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埃菲爾鐵塔、比薩斜塔算是建築奇蹟,應縣木塔是奇蹟中的奇蹟!

從材料上講。埃菲爾鐵塔是金屬制的,金屬結構強度決定建設難度要低於強度較弱的木塔。而比薩斜塔本來就是座失敗的石塔,連起碼的地基穩定問題都沒有解決,就不累贅了。同理,木塔保存難度也較鐵塔、石塔高很多。應縣木塔矗立至今才叫真正的奇蹟。

從結構上講。應縣木塔設計、建築的複雜程度可以用嘆為觀止形容,結構遠比埃菲爾鐵塔和比薩斜塔複雜得多得多。構件數量,加工難度,精確程度令人折服。不謙虛地講,今天人們可以輕鬆地重建一座埃菲爾鐵塔、比薩斜塔,但是不一定可以再建應縣木塔。

從年代上講。應縣木塔建於公元1056年,高67.31米。比薩斜塔建於1173年,高約58米。而埃菲爾鐵塔1889年建成,塔高300米。行了!怎麼比?一個是農業文明的作品,一個是商業文明的次品,一個是工業文明的產品。明顯,應縣木塔年代更久,要更為神奇。

客觀地講,這些地標建築都很偉大,都是人類文明的傑作。我們雖然不能妄自尊大,但是也絕對不能妄自菲薄。中國古人的智慧以及掌握的技術將會得到世界廣泛認可。


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佛宮寺內的應縣木塔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木構塔式建築,距今已有962年歷史。這座由大遼國蕭太后設計建造的千年木塔能與比薩斜塔、埃菲爾鐵塔並稱為三大奇蹟,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應縣木塔整體全為木材,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重2600多噸。高達67.31米的塔身全部以榫卯結構搭建而成,沒用一根鐵釘,達到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水平,並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最高木塔,如今應縣木塔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應縣木塔設計科學、構造完美,共使用斗拱54種,其減震效果甚至超過了一些現代建築的科技水平,素有「中國古建築斗拱博物館」之美譽。應縣木塔自建塔至今,共經歷十幾次地震,尤其是在1948年解放應縣時,木塔曾被12發炮彈擊中仍屹立不倒,堪稱奇蹟。

歷代皇帝對應縣木塔也非常重視,木塔外檐最高處懸掛的「峻極神工」、「天下奇觀」匾額分別由明成祖朱棣和明武宗朱厚照題寫。有趣的是,每年夏天都會有成千上萬隻麻燕飛到塔頂居住,在它們的保護下,木塔才沒有被蛀蟲破壞。

應縣木塔共有九層,每層都供奉有佛像,其中第一層供奉的蓄鬚釋迦牟尼佛像具有鮮明的契丹族特點,是罕見的遼代藝術珍品,也是我國最大的室內塑像。民間流傳在佛祖保佑下,木塔才能完好保存至今。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沒有安裝避雷針的情況下,木塔千年來從未遭遇雷擊和洪水,也沒發生過人員傷亡事故。


應縣木塔全稱叫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西北佛宮寺,始建於遼代。至於它為什麼能夠和比薩斜塔和埃菲爾鐵塔並稱為三大奇蹟。

首先,2016年,應縣木塔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塔身高加上基座將近100米。

其次,應縣木塔設計獨特,塔身使用木料3000多立方米,總重達2600多噸,而屹立近千年不倒。

第三,歷史傳奇。遠的歷史不說,僅在近代就經歷戰火數起,兩次受到嚴重的炮擊,依然能夠挺立。同時這麼高的塔身,在沒有發明避雷針之前,沒有遭受大的雷擊。以及木製材料竟然在千年中沒有發生大的火災,都堪稱奇蹟。每到夏天,塔內就會迎來上萬隻麻燕,這種燕子以木塔上的蛀蟲為食,千百年來守護木塔

第四,科學價值。如此高的應縣木塔本身精巧的設計,增加了木塔的強度和抗震性能,給後世很多借鑒。同時應縣木塔是我國古建築中使用斗拱種類最多的建築,幾乎是一座斗拱博物館。


謝謝悟空秘書的邀請!在我看來,這三座塔能成為奇蹟有著相似點,一,各有各的特色之處。比薩斜塔的傾斜角度(3.99),埃菲爾鐵塔的高度(324米),應縣木塔的歷史度(建於公元1056年)。二,在各自當時的環境條件下,建造出來,都是很大的工程量,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可見之大。三,都是各個國家文化的象徵。


應縣木塔,中國現今唯一的最古老、最高的重樓式純木結構塔,歷經940年,整座塔,無鉚無釘,堪稱建築學上的奇蹟。

應縣木塔承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我國非常珍貴的文物,同時也為我國研究各時期的文化提供了大量的材料。

應縣木塔供奉著兩顆佛教聖物佛牙舍利,充滿靈氣,同時淵源流傳著各式各樣的故事,為這座古老的東方建築蒙上美妙的神秘色彩。

綜上三點就已經夠媲美比莎斜塔和埃菲爾鐵塔,有過之而不及,這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我們要引以自豪,要多加宣傳和珍惜。


三者之中後兩者相對較被人們所熟知,那麼關於應縣木塔大家都是比較陌生的。應縣位於我國山西省,因其全部由木頭構成,是我國現存的最高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最高的木塔,因此應縣木塔能和比薩斜塔和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實際上我國有很多很多的名勝古迹需要我們去開發去宣傳。


歐洲的兩座塔雖然有歷史,但是相比山西應縣木塔來說還是年輕很多,承載的意義還是太淺了。與它們比,有意義嗎?!感覺我們是不是有些妄自菲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