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總不在家,一定有他的原因,我們要從這個角度去思考,而不要去說他總不在家,肯定有其它比這個家更重要的事情。我希望從他更願意回家這個角度去想,那他可能也會百忙之中都會抽出時間,回家跟老婆孩子在一起,那如果他時間真的很不夠的話,那可以練習高質量的陪伴,那高質量的陪伴呢,從男生的角度來講,他一定還記得,他在追他的老婆的時候的那個階段,是怎麼樣的。那個時候呢,其實你全神貫注的,就是眼前的這個人,你會用很有愛意的眼光去看這個孩子,所以當你回家的時候,孩子也還沒睡著的時候,你可以跟她擁抱在一起,這種肌膚上的接觸很重要,然後呢你可以把他(她)抱在你的大腿上,然後好好的看著他就夠了。然後最需要說的一句話是,爸爸非常想你,也很愛你。那這個時候也可以放下所有的東西,身邊的一些掛慮啊,尤其是手機或者是報紙,現在不看報紙啊 手機,然後呢就聽孩子要講什麼,然後讓孩子來主導這個陪伴的過程,我覺得這樣就夠了,很多時候呢,你可以給孩子15分鐘,一同在全新的關注她,聆聽她正在講述的事情。不管這件事情是不是很愚蠢,或者很笨,你都要很感興趣的去聽,那就夠了。那爸爸如果可以每天或者一週,有那麼15到30分鐘的時間的這種高質量陪伴,我覺得孩子是會覺得滿足的,他們反而會掛念爸爸為什麼他還沒回來?他回來我應該怎麼樣地表示我對她的關愛,所以我覺得這是兩個人之間的互相的給予吧,跟互相的關懷,會讓這個父子之間的感情越好,那一定要相信爸爸總是想要回家。

我們是芝麻育兒,專註於0-8歲孩子家庭在健康、養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問題,關注我們就有答案!


成年人對人生最大的感觸就是無奈

每次自己想要獨處一會,看會書,提升下自己時,孩子在身邊讓陪他玩,陪他寫作業,或者陪他聊天時,真的深感無奈。一個人的精力有限,總會顧此失彼。

事業和家庭怎麼權衡一直是很多人遇到的難題

一個朋友夫妻倆每天都工作到很晚纔回來,孩子奶奶帶著,五歲了,會的特別少,老師經常給孩子的媽媽打電話,讓回家多教下孩子。朋友很無奈,每天工作到很晚回去,已經累成狗,還要給自己做飯,刷碗,洗衣服。婆婆只照顧孩子,別的也不給幫忙。

她也想陪孩子,自己照顧,可是房貸,車貸的壓的喘不過氣來,怎麼脫生。

遺憾不管怎麼選擇都會有,但是有些可以彌補,有些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

最近播出的熊出沒之變形計,強爸錯過了光頭強的童年,當他拿著光頭強以前最喜歡玩具,做著光頭強以前最喜歡喫菜,陪他放風箏……可成年後的光頭強覺得莫名其妙。

記得楊瀾在採訪哈佛大學心理系教師吉爾伯特時說:「手頭事情太多,分不清孩子和事業主次怎麼辦?」教授回答:「十年以後,你不會因為今天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小時而後悔。」


看到這個莫名的有點心酸,有句話叫做:我搬著磚 就沒法抱你,我放下磚 就沒法養你!描述一個家庭再適合不過!在這裡小通想對爸爸說:即使再忙,也盡量抽出一點點時間來陪陪孩子,畢竟成長只有一次,希望你不要錯過! 小通還想對寶貝說:小寶貝,要體諒爸爸,爸爸不是不愛你,而是要賺錢來養你和媽媽,爸爸在外面也很辛苦,所以不要生爸爸的氣,總有一天你長大了,就會明白爸爸也是身不由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