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來答這個問題?因為看了一圈答案,每一個看似很認真,但真的都很讓人無語。

喜劇人一共五季,這五季的冠軍分別來自脫胎於話劇的綜合舞台喜劇、相聲、二人傳,小品、默劇。

五季其他參賽者,還奉獻了脫口秀、滑稽戲、相聲劇等多元的藝術形式。

開心麻花的舞台劇真正做到了高端與大眾化並存,雅俗共賞,南北皆宜。

相聲是淤泥里開出的蓮花,有其市井性,也有其傳統性,有所謂三俗,亦有其講究與上品,特別是三翻四抖等技術手段對其他喜劇形式影響深刻。節奏,尺寸極其難拿捏,再怎樣與電視接軌和新時代共進,也帶有鮮明的京津地域文化,對觀眾來說,與其說懂與不懂,不如說是不是能看到點兒上,或者以相聲的標準去衡量。

二人轉的爆笑,東北方言的感染力,都是現代都市人的解壓利器,也是最容易和新農村共情的消遣方式。

小品,最初是戲劇學院電影學院的課堂作業形式,片斷化的小話劇,並非為喜劇服務,83年春晚陳佩斯、朱時茂《吃麵條》的表演讓「小品」走入千家萬戶甚至和喜劇明星成為關聯詞會。

默劇,古羅馬就有的藝術形式。無聲為主的表演形式,和啞劇內涵並不完全一樣。葉逢春的出現,還是讓人們想到很多,想到80年代春晚表演啞劇《吃雞》的王景愚老師,想到無聲電影的喜劇大師卓別林,想到英國國寶級藝術家憨豆先生。

很多回答和評論,所謂的好壞標準,都比較幼稚,甚至暴露了知識的空白地。

還沒把相聲弄明白的,你可以用幼稚的語言說你喜歡誰,不喜歡誰,千萬別上來就給他們排名,更別動不動說你喜歡的演員只適合什麼樣的平台,不適合什麼樣的平台。

陳佩斯在《吃麵條》、《胡椒面》這兩個經典春晚小品把吃打滷麵和餛鈍的感官模仿的維妙維肖,充滿濃厚生活氣息,是引人爆笑且共情的高級感。

東北方言和密集的俗料包袱,並非小品的本色。

相聲相聲,相貌之相,相聲演員肢體的仿學,脫胎於戲曲唱念作打的「作」,並非局限於做怪相的「使相」,《學啞語》那樣傳統作品中大量的神態肢體而非語言表演,同樣有無聲的高級感。語言節奏密集的抖包袱,也絕非相聲的本色。

二人轉演員演小品,同樣留下過《牛大叔提干》《紅高粱模特隊》《昨天今天明天》這種諷刺力度不輸相聲立意高大的作品,特別是《昨天今天明天》當時的背景是改革開放二十年。

相聲演員演小品,比如侯耀文,將相聲的翻包袱技巧運用到極致,留下《英雄母親的一天》《打撲克》這樣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流傳的經典喜劇,固然爆笑,從未失去高級,這就是幾十年後社會生活變遷後世仍然能津津有味的品讀的原因。

而喜劇人這個平台,為什麼覺得默劇高級而對其他藝術形式的要求就不是高級?

有演員用高級無聲的方式抖的包袱同樣很高級。

第五季,是向高級的回歸嗎?

如果是,就不難理解很多現象了,為什麼有的演員會受歡迎,為什麼冠軍無爭議,以及為什麼這一季關注度並不高。

有的演員真的很高級,而作為粉絲卻說其他同種類藝術的演員比他水平高。

有的演員真的只是在高級面前突然束手無措而努力嘗試,他的粉絲就對他決賽的作品罵大街,還給他定性只能回小平台。

這個回答以及其他與喜劇人五話題有關回答自稱粉絲的,挺讓人無語的。


媽耶轉了一圈又回來看看回答愈發覺得自己是二爺的腦殘粉了,平常回答有關二爺的問題小心翼翼的,今天是像師爺一樣,放開了呀


不好意思呀剛看完第二期又沒找到第二期的樓,但有些忍不住想說說了。先在您這裡說說 到時候找到樓我搬運下答案再將我對第五季的評價搬過來。

這一期我想說我是二奶奶,粉絲濾鏡八百米厚,結構什麼的我不專業不評價,但二爺九郎整個長在我笑點上,全程笑的根本停不下來!!!

