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开学季,近期3大热门儿科门诊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肠病毒,接下来进入9月或10月,会是流感和腺病毒(类似肠胃炎,会上吐下泻及发烧)传染高峰期。

检视相片

根据卫福部疾病管制署的统计资料,8/12~8/18一周内,全台肠病毒就诊人次为7628次,当中新增一例重症病患,总计今年已经累积26例重症,其中包含7例是死亡案例,其中5岁以下婴幼儿为重症高危险群,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婴幼儿出现嗜睡、意识不清、手脚无力、肌抽跃、持续呕吐等重症前兆病征,务必要送医。

慎防肠病毒肆虐!
医:洗手要搓才能把细菌破坏掉

让家长闻「肠」色变的肠病毒,大多都是透过粪口传染,预防的方法很简单,禾馨新生妇幼诊所儿科庄佳韵医师说:「勤洗手、戴口罩,是不二法门。」而正确的洗手方式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五字诀「湿、搓、冲、捧、擦」,但很多人都洗心安的,觉得沾了水就是洗过手了,这可是大错特错,庄佳韵医师认为:「每次洗手必须要洗30秒以上,且不是手放在水龙头下冲就能洗净,搓的动作绝对不能少,要搓才能把细菌破坏掉,达到清洁的效果。

搓的部分,政府单位也有7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首先抹上肥皂或洗手乳放掌心「内」搓揉,搓「外」面的手背,十指交错互「夹」搓洗,「弓」起手指于搓洗手指背,搓洗「大」拇指和虎口,「立」起手指在另一掌心清洗指尖,最后连手「腕」一起搓洗,才是正确洗手步骤。

洗手时间点很重要

庄佳韵医师认为,除了有正确的洗手观念,洗手的时间点也相当重要,最基本的就是吃东西前后,以及上完厕所后,这些时间点大部分的民众应该都已经养成洗手的习惯,但其实到医院看病后、擦完鼻涕后、玩游戏前后都是需要洗手,不可轻忽。

检视相片

因为需要经常洗手,所以要让孩子喜欢洗手变得格外重要,庄佳韵医师说,当爸妈的必须要先以身作则,如果小孩已经是可以沟通的年纪,就必须告诉他们没洗手把细菌吃进肚会造成身体不适,同时庄佳韵医师认为,家长可以把洗手当成游戏,像是把水龙头、肥皂、洗手乳营造成有趣的环境,甚至在正确洗手后,提供小奖励,简言之,就是要让孩子们乐于洗手,才能避免细菌进入身体内,造成肠病毒或是流感等疾病。

看更多「开学季防肠病毒肆虐 清洁才是王道」新闻专题报导
边洗手边保养!专家实测:这成分天然、洗净力强
居家地板细菌数是病房7倍!4种「没想到」东西越洗越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