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高中、学生上课、高中数学、高中生、教育、老师、教师、互动问答、举手发问、教室(图/记者林世文摄)

▲家长团体及教团表示,举双手赞成教师法修法,盼摆脱「师师相护」恶名,处理不适任教师。(图/记者林世文摄)

记者崔至云/台北报导

行政院日前提教师法修法草案,特别订定在教评会处理不适任教师时,增聘外部委员,让未兼行政职的教师代表低于1/2,然而此举却引来教师团体反弹,认为修法是不信任教师专业、会造成校园白色恐怖,更是猎巫行径。全国各家长会及教育团体9日发布联合新闻稿表示,许多家长团体及教团都举双手赞成此次修法,盼摆脱「师师相护」恶名,处理不适任教师。

教育团体认为,「如果现行教评会一点问题也没有,那为何不适任教师时有所闻,却是那么难处理?如果教评会的组成比例不是问题,那『师师相护』的恶名从何而来?」从教师团体的论述来看,总是推给学校校长的不处理,以及外界对学校老师的污名化;但别忘了,现在的校长遴选制度中,县市教师会及学校教师会才是老大,如果校长不如教师会代表的意,想选上校长恐怕比登天还难;至于家长的部分,由于孩子有如学校的人质,因此,当孩子受到不当对待后,勇敢的家长最后几乎都会疲于奔命、无功而返,却留下孩子继续默默承受各种压力,但多数家长会视孩子受害情形转班或转学了事。

请继续往下阅读...

教育团体也说,「师师相护」并非这回修法才被发明的名词,而是流传许久的恶名,我们深信绝大多数学校老师都具有使命感,也不愿意因为一颗老鼠屎而坏了一锅粥,但我们也可以体会做为同事情谊,而不忍心积极处理老鼠屎,所以这回修法,正好可以让老师摆脱长期以来被讥为「师师相护」的恶名,基于支持绝大多数学校老师的立场,家长团体及许多教育团体都举双手赞成此次修法。

▲▼台北市西门国小开学日校长老师扮装欢迎学生,小学生开学第一天上课情形。(图/记者汤兴汉摄)

▲家长团体呼吁,应降低教评会出席及表决门槛,以免上述之设计功亏一篑,同时也把狼师继续留在校园。(示意图/记者汤兴汉摄)

另外,教育团体表示,容纳更多外部委员,乃是容纳更多不同领域的专业,除了补足教师专业的不足外,也能更超然的共同处理问题,没有所谓不尊重教师专业的问题;再加上以目前的设计,教评会处理不适任教师乃是在专审会审查后才处理,怎么会有白色恐怖或猎巫的情形,部分教师团体成员的说法恐怕言过其实。

家长团体及教育团体除了支持教评会于处理不适任教师时,应纳入外部委员,使未兼行政执教师比例不过半外,同时也呼吁,降低教评会出席及表决门槛,以免上述之设计功亏一篑,同时也把狼师继续留在校园;应让家长担负起通报的责任,也就是当家长遇到不适任教师时,得直接向专审会提报,以免未来又为了校长不提报而产生纷扰,并相互推责;申评会比照教评会的设计,针对不适任教师的申诉,增加外聘委员,使未兼行政执之教师代表少于一半,出席及表决门槛则比照教评会的设计。

联名发表新闻稿的团体包括全国家长团体联盟、台湾家长教育联盟、全国家长教育志工联盟、台湾少年权益促进联盟、台湾儿童权益联盟、人本教育基金会、中华民国学习障碍协会、中华民国各级学校家长协会、全国高中高职家长会长协会、社团法人台湾赤子心过动症协会、台湾全国妈妈护家护儿联盟、台湾妇少权益关怀协会、全国校长协会等、以及各地方家长团体等超过50个教育和公民团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