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和平与荒野保护协会于今年7月展开首次全台海岸快筛调查。(图/绿色和平提供)

▲桃园观音白玉。(图/绿色和平提供)

记者许展溢/台北报导

时常可见民众发起净滩活动,但好像怎么清也清不完,台湾的海岸究竟有多脏?绿色和平与荒野保护协会今年7月首次设置121监测站,进行全台海岸快筛调查,估算出如果以90公升的黑色大塑胶袋来装,大约可装满15万8300袋,数量相当惊人,其中塑胶瓶罐仍占多数,而最脏的地方是在新北市瑞芳区台2线。

▲▼绿色和平与荒野保护协会于今年7月展开首次全台海岸快筛调查。(图/绿色和平提供)

▲新北瑞芳区东北角。(图/绿色和平提供)

绿色和平与荒野保护协会表示,这次在全台的海岸线,以每十公里划出1个测站,共有121个测站,再透过调查员目测评估每个测站的污染程度,发现56%海废是集中在10%海岸线上,而新北市、嘉义县、台南市的海废加总起来则占全台总量的48%,若以90公升黑色大垃圾袋换算,则有1583袋,等同于全台海岸线上有158,300袋垃圾,将近有16万袋。

▲▼绿色和平与荒野保护协会于今年7月展开首次全台海岸快筛调查。(图/绿色和平提供)

▲新北瑞芳区东北角。(图/绿色和平提供)

荒野保护协会海洋守护专员胡介申说,海岸快筛调查的总距离约11.9公里,占台湾本岛海岸线近1%,最脏的前5名测点分别为新北市瑞芳区台2线(垃圾袋数高达210袋),嘉义县布袋镇好美寮(113袋)、台南市青草仑(85袋)、云林县麦寮乡六轻(70袋)、彰化县大城乡海提(65袋)及新北市𣸣水(65袋)。

胡介申表示,调查员从不同区域观测海废类型分布,发现北、中、西南、东南、东区因人为活动上的差异,海废类型也不太一样,但塑胶瓶罐仍是最普及的海废类型,其次则是发泡塑胶(如保丽龙)与废弃渔具。

▲▼绿色和平与荒野保护协会于今年7月展开首次全台海岸快筛调查。(图/绿色和平提供)

▲彰化大城。(图/绿色和平提供)

绿色和平海洋专案主任颜宁认为,环保署应把钱花在刀口上,用对力气,直接从最大宗海废类型下手,特别是追踪塑胶瓶罐的源头是来自陆地还是海上,若是陆地来的,除了落实减塑政策,也须重新检视回收及垃圾处理系统的缺失,防堵垃圾流入海中。

▲▼绿色和平与荒野保护协会于今年7月展开首次全台海岸快筛调查。(图/绿色和平提供)

▲云林六轻。(图/绿色和平提供)

另外,环团认为渔业废弃物也是不容小觑,尤其海龟或其它海洋生洋因被废弃渔网缠绕而窒息死亡的事件时有所闻,建议环保署也应会同渔业署实际访查渔业废弃物的类型和来源,共同制订防范计划,别再让废弃渔具流入海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