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近日公布了第八批受理的科创板申请企业名单,包括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6家企业上榜,这也意味着,威胜信息成为湖南首家获得科创板“准考证”的“考生”。

  记者 潘显璇

  拟募资6亿加码物联网

  威胜信息于2004年成立,主营产品包括电监测终端、水气热传感终端、通信网关、通信模块以及电、水、气、热等智慧能源管理、智慧消防、智慧路灯等应用管理系统,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智慧公用事业的厂商之一。

  威胜信息选择的科创板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从财报来看,威胜信息的盈利能力不俗。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8亿元、9.95亿元、1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050万元、1.49亿元、1.77亿元。

  招股说明书显示,威胜信息拟发行不超过1.5亿股股份,募资6.05亿元,主要用于物联网感知层监测设备、流体传感设备扩产和技改等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作为冲刺科创板的“考生”,威胜信息的研发实力自是备受关注。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8 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6%,硕士及以上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5%。

  同时,公司还设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为产品研发提供支撑。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215万元、8174万元和740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7%、8.21%和7.13%。

  此外,威胜信息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的荣誉和奖项,也做过粤港澳大桥和上海世博会这样的明星项目。

  港股拆分回A股难度不小

  招股说明书显示,威胜信息共有9大股东,其中前5大股东为威胜集团、威佳创建、长沙朗佳、吉为、吉喆,分别持股40.74%、24.26%、17%、6%、3%。除了长沙朗佳由第三方个人所有外,威胜集团、威佳创建、吉为、吉喆皆为一致行动人。威胜集团、威佳创建由2005年在港上市的威胜控股100%控制。

  威胜信息法定代表人为吉喆。本次发行前,吉为、吉喆父子合计控制74%的股份,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完成后,威胜集团仍为威胜信息控股股东,吉为和吉喆仍为实际控制人。

  而另外4大股东,分别是安化瑞通、安化耀成、安化明启及安化卓和,均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威胜信息和威胜控股的业务协同,2016年至2018年,威胜信息的前5大客户中均有威胜控股的身影,公司向关联方销售金额分别达到1.7亿元、1.28亿元、8758万元。

  威胜控股公告称,公司建议分拆其附属公司威胜信息于上交所科创板独立上市,分拆完成后,威胜信息将继续为威胜控股附属公司,其业绩仍将于集团财务报表内综合入账。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历史上港股拆分资产回归A股并不容易,成功者不多。从严监管的原因之一,是防止相关方通过不同市场之间的估值落差进行制度套利。

  连线

  50家企业获科创板“准考证”

  自3月22日上交所公布首批科创板受理名单,截至4月4日,两周时间上交所已受理了共50家拟科创板企业的申报材料,并已对首批9家申报企业进行问询。

  记者梳理发现,这50家企业,上海企业数量最多,达到10家,北京、江苏、广东企业占比也很高,各有8家,湖南则只有威胜信息一根独苗。不过,从湖南证监局披露的信息来看,另有一家湖南企业远大住工已于3月底完成上市辅导工作,也将冲刺科创板,目前处于待申报状态。

  不过,即便是申报获受理,也只意味着企业拿到了科创板上市的“准考证”,仅仅是上市的第一步,企业后续还需闯过审核问询、上市审议、证监会注册、发行上市4道关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