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從事的是量腳訂做的工作,所以在和顧客的交流中就發現很多顧客其實是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應該穿多大的鞋子。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關於腳型數據的那些事兒!

很多顧客再來找我之前都會自己量一遍腳,然後把數據發給我,直接發問:我應該穿多大的鞋子?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作為雙魚座我的內心戲自然是很豐富的,自然會是一個大大的黑人問號臉。

納尼?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下面我會來詳細的解析一下,到底應該怎麼來看待自己的腳型數據?到底自己應該穿多大的鞋子?

一、腳型的區分

確實有關於希臘腳、埃及腳、羅馬腳劃分,但是其劃分的作用是什麼,到現在我也搞不清楚。我只是知道如果一個鞋廠做出來的鞋子只能適合一種腳型的話,那這個鞋廠得虧死。所以目前得出的結論是並沒有什麼用。

二、數據的意義在哪裡?

我國標準腳型數據規律見下表

那麼這張表所呈現出來的數據意義在哪裡呢?

1、如果你的數據完全符合上表,那麼買鞋是肯定沒有壓力的。任何一家的鞋子都可以買,如果數據這麼標準,但是穿鞋仍然不舒服,那說明不是腳的問題,是這家的鞋子有問題。

但是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如果數據已經符合標準腳的數據了, 但是跟腱略短於常人的話,穿鞋還是會磨腳後跟,這種情況的解決辦法是在腳後跟下面墊一個小墊子,將腳後跟抬起來。

2、如果你的數據完全符合上表,那麼不建議購買國外的鞋子,至少不能網購,必須要現場試鞋。因為中國碼是以腳長為製鞋依據,歐碼又分為法碼和英碼,法碼以楦底板長為依據,兩種製鞋標準完全不一樣,其划算過程相當複雜。

如果你的數據非常標準,但是仍然可以通過海淘買到合適的鞋子,那麼可以說明兩種情況:要麼是運氣好

要麼說明你買到了假鞋。所以買海外奢侈品的鞋子一定要慎重,試穿纔是最好的辦法。

3、由上表可知,腳型數據只有腳長和腳圍,並沒有寬度這個概念。所以當你網購買鞋的時候,如果賣家問你腳寬是多少的話,很可能這個賣家不懂鞋子。

4、還有可以從表中發現。腳圍的碼差是3.5毫米,老話講「衣不差寸。鞋不差分」。3.5毫米是一個很小的數值,微乎其微,所以要明白一點:不是什麼鞋子都適合所有人。

5、上表體現的是皮鞋數據,所以不要用你穿運動鞋去衡量你穿皮鞋是多少碼。因為皮鞋的製鞋標準和運動鞋的製鞋標準是不一樣的。

6、關於數據的一些事情,我暫時就想到了這麼多。在下一期中我會詳細的來解釋。當自己的腳型數據和標準有差異時會出現什麼情況和應對辦法。

今天就講這麼多!

—————————————— END ——————————————

歡迎觀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更多互動交流,請關注微信公眾號:ilian51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