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为身体必须摄取的矿物质之一,其主要来源是食盐-氯化钠,从以前就提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盐与酱都含有钠离子。

    盐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最主要作用是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的重要成分(extracellular fluid),是维持等离子体(plasma)含量的关键元素,确保足够的人体组织灌注和正常细胞新陈代谢,更是影响与维持血压的重要因子,更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进食欲;同时,还保证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碱度,维持机体内酸碱度的平衡,和体液的正常循环。

    在以前盐是相当昂贵的调味品,那时农业为主,多以劳力换取报酬生活,沿海居民取得盐并不困难,但内陆地方不靠海,所以便有盐比金贵的乱象,这时便由当政者出面,将盐纳为国有经营的项目,杜绝私盐禁止哄抬价格乱象,直到现今交通便利,盐已不是那么金贵的东西,而且人们也进入了工业、科技的时代,已不须依靠劳力来工作,流汗的的比例相对下降。

    这也引发了相关的问题,以前工作挥汗如雨,为了补充流汗所失去的盐份,所以口味上都较偏重咸;现在大部分工作不似从前会大量流汗,但口味上若还是照以前使用的盐量,那就会引发心脏血管、肾脏方面的疾病,所以近年来都强调清淡饮食少油、少盐,这个观念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人奉行得太过彻底,几乎是无盐饮食。

举个各案:

    60多岁的老太太因害怕媒体报导,摄取过多食盐会容易发生心脏血管病变,而执行几乎坚持无盐饮食,实行几个月后出现头晕恶心,随后出现肌肉发生痉挛、会伴有耳晕目眩、恶心和易于疲惫的现象,经过家人紧急送医,抽血发现患者患有罕见的低血钠症。

    低血钠症会出现:夜晚感到肌肉抽筋往往是缺盐的征兆,在流汗和排泄的时候,一部分盐会随著汗液和尿液一起排出体外,接下来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眩晕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伴随著当身体缺乏钠离子时,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取得,而使骨质疏松。

    伴随著当身体缺乏钠离子时,甚至会引发癌症的萌芽,因为盐的摄入量不足,酸就会在部分细胞中聚积,细胞中的酸度含量过高,就会损害DNA的结构;缺盐是骨质疏松症的起因之一,血液中必须保证有一定量的盐分,如果盐分不足,就会从骨骼中汲取;夜晚感到肌肉抽筋往往是缺盐的征兆,在流汗和排泄的时候,一部分盐会随著汗液和尿液一起排出体外;眩晕和昏厥可能也是因为身体缺水少盐。我们就来看每日应摄取的钠含量:卫生署建议民众一天的钠摄取量2400 毫克,约相当于6 盐,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同步。

    适量的摄取不要过犹不及,是对任何事养生的秘诀,还有有些人选择低钠盐,但也是将钠盐改成钾盐,建议还是先咨询医师后,在决定饮食方针,因为影响部分药品的功效,反而成为身体的负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