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


如今做一件事,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它有没有用,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回报。就是在这样的功利主义氛围里,王村村式的「无聊」就好比一瓶清洁剂,叫人们重新看清了无用之用。


别小看无聊,别鄙视无用——就像我们曾在《那些没用但美好的事情》文章里说过,你需要花大把的时间,你得闲下来,得留时间散散步,得愿意坐在窗子底下发发呆,你还需要努力开发想象力,需要有足够的幽默感,你更需要克服物欲的障碍。


越是钻研「无聊」或是「无用」的人,某种程度上就越是在做无用功。而往往正是因为无用,才有机会跳出「有用」的禁锢,发挥出最意想不到的用处。这是无用的悖论,也是无用学的奥妙所在。


卡尔维诺说:人类所从事的一些活动,表面上完全无利可图,除了娱乐和解决一道难题的满足感之外不为其他,这些活动经常会出人意料的在某个领域显得至关重要,并产生影响深远的结果。对于诗和艺术是如此,对于科学和技术亦然。


今天想介绍几位人物,他们某种程度上都算是「无用学」领域的「权威人士」,其中不乏最平常的普通人,他们在无用的坚持里得到了别人无法给予的快乐,甚至得到了比追求有用的人们更实际的回报。


其中也有不那么平凡的人,他们在声望背后,做出了一些在外人眼里莫名其妙,在自己看来却煞有介事的研究,他们并不在乎物质上的回报,却往往因此有了一些非金钱能取代的最奇妙的发现。


希望他们的事迹,能够让你高速运转的身体放松下来,在疲于追求「有用」的生活之外收获到一点乐趣或者宽慰。


01.

无用发明少女:

因为自卑而发明,因为发明而感恩


日本有一位单身少女致力于无用发明,也许你已有所耳闻:藤原麻里菜。在她20岁时,她开始搞发明,25岁时,她已经积累了200多件发明,而她的灵感来源,就是曾经内心的自卑,以及因自卑而产生的她称之为“阴暗面”的想法。


比如她渴望拥有一个福士苍汰一样的男友时,她从十元店里给自己买了一个塑料头型模具,按照福士苍汰的模样上色(尽管一点都不像),装上马达,就可以按照她的愿望完成许多男友力十足的动作,亲吻、摸头、壁咚、拥抱。

概念效果↑


当她为自己平胸而不自信时,她发明了“越走胸越大的鞋子”,但因为是充气原理,左右常常不太一致。随后她把丰胸鞋升级为鼓风机配置版,但因为用力过猛,气球一不小心就炸了。


初版与升级版


当她也想被宠物治愈时,她发明了舔脸器,但是那种粗糙的舔脸更像是在脸上冷冷的拍打。


概念效果↑


她还发明过加班鼓励器,用钱不停地甩脸;



发明过优雅喝红酒的装置,在你每喝一口红酒后,都会自动向你喷洒一脸的玫瑰花;



发明过一个人的家用夜店,你需要自己端着一杯酒,挤进一个仅容一人的纸箱拼装“亭”,在廉价霓虹灯下随歌起舞……



说白了,这其实是一个不太讲话、没有多少朋友的女孩,用最简陋的方式,满足自己对生活的愿望。


当她把这些无用发明上传到Youtube上时,没想到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丰胸装置甚至收获了100多万的点击量。2016年,她获得了“YouTubeNextUp”大奖。大概是在2017年的时候,她辞去工作,一边打工一边专心在家搞研究。她甚至还成功地举办了一次个人作品体验展。


藤原麻里菜回忆说:“一天我一边吃着牛肉饭一边想,买饭的钱,竟然是做无用发明赚来的,然后我就觉得很感动。你不觉得是奇迹吗?”


02.

上世纪的发明家:

绝不让创意沦为“邪恶的资本帮凶”


川上贤司,这个日本人留在百度百科上的词条是,发明家、日本珍道具协会创始人。喜欢稀奇古怪玩意儿的人,一定知道「珍道具」。


珍道具协会的官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行星形成。地球冷却。生物出现了,其中一个开始玩岩石和棍棒。


那个生物制作了长矛、铲子,把毛皮变成布。然后,他开始幻想。他制造了太阳能手电筒和带餐巾的领带。不完全有用,但不知何故并非完全没用。他创造了效果并不明显的发明......但仍然很有趣。


珍道具就这样诞生了。


当你细想「太阳能手电筒」和「带餐巾的领带」时,你应该已经体会出了那种微妙的用意。


珍道具讲究十大原则,其第一条原则也是珍道具的真髓所在,叫做「Not Really」,意即,从实际角度看,一个发明必须要无用,倘若这个发明非常好用,那么,这就不是一个珍道具,而是一个应该投去专利局的发明。


