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1張

這麼多年來,去過的古鎮中,因為時間的變化和浸染,變得越來越有人情味的,當屬黃姚了。以前我們進古鎮,總想着怎樣逃票不被發現,帶着小流氓僥幸的心態,路過黃姚的時候也逃過幾次,均是從後面的小路進村的,在鎮子裏短時間閑逛,自然是不會被發現的,這個看似古堡的鎮子,四面都設有大門,應是古時候用來防盜匪用,但現在也形同虛設,然而這一次我們卻自願購了票,在古鎮的客棧裏住了兩日,不再做以前那種“亡命天涯”的虧心事,心安理得,不慌不忙,開始考慮過老乾部的退休自在生活。

▼古鎮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嶺南風格。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2張

▼村子裡還未來得及採摘的柿子乾癟地掛在樹梢上。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3張

▼女人抱着孩子拎着雞走過鄉中小路。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4張

▼屋外的大場子上曬着醃製好的豆豉。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5張

▼傍晚的時候女人把晾曬的豆豉收回家裡。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6張

小鎮的生活亦是悠然的,淡季的遊客不多,到了夜晚也難免會有孤獨之感,住在古鎮裏呆上兩日的人更是鳳毛麟角,突然就有了一種當主人的錯覺。拎着箱子走了好長一段路才見到憶江南客棧,店家說好的來接的承諾完全沒有兌現,那石板路坑坑窪窪,大家雖有埋怨,卻也接受了它的返璞歸真,只是客棧實在不如人願,或許這就是對比吧,小小的客棧雖不能像後院旅舍那般熱情招待客人,但之前也住過像平遙紅燈籠那樣簡樸的地方,所以能不能給人歸家的感覺,全在老闆的一念之間,第二天廁所的燈壞掉之後客棧也未找人來修,兩日下來都是抹黑洗澡的,還好,黃姚這山清水秀,並沒有霧霾,身子也臟不到哪兒去,撇去客棧帶來的不如意,多的是美好的念想。

▼小孩子一直追逐着小狗玩耍,甚是可愛。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7張

▼夕陽中挑擔歸家的老人。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8張

▼大街上兩旁的客棧食肆,均有着深深的院落。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9張

▼豆豉製品是黃姚的特產,街上幾乎每家店都是做豆豉的生意。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10張

▼女人抱着孩子,一邊逗孩子玩一邊看自家的門店。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11張

黃姚的豆豉,據說是用當地仙井泉水製作,讓黑豆顯得愈發烏黑油亮,並且平添了幾分桀驁不馴的孤傲之感。那天日落西下時,在鎮中踱步到了一個院子,院子的場子上用竹簸箕曬滿了烏黑的豆豉,場面壯觀,主人正忙着把一筐筐的豆豉收好回家,收穫之後的忙碌,頓覺美好至極。讓人欣喜的是,商業味雖然濃鬱的古鎮主街道上,大多數攤檔賣的都是各種豆豉的衍生品,而非義烏小商品,柿餅亦是這裏的特產,可惜見不到家家屋頂晾曬柿餅的場面,而是偶見房前屋後瓦頂上,一些未及時採摘下來的柿子,乾癟地紅燦燦地掛在枯枝上,煞是好看。

▼放學之後孩子們都喜歡在過道上玩遊戲。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12張

▼在鯉魚街牽着手走過,是浪漫的記憶。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13張

▼夕陽的一抹餘光照在泥牆上。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14張

▼鎮子的古橋造型大氣優雅,不輸江南氣派。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15張

▼孩子的眼睛清澈明凈,一如靈秀的山水。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16張

黃姚的美食亦是非常的對口,這大概是能吸引我住下兩天來的重要原因,洗澡不痛快就算了,胃卻是不能隨便對付的,這也讓我想起在安徽查濟的日子來,都是稱心的美食留住了我的腳步。黃姚靠近廣東,吃食上偏向粵菜風味,口味淡到不想吃飯,大多數用豆豉做調料,蒸煮偏多,鄉土味也特別濃鬱,那種在自家門口摘的青菜,吃起來菜味十足。黃姐菜館就在十字路口,估計是妯娌兩輪流掌勺,味道濃淡不一,原本專一的我,也不得已轉移了“戰場”,把後面的兩頓飯都安排在小巷子裏勞氏祖祠旁的小飯館裏。

