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外貌看不出來啊


看到題主剛剛還邀請我答另一個問題:古代那麼多朝代,為什麼近代只崇尚漢服呢,還是說漢服是統指整個古代的服飾呢?

可以見得題主對漢服的認識非常。。。

這個其實搜百度百科,都有非常明確的定義和界限了,所以我懶得回答那個問題,對這個問題稍作回答。

我為和服,基友為明制,好友攝影

因為出片比較少,沒有拍全身衣服構造,但是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以下以現代和服和明製為例)

1.通袖長:漢服通袖遠長於和服。和服通袖基本不會超過160cm,漢服常服通袖的為身高長度,常禮服/禮服通袖為200cm以上,方不會捉襟見肘。

2.穿著形式:和服穿著仍為一層一層布料繩子固定衣服,腰間有細繩、袋帶、帶止、帶揚、帶締等物進行固定,常常一人難以穿著;漢服主要以系帶和紐扣(佈扣、子母扣)進行固定,簡單方便。

3.衣型:和服為矩形規整,穿著緊束;漢服衣擺圓潤,穿著寬鬆。

和服構造基本為四個長方形的拼接,袖亦為方型袖,整體呈矩形狀,旋轉花樣,衣服上的花紋自然構成一道圖畫,圖畫有抽象也有寫實柄圖。上身以後,對腰部進行補正,以平板身材最顯示和服之美。

但因為其衣身為一片,兩側均無開叉,再加之內穿襦袢,行走極其不方便,只能以小碎步前行。不熟練穿著需要穿大半個小時。腰部需補到與胸同平,我在拍片的時候腰部至少補了5-7層,即使當時天氣只有20度,腰腹也極其悶熱難受,像貼了20個暖寶寶在肚子上。

放幾個爛大街(劃掉)經典的圖

漢服傳統放量較大,衣擺、袖型圓潤,線條流暢。花紋紋樣以抽象/意象表達美好願景為主,喜循環和對稱紋樣,風格各異。圖紋也因古代官職地位不同而不同。

漢服存在相應穿衣層次,通過不同的材質、顏色搭配而顯出不同風味。


和服有學習吳服、唐、宋等各種服飾,在日本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和社會適應,從而形成現在日本獨特的和服體系。中國古代生產力較為先進發達,產布量足以供給國內消費需要,故衣服裁剪布料毫不吝嗇,可以捨棄部分佈料,根據個人的尺寸進行製衣,用層層疊疊的衣衫造出雍容華貴,氣度優雅之相。

然而日本當時生產力並未如此強盛,故在製作和服時選擇了最為省料製法進行矩形拼接,一卷布做完基本不剩餘料,穿著時根據身高調整腰間布料長度,可以使一件衣服適用更多人穿著,常常出現一件和服給幾代人穿著使用。即使後來日本生產和工藝增遞,也只是對和服上的工藝製作深化,可以說是「最節省的奢華」。


有雞和鴨的區別。

哪哪都不一樣,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

真要說起來從外觀上幾乎沒有相似的地方,那都有兩個翅膀兩個腳還長毛,當然如果你一開始就是看著靈魂畫手畫的雞和鴨,那是畫畫的作者的問題……


看不出來....嗎???

???

舉個例子???


區別很大的,和服是唐朝時期漢服傳入日本之後本土化的結果,和漢服有相似的地方是肯定的,但是區別更大。漢服和和服的區別對比網上有很多專業人士做過了,建議題主善用微博和百度


區別,在大神的微博裡面有圖。從初期的唐朝同時代,到後來江戶時代,現代和服成型,對比圖都有。主要是領子吧,還有袖子形狀,

這似乎應該是民國時候的日本人

韓服和和服

然後現代女和服是一身通裁的,很長,穿的時候要疊一下。女子漢服是出了名的兩節穿衣,上衣加下裙(褲),保持的非常好。我不是很瞭解和服的,你可以去和服吧看看,再去看看漢服。就發現好多不同惹。


漢服領是貼頸,和服是敞開式;漢服有袖緣,和服沒有;漢服袖子是弧形,和服是方形;漢服腰帶窄,和服腰帶寬;和服背後有結,漢服是前面或側面系帶!只能幫你到這裡了


漢服下擺寬大,行走自如

和服下擺窄小,只能邁小碎步

漢服穿在身上有流暢的曲線,顯身材

和服穿在身上是直線,不顯身材

漢服瀟灑流暢,和服呆板拘謹


……這不是看著就長得不一樣嗎????????????說實話基本不太困惑,不過可能還是得看長啥樣的漢服吧,像漢朝女子的那個我姑且覺得有點點像,但是某寶的和服通常有個大蝴蝶結……

然鵝我比較好奇的是為啥子我朋友穿齊胸襦裙出去玩,會被認成和服……


1、總體線條

漢服的線條是曲線,有些款式展開鋪平了是方形,但穿在身上都是流暢的曲線,顯得婀娜飄逸,很顯身材。

和服的線條是直線,展開鋪平了都是直線直角,像幾個大方塊組成的,穿在身上也都是直線,穿著呈直筒形,缺少對人體曲線的顯示。

因此二者風格不同,漢服飄逸,和服拘謹。

2、領口

漢服的領子是緊貼頸子的,這個很重要,可以幫助你分辨漢服,和服的區別。

3、下擺

漢服的下擺寬大,基本上是呈正「八」字,從上往下顯得較為寬鬆,可以行走自如,活動不受限制,可以大步流星地走,所以穿漢服並不會阻礙活動。

和服的下擺基本上都是緊貼著大腿的曲線往下收,呈倒「八」字。顯得很窄小,走路只能邁小碎步,活動受限制,這個也很重要,穿上和服,腿就像被捆住,不怎麼好活動了,很拘束下擺是直的,不寬大,走起路來步子無法邁大,跑起來則更困難,袖子也是方方直直的,漢服不僅袖子是圓形,整個線條,尤其是衣服的擺,還有襖,裳(也就是說所有漢服的下擺處)都是上窄下寬線條(漢服的長袍子由於下擺寬大,相對和服來說,走起路來步子就可以邁的大一些,跑起來也要比和服方便的多,這也是為什麼說和服沒有漢服大氣的主要原由)。

4、布料

和服的布料講究平直,顯得厚重,一般用倭緞,比較厚硬,而且布幅很窄,所以不能做長袖子和寬大的下擺 。

5、衣緣

漢服的衣服領口有衣緣,袖口也有。

和服只有領口有衣緣,袖口沒有。

這太重要了,是分辨兩個的最主要的依據,所有的漢服袖口都有有衣緣,如果沒有,說明是假冒的。

6、腰帶

漢服的腰帶較之和服細,用來束腰,多餘部分自然下垂。和服腰帶又大又寬,後面還有個小包(腰帶的打結,看起來像個小枕頭)。

和服「小枕頭」

7、袖子

漢服的袖子下邊是弧形,長度能蓋住手,彎臂時不露手腕。和服的袖子是個方形,長度不及手腕,顯得侷促,袖口縫合,後面卻開口,好像是把漢服的袖子倒過來縫上去的一樣。

最簡單的辨別方法也就是看腰帶,後面有無小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