翻了一下很多人覺得二爺的節目不好,不管你們是分析完整性還是說自己沒笑,我雖然不理解,但都接受,每個人對笑都有自己的理解。

但他就是掌我笑點上了,我看他就是一直笑的前仰後合停不下來,笑點不同吧。

金靖小姐姐說實話在提出裝媽媽那件事之前,還沒有包袱,小姐姐靠表情和動作撐起來了笑點那段我不太喜歡,而且覺得尬。自從媽媽一出來,到男生進來,再到結束,我都覺得特別精彩!小姐姐說代表上海人的那裡也挺觸動的,粉了粉了 。

姆們角兒受了多大委屈才會編個節目把這些在台上抒發出來呀(聽說這個活是他倆攢的,盲壓最後這個注意是九郎想出來的,我就瞎猜)

本來特意平復了會兒再回答,現在看來後面還是很激動。

下面客觀的說一下

1、番茄台什麼魔鬼剪輯,我看愛奇藝覺得夠魔鬼了,沒想到這裡更甚。

上期出現的火藥味都被合情合理、很溫和沒火藥味的在這期拋出來了。明明喜劇人互尊互敬,哇竟然能剪成那個樣子。不過這也給我上了一課。

2、挑戰陳漢典被刪了!?

還是我瞎了?

emmm其實好奇最後那三組選的他(其實我主要關心有沒有二爺,因為他那句剪輯里的台詞被證明不是那兒的)

以及結果咋樣,好奇個懸念

3、金霏陳曦郭陽郭亮

很多人說塑料兄弟情啊,我對這個的態度挺複雜的。

一開始聽說金曦一輪游,加上郭陽郭亮emm有新人get不到,所以很氣憤

今天看金曦節目,覺得不錯呀,氣憤之餘好奇咋把他倆PK下去的,抱著看戲的心態等郭陽郭亮

開始了,我特意全程盯,不看一眼手機

說說感受吧

金曦一組,從頭笑到尾,不住的樂,包袱密,我同學說他們說的趕我也沒感受到。

兩兄弟呢,除去最後一點兒我覺得是相聲的底,其他都像標準的晚會電視小品。emmm有立意,最後煽情,大概這樣吧。中間包袱不密,但有幾個我覺得也挺可樂的。

我肯定無條件支持第一個,但我覺得喜歡電視小品的也不是沒人。我有一個姑,真的就覺得每年春晚電視小品特可樂,我也不知道為啥哈哈哈哈哈哈。

票數差兩票,具體有啥彎彎繞我道行淺,不做評價。

至於他倆為了選不選金曦猜拳這事吧,我氣憤過,釋然過,有氣憤過。中間在揣測金曦二人的表情和兩兄弟的心理,反轉來反轉去,後來覺得就那樣吧,瞎猜什麼呀,你一個觀眾看喜劇那麼累也是瞎了心了。

最後,我這個行為只代表我自己,提問者您看了不舒服也只怨我一人兒,別上升二奶奶整個群體。

以上


謝邀,我覺得歡樂喜劇人的第五季其實是新舊結合的這麼一個節目。整體節目架構都有了新的變換,相聲演員的分布較多,但並不是一家獨秀。是一種對於傳統文化的反饋式表現。對於其他的喜劇人的風格與選擇方面,既考慮到了地域文化差異的問題。同時也有形式不同的多樣化喜劇風格,希望每一位喜劇人都能從中學習成長。為大家帶來好的喜劇藝術表演,當然這僅僅代表我的個人意見。

??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我家辮哥哥越來越好!

??未來可期


謝邀,第一期實在太尷尬了,第二期的表現都挺好,金霏和金靖我認為不應該被淘汰,張雲雷也不應該被罵,最少對於我來說一周過去了記住的就這三個作品,都很可樂。

歡樂喜劇人第一第二季的老觀眾,但是第三第四季幾乎沒看。到了第五季,又每周日晚九點蹲守了。看與不看,完全遵從自己的內心的選擇。我也說不出有建議有論點有水平的評論,只想看張雲雷就這麼簡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