生于1946年的川上贤司本人,上世纪就开始致力于这样的无用发明,人们甚至从他的发明里看出了一些人文关怀。


我们都知道日本职场压力大,于是,观察入微的川上贤司就为通勤人士研究了多款无用发明——


“到站喊我”通勤帽


头戴式卷纸(鼻炎患者福音)


地铁自助秋千座


日本人在生活方式上的讲究也常常先人一步,川上贤司在这一点上同样有别致的用心——


防掉发饮食面罩


随时随地扫把组合


准确挠痒痒T恤


泡面快速冷却装置


90年代初,他把这些发明总结成一本书:《101项并非无用的日本发明》(101 Unuseless Japanese Inventions)。后来甚至还受邀在BBC英国广播公司做系列节目。


可是论初衷,他和这一代的无用发明少女很不一样。他在大学时就热衷于马克思和无政府主义,在经济繁荣时代的日本,川上贤司看不惯人们把钱耗在不必要的商品上,正是因此,他想到了以并非无用、也并非有用的珍道具来对抗消费主义。


如今已年至七旬的他,攒下了700多件发明,他至今没有申请过一个专利,没有用于任何商业开发,他说:我鄙视物质主义,鄙视一切都变成了商品。自由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但他个人的对抗挡不住消费主义的主动入侵,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众多无用发明中,自拍杆已经成了商家的战利品。



03.

人工智能之父的人工智障设计


在川上贤司提出珍道具的理念之前,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先驱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就发明了一个「无用机器」,他称之为「最愚蠢机器」(most stupid machine of all)


无用机器基础版与对战版


机器的装置很简单,只设有一个开关,当你打开这个开关时,它就执行唯一的功能,就是盒子开启,伸出触手关掉开关。知乎「有哪些人工智障发明」的问题下,这个最愚蠢机器名列其中。


但这个机器的出身十分高贵。早年明斯基在贝尔实验室的时候,他曾与他的导师、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一起,在三四周时间里做了十几、二十来件没用的发明,其中就包括一个「重力机器」,一旦遇到重力改变就会响起铃声,但是地球的重力没有改过,这个铃也就从来没有响过。


最愚蠢机器也就是那一碓无用发明的其中一个,最初是明斯基提出的设想,香农很喜欢,果真给做出了一个实体,之后又多做了几个送给实验室的同事。但是过了些时间,这些小发明就被遗忘了。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个无用机器却意外地迎合了当代人的无聊趣味,人们纷纷模仿自制并延伸出了五花八门的版本。


无用机器八个开关升级版


马文·明斯基是虚拟现实最早的倡导者,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但他有一个很耸人听闻的观点,他认为机器迟早会达到人类的水平,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做事,那时,机器就会鄙视人类为:「肉做的机器」。


而他早年做的这个最愚蠢机器,也许有意也许无意,都已经传达出了人类与机器的某种长久纠缠、耐人寻味的关系。


据说那台最愚蠢机器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做:「别烦我盒子」(Leave-me-alone Box)。


到这里,关于无用发明,从帮助自卑少女建立新生活,到抵抗消费主义,再到折射出的人与机器的哲学关系,似乎再也讨论不出新的高度了。如果你真的这样认为,那就太小看「无用之用」了。


最后一个无用发明的例子,正验证了诗人贾科莫·莱奥帕尔迪的一句话:当一切都有用,我们唯有强调无用才能思考。」


04.

前卫戏剧家寺山修司的自杀学研究


日本前卫戏剧的代表人物,寺山修司,人们形容他的艺术表现手法既有西班牙的达利、毕加索的影子,又有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感,他同时还是知名导演、诗人、作家。这是他的电影《死者田园祭》中的一张剧照。



光这些头衔加这一张图,你已经能够感受到这个人的非凡之处,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位已故天才还是一个集恶趣味与冷知识于一身的大师——他研究自杀。


在我们看来,自杀应该是不值得提倡的行为,他却在《扔掉书本上街去》一书中很认真地写了一篇《自杀学入门》。


其中讲到自己少年时就热衷于制作自杀机器,特别是在看过查尔斯·亚当斯插在《亲爱的死日》书中的一页自杀机器图纸之后(那是一种可自行了断的断头台,只要闻了药物在上面睡着,头上就会有把利斧落下),他于是发明了几种自杀机器。


《扔掉书本上街去》,雅众文化出版

先说说“双鸡式自杀器”吧:


我得坐在椅子上读江户川乱步或其他什么人的书,预先固定好一把对准我心脏的上膛猎枪,并用绳子把扳机跟两只鸡的脚连起来。然后我把沙袋顶在头上,再让两只鸡站在沙袋上。由于沙袋是开了孔的,沙子一点一点朝外漏,两只鸡越来越站不稳,就会本能地飞下来。这时它们脚上系着的绳子便会拉动扳机,让猎枪射出子弹将我打死。


