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產品經理 張婉珍】

日前,騰訊與深圳地鐵、廣電運通共同發布新的地鐵售票與檢票系統-生物識別+信用支付,這是一個擁有生物識別與無感支付的全新功能,以後乘客進出地鐵,不用掃描條碼,或是拿手機刷卡,更不用在螢幕前排隊等著「刷臉」,只要直接從螢幕前走過,就可開啟閘門進出地鐵,大幅降低乘客排隊等候入站的時間。

騰訊與深圳地鐵合作的這個乘車碼系統,其實在今年5月8日便已上線試用,至今開通用戶數超過661萬,每日平均使用客流超過100萬人次,乘客擁有先享後付的體驗,同時把乘車體驗推入到一個無感支付的時代。

前一陣子,大家都將關注焦點放在騰訊第二季財報表現不如市場預期,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佔騰訊最大獲利來源的遊戲業務表現不佳。但在騰訊和深圳地鐵發布「生物識別+信用支付」系統後,再度讓人意識到騰訊在支付版圖的動作也很積極。

目前在大陸的支付業務市場上,呈現騰訊的微信支付和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雙龍頭的態勢。資料顯示,2018年第一季,光是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就佔大陸協力廠商行動支付交易規模的90.6%,市場集中度極高。雖然微信支付發展晚於支付寶,但微信支付憑藉著社交屬性優勢而取得更多使用者,整體市場交易規模佔比緊跟支付寶。

而迄6月底為止,微信支付的活躍帳戶達8億戶,每日平均交易金額的年增率更達40%,其中線下商業支付筆數成長更是快速,年增率更高達280%,商業支付筆數佔總交易筆數的比例正式過半,其中有一大部分,就是受惠於騰訊乘車碼系統的推出,加速了騰訊支付業務的成長。

騰訊推出結合生物識別與信用支付新功能的系統,身為另一個支付龍頭的阿里巴巴,當然不會讓騰訊專美於前,也宣佈經過與肯德基等部分商家合作試點後,支付寶的刷臉支付功能也具備了商業化的能力,未來的一年將會在各大商業據點提供自助收銀+刷臉支付的交易系統,頓時讓「生物識別、刷臉」等,成為支付系統上的熱門話題;但由此也可看出,支付業務也是這兩大龍頭的競爭之地。

在阿里巴巴與騰訊這兩大龍頭的積極發展下,現在在許多的店家消費,或是搭乘地鐵等交通工具,已不用再拿出手機刷二維碼(QR Code),只要刷個臉就完成消費,而支付系統的下一步發展,就是整合各方能力與資源,進一步朝智慧生活的方向發展,又再讓這兩大支付業龍頭的未來發展空間,充滿無限的想像力。

不僅如此,大陸行動支付的用戶人口仍在持續增長。根據大陸前瞻產業研究院公佈的「行動支付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研究,2017年底,大陸行動支付的用戶規模已達5.6億人,預計到2018年底,行動支付的用戶規模將達6.5億人;在行動支付用戶數持續增長,加上城市化以及支付運用的持續發展,大陸的支付系統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很快的,大陸的支付習慣,可能會再從手機支付的時代,邁向掃臉的「空付」時代,這麼快速的發展腳步,可能超乎你我的想像,但也反映出:不論是支付寶或是微信支付,其未來的發展是擁有極大的想像空間,這也代表著背後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