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少人听过子宫内膜癌,近10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持续增加,成为台湾妇女增加最快的癌症,发生率和发生人数均超越子宫颈癌。如何保护这个女性身体里最柔软、肩负孕育生命重任的器官?


子宫体分为「子宫内膜」和「子宫肌肉层」。前者可能发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后者衍生的癌症则是子宫恶性肉瘤。总括来说,子宫体癌主要是子宫内膜癌以及恶性肉瘤。

一、子宫内膜癌

20年前,子宫内膜癌还是相当少见的妇癌,但2003年至2013年这10年间,子宫内膜癌的粗发生率成长134%,成为台湾妇女增加最快的癌症,超越子宫颈癌。


卫福部「癌症登记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子宫体癌发生个案数共计2,440人,占全部癌症发生个案数的2.32%;当年因子宫体癌死亡人数占全部癌症死亡人数的0.55%,共计259人。发生率排名于女性为第6位;死亡率的排名于女性为第13位。组织形态分布,以子宫内膜癌最为常见,占2,440位个案的87.18%。


相对的,由于卫福部大力推广子宫颈抹片筛检,子宫颈癌发生个案自1998年的2796人,降为2015年的1485人,17年来减少了一半之多。子宫颈癌病人数下降,子宫内膜癌却大幅攀升,除与筛检政策有关,国人生活型态的西化,也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妇女有不正常出血应警觉

子宫内膜癌最常出现的症状就是「不正常出血」,停经前女性只要是非经期间的出血、或是经期间经血和血块过多等异常现象,都要注意。子宫内膜癌好发年龄多为50~60岁停经妇女,停经后的妇女如果出血,建议赶快检查。


子宫内膜筛检不像子宫颈可做抹片,也没有肿瘤标记,第一步通常是先照超音波,如果发现子宫内膜变厚,担心病变,可以进一步做子宫内膜切片,切片进行病理化验和诊断最直接。


一旦确认子宫内膜癌,建议做磁振造影检查(MRI),因为子宫位于骨盆腔内,内膜癌细胞可能侵犯子宫肌肉层,磁振造影可以较清楚看见转移与否,以及癌细胞侵入子宫肌肉层的深度;之后再做胸部X光检查,查看是否发生胸部和肺部转移。


虽然子宫颈抹片不能筛检子宫内膜癌,不过临床上发现有10%的病人在做子宫颈抹片时「不小心」被筛出子宫内膜癌,因为病变细胞掉到子宫颈,属于较幸运的病人。


子宫内膜癌治疗首选为手术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不论是否转移,都以手术为第一选择。除非评估病人手术危险性高,才考虑放射线治疗或化学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期别采取「手术分期」,开刀时先冲洗腹腔、收集腹腔细胞,切除腹内疑似病灶,及子宫、输卵管、卵巢、骨盆腔及主动脉旁的淋巴结,以及大网膜切片取样。开刀后化验才能确认期别,依侵犯部位分4期,再依期别和危险因子,追加放疗及化疗。


好消息是,子宫内膜癌有85%都是第一期,5年存活率达到83%以上,若进展至第三期,5年存活率降为32~60%,到了第四期只剩下5~20%。


二、子宫恶性肉瘤

比起子宫内膜癌,「子宫恶性肉瘤」患者少很多,但近年也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知名美食作家韩良露因罹患子宫恶性肉瘤过世,唤起妇女对这个疾病的重视。


子宫恶性肉瘤约占子宫体癌的1成左右,好发在6、70岁的女性,又可细分为「子宫平滑肌肉瘤(LMS)」以及「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前者发生在子宫肌肉层的平滑肌、后者则是发生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2015年癌症登记报告显示,当年子宫体恶性肿瘤新发生个案有2440人,其中子宫内膜癌占87.18%,扣除其它非特定癌症,子宫恶性肉瘤约占12%、300人。



危险因子不明确 子宫肌瘤恶性化仅 1%

子宫恶性肉瘤的危险因子并不明确,不过有文献指出,曾接受骨盆腔放射线照射是诱发因子,发生率增加5.38倍。另外有一项3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乳癌病人长期使用「泰莫西芬(Tamoxifen)」辅助治疗会增加危险因子,在1万7千多名病人的追踪发现,有12人出现子宫恶性肉瘤。


很多妇女担心「子宫恶性肉瘤是子宫肌瘤引起的吗?」子宫肌瘤在生育年龄的妇女中,发生率约20%,随著年纪愈大比例愈高,在更年期前后,发生率达40~50%。但是不必恐慌,子宫肌瘤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只有1%会恶性化,比例甚低。

子宫恶性肉瘤无明显症状

早期子宫恶性肉瘤并没有明显症状,通常是肿瘤变大,腹部摸到硬块、非特定的阴道出血,例如非经期出血、停经后出血;或压迫造成骨盆腔或腹部疼痛、饱涨感、频尿等症状,才被发现。


妇女若有子宫肌瘤建议定期追踪,若发现肌瘤成长快速,更年期后反而增大,或影像检查发现与周边组织界线不明显、血流丰富,都须怀疑可能为恶性。除了超音波,通常会建议进行电脑断层(CT)和磁振造影(MRI),甚至采用氟-18去氧葡萄糖正子电脑断层扫描(FDG-PET/CT scan)加以判别。


由于影像检查也无法百分之百确定,因此若医师高度怀疑,会建议病患手术切除可疑病灶或子宫,再进行病理组织化验,加以确诊。

子宫恶性肉瘤恶性度高 预后不佳

子宫恶性肉瘤的恶性度高,预后多半不佳,第一期的5年存活率低于50%、第二期20%左右,若已发生远离转移的第四期,5年存活率是0%。


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全子宫切除。辅助治疗则有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荷尔蒙治疗和标靶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完全切除病灶者,辅助治疗可以增加存活率。子宫恶性肉瘤有极高的复发率,且超过半数会远端转移,因此即便接受有效治疗后,也务必定期追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