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的成因症狀與診斷治療

 

多發性骨髓瘤的成因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癌症,是B-淋巴細胞分化最終之漿細胞增生,所形成的的腫瘤,致使侵犯骨髓的一種惡性腫瘤。B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在骨髓中成熟為漿細胞,具有分泌抗體,對抗外來的病毒和細菌的能力。當漿細胞發生癌病變,其會複製產生許多惡性的漿細胞,被稱為骨髓癌細胞,骨髓癌細胞傾向聚集在骨髓內或在骨頭外側兩端的堅硬部份,會侵犯多處骨頭,形成多個癌塊,造成多發性腫瘤的問題,即稱為「多發性骨髓瘤」。有時候只聚集在一根骨頭上,形成單一腫塊或腫瘤,會被稱為單一漿細胞瘤。惡性骨髓瘤產生時,會引發蝕骨細胞活化,伴隨著骨骼外部的硬骨被破壞,引發骨骼疼痛的症狀。此病好發在老年人,約60-70歲左右,且男多於女,目前可以改善其症狀但是大部分無法完全治癒。由於全球人口老化,骨髓瘤的發生率似乎逐漸上升。雖然骨髓瘤發現至今已逾百年,卻仍無有效的治癒方法,平均存活時間大約三到四年。

 

多發性骨髓瘤的預防

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生原因不明,推測和環境的化學物質、家族基因遺傳和肥胖有關。

 

多發性骨髓瘤的症狀

臨牀上的特徵包括惡性漿細胞在骨髓內堆積,貧血,病變造成病理性骨折,高血鈣,血液及尿液中出現單株免疫球蛋白,以及慢性腎衰竭..等。早期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可能沒有任何特異症狀,通常症狀的出現是因為骨髓癌細胞在骨髓內大量堆積,骨頭侵蝕和產生過量的異常抗體蛋白質,而造成一連串的病徵,例如骨頭痠痛或有病理性骨折、脊椎壓迫症狀、貧血導致的頭昏疲倦或全身無力、尿毒症症狀、高血鈣症狀(如噁心、嘔吐、便祕或神智遲鈍)或視力模糊、頭痛、失明、嗜睡。

 

1.高血鈣症

多發性骨髓瘤引發的骨病變,引發骨中的鈣質釋放到血液中,形成高血鈣的症狀。高血鈣會引起腸胃道、神經系統、肌肉、腎臟、心血管等不同系統的不適,依血鈣濃度又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種等級。血鈣濃度達重度時,將可能會發生肌肉無力、運動失調、少連性腎衰竭、腎功能不足、心跳停止等症狀而導致死亡。

 

2.腎功能減退

由於患者體內有過多的副蛋白和鈣,容易使腎臟中堆積的副蛋白,降低腎臟處置過多鹽類、液體與體內廢物的能力,而導致腎功能不足與腎衰竭。

 

3.貧血的症狀

包括疲勞、虛弱、運動能力降低、呼吸困難與頭昏。骨骼疼痛與骨骼功能障礙,當聚集在骨骼上的骨髓癌細胞和蝕骨細胞越來越多時,骨骼會慢慢的被侵蝕破壞,支撐強度不夠。再嚴重時,會引起疼痛、瀰漫性骨質疏鬆症、點狀溶解性骨病竈、病理性骨折、高血鈣症等。骨骼的疼痛有時甚至會造成病人寸步難行。

 

4.神經性症狀

約有15%的多發性骨髓瘤病人有脊椎神經受壓迫的情形,多源於腫瘤或脊椎骨骨折而壓迫脊椎神經所致,症狀包括漸進性疼痛、感覺異常或小腿軟弱、半身麻痺或無法控制尿液、大便之排泄等問題。

 

5.感染

由於漿細胞異常,和治療過程中同時破壞了正常的漿細胞,導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細胞和病毒感染。最常見的感染是肺炎,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原因是因為無法產生足量且有效的抗體,因此對感染的免疫反應較差。

 

6.出血問題:

15~30%的多發性骨髓瘤病人會有過度出血或淤青的問題。出血問題可能由血小板功能障礙或後天性凝血病變引發。

 

7.類澱粉蛋白沉積症

多發性骨髓瘤所引發的類澱粉蛋白沉積症主要會侵犯心臟,造成低血壓、心臟衰竭。

 

8.高尿酸血癥

治療過程中因為骨髓瘤細胞被破壞,釋出尿酸,亦會將細胞核中大量的核酸釋入血液中,產生痛風等症狀。

 

多發性骨髓瘤的檢查

檢查項目包括血球檢查、生化檢查、血清蛋白電泳測定、尿液檢查,骨髓抽取、骨骼X光攝影、切片檢查、免疫分析和染色體檢查。骨髓抽取化驗是最重要的判斷。

 

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

有症狀的骨髓瘤

1.在骨髓或漿細胞瘤的切片,含同源漿細胞>10%

2.在尿液或血中有副蛋白。

3.和骨髓瘤相關的器官或組織受損產生的症狀:

a.高血鈣

b.腎功能不足

c.貧血d.骨骼的損害

e.頻繁的嚴重感染

f.類澱粉蛋白沉積症

g.血液高度黏稠症候羣

 

