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是個嚴肅的人。

很多著名喜劇演員,台下都是不苟言笑的。卓別林是,憨豆是,周星馳是,沈騰也是。

這點,他在訪談節目中不止一次坦言過。

看《歡樂喜劇人》第1季的後台採訪,他很少展現笑容,基本都是正兒八經,甚至緊鎖眉頭。

接受楊瀾訪談,態度也特別誠懇、認真,沒有絲毫逗比氣質。

錄製郭德綱的《以德服人》,更是從頭到尾壓根沒講幾句話。

《夏洛特煩惱》宣傳期間,他帶領團隊參加央視的《開門大吉》,由於過於正經沉悶,差點把小尼逼瘋。直接在台上吐槽:「這嘉賓太難帶了。我們這是綜藝節目,你得有梗,得興奮。否則觀眾看什麼?」

隨後沈騰就表演了一段「郝建」式的搞笑。表演結束後,狀態迅速收回。小尼無奈撫額。

沈騰不止一次說過,自己知道綜藝節目需要什麼樣的效果。但他不願意那麼去搞,不願意那麼去耍。

他只喜歡做觀眾,看別人耍。

後來,也許是想通了。參加《我們穿越吧》開始適應惡搞。再後來又接了《王牌對王牌》,一季一季,逐漸放飛自我。

從此踏上一條頻頻「扮丑」的不歸路。

在《王牌》上,他絕對是帶有表演性質的。燈光亮起,便強迫自己進入一個「綜藝諧星」的角色。

沒有劇本,並不說明就在本色出演。

雖無劇本,但有人設啊。依據人設自由發揮即可。演得好,是因為他具備表現這類角色的天賦:機敏,幽默,毒舌,爆梗。

2015年,曾有幸見過沈騰兩次。離開攝像機,真的特別正經,一點都不耍寶。

他只在麻花的那群老夥計跟前放得開,妙語連珠、滔滔不絕。面對陌生人時,同樣無可避免地會有一份拘謹與疏離。

不過綜藝節目錄久了,台上那個他會不會對台下那個他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你我就不得而知了。


任何一個笑星,人家又不是搞笑機器,一直都是在搞笑的,其實不只是沈騰,這些年很多擅長在影視劇中或者綜藝節目中搞笑的明星私下被偶遇之後路人都有類似的看法,比如黃渤、馬麗甚至小S、阿雅等等,早間年連路人看到趙薇都以為她本人像小燕子一樣精靈古怪,因為熒幕印象太過深入人心以至於看到明星本人會略有失望。

很多真實生活中見到過沈騰本人的網友也表示私下沈騰其實也是安安靜靜的「普通人」,理智的網友分析稱「搞笑也只是人家的工作,像普通人一樣,比如老師也不可能走下舞台之後天天在生活中到處給別人上課」「電焊工也不會在生活中到處背著電焊來回走吧「,生活和工作始終還是要區分開的。

像沈騰這樣的演員,把生活中積攢的靈感和才華放到作品和舞台上釋放表現給大家,而且生活中遇到的路人對於明星們來說就是陌生人,誰會天天對著陌生人開玩笑搞怪?

你熟悉的明星只是你的角度自以為的很熟悉,要是要求搞笑明星時時刻刻就必須是精力充沛的講段子侃大山,想必是個人時間一長都會厭煩,真的不是沈騰台上台下兩副面孔,拿掉工作的一面,人家生活中不也是有血有肉吃喝拉撒的正常人?


如果你從小到大上台做過任何一次表演,你就知道了。

所有的表演都需要準備,無論是班級舞蹈,還是詩朗誦,或者小品。它在台上呈現的效果可能是好笑的,但是內容實際上你在台下,是背的滾瓜爛熟。

上台後的動作,朗誦每個詞中間的停頓,講笑話每一個抖包袱的時間點,都是台下苦練了千百遍,才能在台上呈現出一個流暢的效果。

當你把一個笑話讀一百遍,你看你還笑得出來不。當你到台上,對著已經準備了無數遍的台詞,你在台上只會想著一件事,就是怎麼把這件事做好,而不是想著他好不好笑。

台上表演的演員是在很辛苦的走流程,他們和台下頭一次看錶演的觀眾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或者這麼想,一個喜劇演員在第一場表演的時候或許還覺得好笑,等這一場的觀眾走了後,第二場的觀眾進來,他又要重複一遍所有的台詞,你覺得他會覺得好笑么?

演員只是一個職業,他在台上努力表演出來的形象,是他在台下日復一日苦練出來的結果,和他本身是不是好笑的性格其實沒什麼關係。

當然一般演喜劇的演員內心都有一顆想搞笑的心,但他們也是普通人,平常生活肯定不會像台上那麼完美的搞笑性格。或許聚餐的時候,因為職業關係,偶爾會來那麼兩個段子,但搞笑也是需要素材的,想一個點子出來沒那麼容易。


請記住,台上的沈騰,是沈騰飾演的「沈騰」這個人物。

就像台上的郭德綱于謙,是郭德綱于謙扮演的「郭德綱于謙」。

台上有劇本有導演有剪輯有搭檔。

他是一個演員,你覺得自然,搞笑,情商高,甚至認為他本人就是這個樣子,只是他演技高明的體現。


私以為,

真正的喜劇大師,

大多都是台下是悲劇,台上是喜劇。喜劇之王周星馳是最典型的例子。之所以我們看不到台下的悲劇,可能是因為自從上台以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人生如戲,舞台上的搞笑大多是演出來的。

同理,台上越開心搞笑的人,台下也越有可能是不苟言笑的人,這屬於一種極致反差萌的搞笑,是自娛自樂無所拘的狀態,自然放鬆厚臉皮,往往最搞笑。

舞台上,搞笑是相似的,在舞台上更多是釋放了自己,而生活中,最多是時而癲狂,時而哀傷,有時囂張有時沉默,不似舞台上的自在。

以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