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癌的成因預防症狀檢查診斷分期治療預後追蹤

腮腺癌的成因

腮腺是唾液腺體的一種,唾液腺是指在口腔、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內分泌唾液的腺體,大致尚可分成三對大型腺體及許多小腺體,大腺體分別是腮腺、下頜腺及舌下腺各一對。腮線位於耳朵的前下方,下頜腺位於下頜骨角前下緣,舌下腺則位於舌頭下的口腔底部,而小唾液腺是主要分佈在口腔、鼻、及咽喉內約600-1000個腺體。腮腺同樣也會長腫瘤,臨牀上常以無痛性的腫塊表現,而且大多為無意間發現。唾液腺腫瘤約佔頭頸部腫瘤的3%10%,它最常出現在腮腺(約佔75%以上)。腮腺發生惡性的機會大約20%,下頜腺發生惡性的機會大約40-50%,其它較小的唾液腺發生惡性的機會大約50-60%。目前發並原因仍不明確,但與基因及放射物質的影響有關。

 

腮腺癌的症狀

唾液腺腫瘤最常見的症狀是頸部無痛性腫塊,若是小唾液腺或舌下腺腫瘤,會以口腔腫塊來表現。如果為惡性腫瘤,可能出現以下徵兆:

a.部分的或完全的顏面神經麻痺:幾乎可以確定是惡性。

b.腫瘤堅硬而且固定在骨頭或皮膚。

c.疼痛。

d.頸部淋巴結病變:表示轉移。

e.顏面神經麻痺。

 

腮腺癌的檢查

腮腺腫瘤術前的檢查很多,其中以斷層掃描較有價值,它可以看出腫瘤的大小、位置及包膜是否完整等來初步臆測腫瘤的良惡性。影像學檢查上,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攝影可判定原發腫瘤的位置及侵犯範圍,唾液腺攝影也有幫助。而手術前的細針抽取細胞學檢查,則有助於鑑別診斷。針吸細胞抹片檢查可區分良性或惡性腫瘤,因此,唾液腺腫瘤若有惡性的特徵,則除了影像學檢查,也應該做細針抽取細胞學檢查,或是直接接受手術切除治療。

 

腮腺癌的診斷

成人的腮腺腫瘤約有80%的比率為良性,20%是惡性。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是混合性瘤,又稱為多型性腺瘤,其次為Wharthin氏瘤。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則是黏液上皮細胞癌。幾種分類介紹如下:

1.黏液表皮樣癌:

絕大多數黏液表皮樣癌為低度惡性,生長緩慢,質硬,表面光滑或結節狀,活動,若腫瘤累及腺體以外組織則固定,並有疼痛,面癱,2/3患者有區域性淋巴結轉移。

2.腺樣囊性癌:

癌腫呈圓形或卵圓形,大小24cm,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其生長緩慢,病程較長,但局部破壞性較強,常沿神經擴展是其特點,故早期即有疼痛和麪癱,甚至疼痛很長時間後方查到腫塊,40%有血行轉移,晚期常有肺,肝,骨及區域淋巴結轉移,因其邊界難以確定,致手術徹底切除困難,故術後甚易復發。

3.惡性混合瘤和混合瘤惡變:

多由良性混合瘤惡變而來,其生長緩慢,可長達數年甚至10餘年,若在數月內腫物突然顯著增大,質地變硬,並局部出現疼痛,麻木或面癱時,應疑為惡變的可能,惡性混合瘤預後甚差,易向肺,骨,腦轉移。

4.腺癌:

常發生於腮腺,為不規則硬性腫塊,與周圍組織無明顯分界,易侵犯神經組織和血行轉移到肺及骨質,本病預後較差,術後復發率高達67.2%,故術後應給予放射治療,以減少復發,常見頸淋巴結轉移(46.6%),故術中應同時作選擇性頸淋巴廓清術。

5.腺泡細胞癌:

臨牀表現與混合瘤相似,生長緩慢,病程長,且無症狀,約有1/3同時或先後發生於兩側腮腺,腫瘤質地較硬,表面不光滑,手術切除不徹底,常導致復發,一旦復發,再根治甚困難,患者多死於腫瘤局部蔓延或遠處轉移。

6.鱗狀細胞癌:

呈浸潤性生長,晚期表面皮膚可發生潰爛,繼發感染和出血,並累及面神經而面癱,此類腫瘤約15%患者有區域性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

 

腮腺癌的分期治療

1.手術治療:

雖然大多數的腮腺腫瘤是良性的,但此腫瘤通常會逐漸長大,進而增加手術的困難度及顏面神經受傷之風險,同時也考量無法完全排除有惡性腫瘤的可能,醫師通常都會建議進行手術切除。手術治療是最初的選擇,惡性腫瘤,則必須廣泛切除病竈,並考慮其後之放射治療,若復發或轉移,則也可考慮化學治療。應根據病變大小、病理類型、惡性程度來決定手術切除範圍。低度惡性(高分化型)僅需行局部擴大切除手術,而對高度惡性(低分化型)在局部擴大切除後尚應給予輔助放療、全身預防性化療以及免疫治療。腮腺腫瘤手術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包括顏面神經麻痺、味覺性出汗、血腫、涎囊腫、瘺管、感染以及疤痕的形成、腫瘤的再發等。

 

2.放射治療:

放療只作為綜合治療內容之一,為減少術後復發、對病理類型高度惡性者或手術不夠徹底、疑有腫瘤組織殘留者、面神經與腫瘤緊粘連而保留者、病期較晚者均可輔以放療,可明顯提高術後的生存率,減少復發率。手術後放射治療宜早開始,最遲不得超過術後6周。

 

3.化療:

腮腺惡性腫瘤的化學藥物治療不像惡性淋巴瘤和鱗狀細胞癌,有系統、規範化的治療方案。化療對腮腺腫瘤的有效率不高,僅作為綜合輔助治療的手段之一。

 

腮腺癌的預後

腮腺上皮性惡性腫瘤,除未分化癌、鱗癌、腺癌外,其他惡性程度較低的癌瘤,經過適當的治療,常可獲得一定的效果。採用手術後加放療,治療後5年治癒率為62%10年治癒率為54%15年的治癒率為47%。腮腺轉移癌的預後不良,一般5年治癒率為10%15%

※ 關於癌症檢測,請上一昇基因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瞭解更多。

癌症現狀基因檢測 完整介紹 http://www.makegene.com/product_618020.html

重症預防基因檢測 完整介紹 http://www.makegene.com/product_618022.html

先天潛能基因檢測 完整介紹 http://www.makegene.com/product_618023.html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