▼翠竹掩映下的老房子,鄉土又充滿生機。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17張

▼在一家院子裏吃早午飯,嚼勁十足的蒸雞吃到胃裡幾天沒消化好。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18張

▼坐在祠堂外曬太陽織襪子的老奶奶。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19張

▼赤孔之固是黃姚的“寨門”,中午時分媽媽送孩子上學經過這裏。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20張

▼古鎮裏的老樹,多是榕樹,枝葉糾結繁盛。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21張

古鎮的風貌也吸引人,幾顆造型奇特的古榕讓人仿如來到了雲水謠,山和水自然是不必說,喀斯特地貌讓這座古鎮環抱在青山綠水之間,連河邊的石頭亦被沖刷出許多奇特的造型,行在古橋之上,彷彿江南園林,而鎮子內的主要街道,又與橋樑、門樓以及寨牆結合,構成了整體,鎮裏鎮外便是兩個世界。鎮子內亦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食肆商店客棧應有盡有,大多數也是因勢而造,保持着老房子原來的樣子,很多客棧的設計沿襲原來房子的結構,反而顯得更加淳樸與原始,院子裏繁華盛放,小閣樓裏別有情趣。

▼司馬第前,坐在陽光下餵養孩子的老人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22張

▼屋前的銀杏樹,葉子還未落完。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23張

▼鎮子裏的孩子,天真而洋氣。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24張

▼在仙人井水旁覓食的鵝。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25張

▼看家的狗,在院子裏來回閑逛。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26張

古鎮的生氣大概就是人氣了。跟以往在西北中原一帶看到的古鎮不同,南方的古鎮讓在此生長的人多了些依戀之情,當地人並不是特別熱衷逃離自己的家鄉,而外地人也願意為此而留下,三年前我在一家叫聽泉小苑的店裡吃過一頓飯,店家便是廣東中山人,當時覺得像店家這種熱愛在古鎮裏開店的人比比皆是,大多數是鬧着玩一下,三年下來竟然未更易主人,讓人覺得詫異之餘,便是感嘆這黃姚山水實在是能留住人的。

▼帶龍橋上,隔水望山。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27張

▼新興街的牌樓,總是迎接小鎮的最後一道夕陽。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28張

▼有燈籠的客棧,多了幾分靜謐。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29張

▼倚着地勢而建的江邊別苑,風景獨好。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30張

▼樹影映襯下的村落,安靜美好。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31張

這次在黃姚未吃到當地有名的擂茶,有點遺憾,但每次用餐之前,都會享用到一壺甘甜的羅漢果茶,在路邊也常會看到用金桔製成的果脯,用來泡茶,生津又潤喉,這都是黃姚帶來的味道記憶。

幾年前跟幾位好友路過黃姚,因為未給小費而被困在司馬第不得出來的尷尬記憶,昨日小聚時大家仍然在抱怨不已,此次去走過司馬第,門虛掩着不讓進去,那位呵斥我們的老婆婆坐在門口還是一臉厭棄,彷彿她家的祖業受了侵佔似得,我們都感嘆,怕是那一百塊門票,未與她家的祖業談妥合作的緣故,所以纔敢拒人於門外,這種真實又理直氣壯的場景,活生生的卻比修葺一新的各種“景點”,顯得接地氣,讓人雖看不見內裏的建造結構,卻多了幾分想象和敬畏出來。

▼菜地旁邊的民宿,有人正在晾曬冬天的臘鴨。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32張

▼遠方的家客棧旁,這只小狗守着門口,從未離開過。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33張

▼黃姐飯店旁邊的這家食肆,生意有點清淡,但卻是當地老人們最喜歡聚會的地方。

黃姚故事:茶是故鄉醇!黃姚古鎮【蔚藍生態環境】 新聞 第34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