,白家有心臟病的家族遺傳病,白崇禧確實是死於冠狀動脈梗塞。

  總之,白崇禧晚年雖然一直受到監視,但應該還沒有生命危險。

  (參考資料:《“小諸葛”白崇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