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盛唐的邊塞唐詩,我們首先就會想到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其中的著名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讓我們印象深刻。那是描寫邊塞風光最壯美的詩篇,那是描繪北方秋冬景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那首唐詩在我們中學時代曾經學過,而且背誦也費了不少的力氣。前面的詩詞還很容易理解,但是到了文章的背後,卻總有拗口的字眼。比如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總覺得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翻譯。

  其實除了岑參的這首經典作品以外,很多邊塞詩歌中都描繪了獨有的邊塞風光,王昌齡,高適等人都有過經典的詩句。而在中唐時代,一位不怎麼知名的唐代詩人也寫了一首經典的邊塞古詩,其中也能夠讓我們看到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影子。

  海畔風吹凍泥裂,枯桐葉落枝梢折。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從軍行》,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陳羽。這首唐詩最吸引我們的詩句應該是最後14個字。“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笛聲悠揚,漫天大雪。這笛聲自然表達的是戍邊將士們對故鄉的思念,只聽到笛聲悠揚,但是這看不到人。顯然告訴我們,這是他們整體對故鄉的思念,絕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個體。

  但是這兩句古詩,其中有一個意象讓我們覺得眼熟,那就是紅旗。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當中。也有這樣一個紅旗的印象。“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漫天大雪當中,紅旗迎風招展。那是將士們不變的信念,那是將士們責任的擔當。

  和《從軍行》中的“紅旗”意象表達是同樣主題。

  “海畔風吹凍泥裂,枯桐葉落枝梢折”,這古詩的前兩句也是在盡力的描繪邊塞的天氣之寒冷。冷風吹過來,泥土都要凍裂。樹葉到處漂泊,而樹枝直接從天上折斷下來。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當中,岑參在一開始就寫出胡天八月即飛雪,可見當地環境的惡劣。但是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每個人內心都還有着鬥志昂揚的情緒。到了這首《從軍行》當中,雖然“橫笛聞聲不見人”,但是“紅旗直上天山雪”,每個人都明白內心的職責。

  盛唐的邊塞古詩在這一類詩詞當中,水平最高,影響最大。更難得的是其中洋溢的樂觀,高昂的士氣和以往無前的精神,這無論是在之前還是在之後,詩詞當中都不常見。由此我們也能夠看得出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風貌。

  盛唐,那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時代。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