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1919年2月19日,“與兩人小酌,飲勃蘭地數杯,未半,黎九、曹四歸,雲席間酗酒,逃而出,遂同坐。吃雜醬麪,有黑醋,長沙帶來者,面爲之香,盡三盌。”

  ——《譚延闓日記》

  翻開這本《譚延闓日記》,讀者會饒有興致地發現,穿越歷史的煙塵,100年前的長沙已經有了雜醬麪,且可以佐酒,調料有黑醋。而譚延闓能吃三碗,也可見食量不秀氣。這樣關於吃的描寫,在他的日記裏隨處可見。

  譚延闓是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他曾經任兩廣督軍,三次出任湖南督軍、省長兼湘軍總司令,授上將軍銜,陸軍大元帥。曾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有許多資料書寫過他,然而相當多是關於他的書法和他的政治生涯,其實他還有另一個非常有趣的身份,就是組庵湘菜創始人。譚延闓自號組庵,被稱作“民國第一吃家”,他的父親就是一個吃家,這種機緣造就了譚延闓在美食上的造詣,而他獨特的飲食習慣以及對美食不懈的追求,使得他對湘菜發展產生巨大的創新和推動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譚延闓,就不會有現在湘菜的面貌。直到今日,“組庵湘菜”還是湘菜中的著名系列和重要組成部分。本場講座作爲“湖湘味道”湘菜文化系列講座第二講,特別邀請了著名美食寫作者、長沙民俗研究者任大猛老師從《譚延闓日記》中記載的食事出發,暢談中國轉型期的湖南人物與美食,如果你也關注民國往事,關注湘菜文化,請來參加講座吧!

  嘉賓簡介

  任大猛

  不會寫簡歷,曾被北京一媒體界朋友代寫三句話“長沙美食寫作者,長沙歷史寫作者,長沙民俗研究者”於新浪微博。長期生活在長沙,寫作上也以長沙美食、長沙歷史與長沙民俗三者爲主。曾在湖南人民出版社等處出版有《湘楚風俗》、《巫楚夢憶》等幾本書,在澳洲LONELY PLANET公司與三聯書店出版的《湖南》等小冊子上約寫有湖南美食。

  講座訊息

  講座主題:《譚延闓日記》食事一一中國轉型期的湖南人物與美食

  主講嘉賓:任大猛

  講座時間:2019年4月13日(週六)14:30

  講座地址:湖南圖書館一樓多媒體演示廳

  聯合舉辦:湖南圖書館品讀會第50期

  現場會有《譚延闓日記》一書出售

  參與方式

  公益講座,無須報名

  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