另一种是“上海丽儿型浴缸自杀器”:


先在荡漾着老电影主题歌《上海丽儿》的浴室中坐进浴缸,把剥掉外皮的留声机电源线缠在洗浴所需水位的地方,再拧开龙头向浴缸里放水。然后我一丝不挂(最好戴上圆顶硬礼帽),心情愉快地边洗边听《上海丽儿》。当浴缸水位一点一点上升到赤裸电源线的高度时,我就能够在一瞬间成功地触电身亡。


此外,他还发明过螺栓式自杀桶、脱粒机型头顶振动自杀器、绕颈风琴自杀器、四〇式心脏破裂发动机,等等。


他非常郑重其事地看待自杀,为这不该是一个因为悲观或泄气而放弃生命的行为,而应该是「一种依托於戏剧理论之上的典礼,一种自我表现,一种神圣的一次性快乐。」


所以接下来他又讲解到,应当如何练习遗书写作、如何寻找自杀动机、如何选择自杀的场所,以及自杀许可证的必要性。


「为了达成生存自由与死亡自由同价化的目的,自杀还必须杜绝虚假仿冒,严格执行许可证发放规定,确保特权阶级对自杀的垄断。」


为此他详细罗列了哪些人是没有自杀价值的,节选如下:

  • 考大学失败的人;

  • 因患痔疮而烦恼的人;

  • 不知不觉变得厌恶人生的人;

  • “什么叫‘意义’?什么叫‘无意义’?体系化思想无非是意识的私有化,1920年以后的体系化理念不过是一直在历史性地充当体制的补充物。我们毫无目的地盲目追求具有极端无意义倾向的事物,感受到了自己小市民性的局限......”——喋喋不休地纠缠于这些问题的人;

  • 还没听年轻姑娘对自己说过“我爱你”的男人;

  • 看了高仓健演的电影后,心中羡慕不已的人;

  • 有挪用公款、破产、生活困苦等沉重压力的人;

  • 正在治疗脚癣的人

  • ……


最后他总结道:当我考虑自己的自杀时,感到很难将自己与别人切割开来。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独立的「自己」,「自己」只不过是别人的一部分罢了。杀死自己,多多少少也会伤及别人,有时甚至会杀死别人。因此,现在已经到了一个自杀无法不连累别人的时代了。想到这里,我深有感触地对着铅笔凝视起来。


到此,相信对于寺山修司一本正经的自杀学授课,你已经从他的无用思考里不自觉地汲取到了对艺术、生命、自由的某种理解。


参考来源:

自杀学入门 | 理想国

《扔掉书本上街去》 | 新星出版社,雅众文化出品

恋爱经验为0的美少女,发明了一个调情工具,有200种功能 | 一条

没有一个废柴,能拒绝这位日本发明家 | 浪潮工作室

国际珍道具协会 https://www.chindogu.com/


内容编辑、撰文:陈皮

监制:猫爷

无用的实用性,就是生命、创造、爱和欲望的实用性。因为无用带来对我们而言最有用的东西——那就是不抄捷径、不赶时间的创造,让我们越过社会所编造的幻影。


——精神分析学家 米格·班纳萨亚和杰哈·施密特

有人可能觉得很神奇,正是今天这个时代——在这个所有书籍、所有印刷品、所有明信片都讲求实用的时代——许多年轻人会真的相信「读书无用论」、「文科无用论」,甚至「生化环材无用论」。


可是到底如何定义「有用」?又该如何理解「无用」?上文不过是解答了其中一部分。


梁文道也是一位「无用论的过来人」,他目前正在坚持的音频节目《八分》,其宗旨与珍道具的原则多少有点相似:不保证成功,不一定有用。而他在大学主修的哲学,也被认为是一种「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的学科」


「这就是我的大半辈子,学了一堆注定找不到工作的东西。这是种怎么样的人生呢?」


如果你想知道,请关注4天后(5月17日,周五,晚8点整)的一场知乎live,梁文道将与你分享:



1. 他的人生——

从小到大,学的都是「没用」的东西

如何才能既不「过得贫穷」,更不会「活得贫穷」?


2. 他对待欲望的姿态

「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何界定「衣食足」的标准?

如何定义和运用「有用」、「无用」?


3. 以及我们的生活该怎么过才好?

人生不同阶段的「无用」,你到了哪一级?

以「有用」兑「有限」,用「无用」向「无限」


点击下方,观看先导视频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即可预约梁文道「无用」Live讲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