無症狀的骨髓瘤

1.血中副蛋白>30g/L

2.骨髓切片含同源漿細胞>10%

3.沒有和骨髓瘤相關的器官或組織受損

 

未定性單株免疫球蛋白血癥

1.血中副蛋白<30g/L

2.骨髓切片含同源漿細胞<10%

3.沒有和骨髓瘤相關的器官或組織受損

 

多發性骨髓瘤的分期

第一期

Hb10g/dl

血清鈣:正常(≦12mg/dl

骨骼X光片:正常(第零度變化)*或只有單一漿細胞瘤病竈

Mcomponent

IgG5g/dl

IgA3g/dl

24小時尿中BenceJones蛋白<4g

體內癌細胞數(×1012/m2)<0.6(低)

 

第二期

不屬於第一期且不屬於第三期

體內癌細胞數:0.6~1.2(中)

 

第三期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或以上者)Hb8.5g/dl

血清鈣>12mg/dl

嚴重的骨頭病變(第三度變化)*

Mcomponent

IgG7g/dl

IgA5g/dl

24小時尿中BenceJones蛋白>12g

體內癌細胞數:>1.2(高)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

雖然多發性骨髓瘤沒有治癒方法,但有治療策略可以幫助減輕症狀及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一般而言,過去30年來的治療結果雖不斷進步,但是並不令人滿意。

1.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是目前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主要方式,醫師會開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學治療藥物,來對抗癌細胞。這些抗癌藥物可以口服或是以注射至血管的方式來進入血液循環中,化學治療為系統性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是以週期性的方式來給予,病患在每一次的化學治療完畢後,會有一段時間停用藥物,然後再繼續治療。

2.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是使用高能量的放射線來殺死癌細胞,並阻止它們生長。由於放射線治療只會對被照射到的部位有治療效果,所以可稱它為局部性治療。對於漿細胞瘤的病患,放射線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之一,病患通常會在門診接受治療,每天一次,持續4-5個星期。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除了化學治療外,也會接受射線治療,以控制癌細胞的擴散和減少病患因癌症引發的疼痛。

3.支持性療法

多發性骨髓瘤的併發症會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發生,雖然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會對一些併發症的控制有所幫助,如疼痛、骨頭方面的疾病及腎臟方面的疾病。然而,大部分的病人還需要其它的方式來處理這些併發症,我們稱這些處置為支持性療法,其最主要就是減少病患的痛楚及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多發性骨髓瘤的病患常常會引起疼痛,醫師會建議病患服用止痛劑,或是戴上支架來支撐背部或頸部以減輕痛苦。有一些其它活動如自我放鬆或自由冥想,也可以減輕病患的病痛。運動可以減少骨頭鈣質的流失可以預防骨折,所以我們會建議病患不要整天躺在牀上,可以做一些輕鬆的運動。假如病患已出現骨折情形,特別是發生在脊椎骨時,可能就需要用外科手術盡量摘除腫瘤,且強化受損骨頭的支持能力,避免進一步的傷害。

 

對於高血鈣的病患,除了用藥物控制血鈣的濃度外,還要每天補充大量的水份,必要時,甚至要用靜脈注射的方式來達到補充水分的目的。這些大量的液體有助於降低血鈣的濃度,讓腎臟能夠順利的排除體內的鈣質;並且可以避免這些鈣堆積在腎臟而引起病變。假如病患的腎臟已經出現問題,那就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或血漿分離術的治療。血液透析是指將病患的血液引到體外的機器,由機器代替腎臟的功能來移除血液中的廢物,再將乾淨的血液送回體內。而血漿分離術則是除去血液中過多的抗體,使血液的黏滯性降低,減少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阻力,幫助病患的心臟和腎臟減輕負擔。

 

多發性骨髓瘤也會使免疫功能減弱,所以病患要小心注意身體,不要受到細菌的感染;平常避免進出公共場所,至於那些患有感冒或其它傳染疾病的人,更應採取隔離的態度。如果日旦有任何症狀,如發燒、喉嚨痛、咳嗽等,要立即告訴醫師,一般會用抗生素或其它藥物來控制感染的情形。如果發生嚴重貧血,就要考慮輸血,輸血可以減輕貧血所引起的症狀,像是呼吸急促或容易疲倦等。

 

多發性骨髓瘤的預後

在預後方面,多發性骨髓瘤的病患五年存活率約佔25%10年存活率約佔5%,一般50%的病患可以長達三年。無論如何,發現問題及早診斷,正確選擇癌症治療的醫師,把握時機儘早接受治療,纔是成功面對癌症的不二法門。病患若接受化療,有效者平均存活期約為24-30個月,只有30%存活超過5年,若是年輕的患者有機會接受高劑量化療併幹細胞移植,平均存活期有機會延長至4-5年。

※ 關於癌症檢測,請上一昇基因官網《www.makegene.com》幫助您瞭解更多。

癌症現狀基因檢測 完整介紹 http://www.makegene.com/product_618020.html

重症預防基因檢測 完整介紹 http://www.makegene.com/product_618022.html

先天潛能基因檢測 完整介紹 http://www.makegene.com/product_618023.html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