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家電巨頭",戴森肯定當仁不讓,畢竟戴森吹風機可是一代"網紅"。一般吹風機的價格是幾十到幾百不等,但戴森巴掌大的吹風機賣到兩三千還是常有之事,偏偏人們還是趨之若鶩。就是這樣一個家電巨頭,卻宣佈要進入"造車"的大軍。

據外媒報道,18個月前,戴森公司(Dyson Ltd.)申請了一項有關電動汽車的專利。當地時間5月8日,戴森公司宣佈獲得了該項專利。據專利圖顯示,從外觀看該車型相信屬於是MPV車型或SUV的跨界型車型擁有長軸距車身以及可調節平躺的座椅。

MPV跨界電動車長啥樣?戴森200億砸出「眼前一亮」! 新聞 第1張

超長軸距5米車身

從外媒曝光的這組戴森電動車的專利圖來看,該車採用了跨界設計風格,車身長度或將達到5米,採用三排座椅佈局,軸距長達3.3米。為了保證更低的風阻,該車設計了傾斜度較大的前風擋,整車高度僅有1.65米。

MPV跨界電動車長啥樣?戴森200億砸出「眼前一亮」! 新聞 第2張

MPV跨界電動車長啥樣?戴森200億砸出「眼前一亮」! 新聞 第3張

而戴森的首款電動車將採用鋁制車身,他們的工程師認為目前的碳纖維材料製造技術尚未成熟,鋼材又太過沉重。新車將採用規格不尋常的輪胎,其直徑或將達到23-24英寸。在內部空間方面,得益於採用緊湊的電機以及高集成度底盤,從而為該車內部留出更大的乘坐空間,並擁有三排座椅。詹姆斯戴森明確指出這臺車型要擁有優良的空氣動力係數和重量。希望在車輛有着良好舒適性和優秀的續航距離。

MPV跨界電動車長啥樣?戴森200億砸出「眼前一亮」! 新聞 第4張

據外媒向知情人士確認,以上這些設計圖並不一定是戴森電動車的真實外觀,只是其中的一些設計可能會被用在將來的車型上。

各行業巨頭紛紛入局

事實上,像戴森這樣"跨行造車"的不在少數。

在國外,就有手機的代表者——蘋果,其要造車的消息是人盡皆知,但它要造的車到底長什麼樣呢?目前似乎一概不知。但從蘋果挖走了特斯拉的許多高層員工,以及它的"泰坦"項目可知,蘋果對於造車還是很上心的。

MPV跨界電動車長啥樣?戴森200億砸出「眼前一亮」! 新聞 第5張

而回歸到國內,也有不少"跨行造車"的例子。最出名的大概就是時常站在輿論風口浪尖的賈躍亭了。從樂視視頻跨行做起了電動車,而旗下的FF91也一直是"火"到不行。但賈躍亭在造車路上卻頻遭危機,盡管現在已經與恆大"分手"投入了"九城"的懷抱,但又或巨資的賈躍亭何時能夠將FF91量產,還是個未知數。

MPV跨界電動車長啥樣?戴森200億砸出「眼前一亮」! 新聞 第6張

當然,像戴森這樣的"家電公司"跨行造車的,在國內也有一起,那就是格力。2016年年底,董明珠突然宣佈以個人身份,攜大連萬達集團等多家投資公司,共同增資30億元,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其中,董明珠個人投資約10億元,獲珠海銀隆約7.46%的股權。但巧的也是,和賈躍亭一樣,董明珠的"造車"也不順利。而如今,銀隆新能源正捲入一場"內戰風暴"之中。

狂砸200億的豪賭

從大多數的"跨行造車"來看,其實大家的經歷都算不上順利,甚至是坎坷重重。而"家電巨頭"戴森,真的能生產出靠譜的電動車嗎?

從戴森的動作來看,其進軍電動車市場也不是一時興起。據瞭解,戴森造車的消息是2017年末公佈的,當時創始人透露將投入25億英鎊(約221億人民幣)資金用於電動車的研發與製造,並聘任了前阿斯頓·馬丁總工程師Ian Minards來領導該車型的研發工作。最終,該電動車將於英國威爾特郡的戴森工廠內製造原型車,量產或將在位於新加坡的新建工廠進行,問世時間或將定為2021年。

MPV跨界電動車長啥樣?戴森200億砸出「眼前一亮」! 新聞 第7張

(戴森新加坡電動車工廠效果圖)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5年,戴森就向固態電池創業公司Sakti3投資了1500萬美元,後來又耗資9000萬美元收購。隨後,戴森宣佈投資14億美元建造電池廠,發展固態鋰電池技術。作為固態電池研發的三巨頭之一,Sakti3號稱開發出了能量密度達到1000Wh/L的固態電池,並稱未來實現商業化量產之後,成本只有當前鋰電池的20%,可以把搭載其電池的電動汽車成本控制在2.5萬美元。眾所周知,能量密度一直是各大車企研究的瓶頸,如果Sakti3真的做到了密度高而成本低,可想而知,這或許又將是行業的一次革命。

MPV跨界電動車長啥樣?戴森200億砸出「眼前一亮」! 新聞 第8張

小編語

戴森或許不同於其他跨行的造車公司,畢竟他在馬達技術和電池技術上有積累,這成為了一大優勢。不過,"造車"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你看賈躍亭造車就引起了多少風波。但戴森畢竟和賈老闆不一樣,而執着的他能否在兩年後圓一個"造車夢"呢?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