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3 更新

日本媒體從產業鏈收集到的最新細節顯示,蘋果明年推出的 iPhone 12 系列中,最大屏幕達到了 6.7 英寸,而新機還會使用劉海屏造型。新 iPhone 的 3D 機模來看,手機在造型上借鑒了 iPhone 4 風格,同時屏幕也變成了平面型而不再有2.5D弧度,整體跟現在的iPhone 11系列圓潤風格截然不同,同時前代的大劉海依然被繼承了下來,繼續承載3D結構光模組、聽筒等組件,背部則完全延續現有三攝像頭造型。

iPhone 12 Pro Max機模
外媒曝光iPhone12細節:劉海屏、最大6.7英寸,回歸蘋果4代造型?

view.inews.qq.com


根據 ETNews 的報道,蘋果公司計劃從三星採購 5.4 英寸和 6.7 英寸顯示屏,這些顯示屏將使用與 iPhone 11 Pro 和 iPhone 11 Pro Max 相同的 OLED技術。報道還稱,LG將為 6.1 英寸新 iPhone 提供OLED面板。蘋果公司尚未就此消息置評。

此外 ETNews 稱,蘋果公司可能會推出超過四款新 iPhone。

傳蘋果明年將推超過四款新iPhone:最大尺寸6.7英寸?

tech.sina.com.cn圖標


@山羊也愛喫草莓 謝邀。

先來看看 2018、2019 iPhone 的屏幕尺寸:

  • 6.1英寸 iPhone 11、iPhone XR
  • 5.8英寸 iPhone 11 Pro、iPhone Xs
  • 6.5英寸 iPhone 11 Pro Max、iPhone Xs Max

報道稱,蘋果公司將發布一款更小的5.4英寸iPhone、一款6.1英寸iPhone以及一款屏幕最大的新iPhone,其顯示屏尺寸將為6.7英寸。

僅憑此消息看,高端 iPhone 的屏幕尺寸「小的更小,大的更大」。其實這也是為了體現出差異化,讓用戶有更多選擇。想要小屏手機的用戶會選小屏 Pro,想要大屏手機的用戶也不會在乎屏幕增大 0.2 英寸。所以 2020 可能會有的尺寸變化為我們假設明年發布 iPhone 12):

  • iPhone 12:6.1 英寸 ?? 6.1 英寸
  • iPhone 12 Pro:5.8 英寸 ?? 5.4 英寸
  • iPhone 12 Pro Max:6.5 英寸 ?? 6.7 英寸

後來還有另外一種預測,分別是:

至於金屬中框可能變成類似 iPhone 4 的設計,簡單說一下吧。

去年發布的 iPad Pro 回歸了垂直邊框設計,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二代 Apple Pencil 的磁吸設計;其二,iPad Pro 做到了只有 5.9 mm 的厚度。這就意味著即便邊框不是圓弧,手感上也不會非常差。

左為初代 iPad,右為11英寸 iPad Pro

回到 iPhone。從 iPhone 6 開始,iPhone 越來越厚,越來越重,下圖統計了歷代 iPhone 的厚度和重量。如果 iPhone 12 回歸 iPhone 4 中框設計而厚度卻不減小的話,體驗未必會好。不過對於我個人來說,我會為了這個設計買單。

說了這麼多,其實現在的爆料大都不太準確,看看樂呵樂呵就好。具體爆料等明年吧。


看到這個,無論是真是假至少讓我今年有了先不買11的衝動。

先不管網上流出的實物渲染圖的攝像頭是有多醜,(現在連蘋果首席預測師郭明祺的都不可信)對於這款重現iphone4鋁合金中框,有稜有角的經典造型,我是毫無抵抗力的,必須支持。

單手把玩的的操作我又可以重現了,還可以一邊擼貓一邊聊騷。

別問我為什麼,我手小,連女朋友的手都握不住。(市場變化就給樓上的科技大佬們分析吧,哈哈哈)


iPhone X 的 5.7 寸設計其實有著那個時代的侷限性: Apple 需要推出一款跨時代的機型. 注意, 是一款. 這就導致為了能滿足那些 Phablet 用戶的需求, 又要照顧 iPhone 8 這樣的偏小尺寸機型的用戶, 選擇了一個橫向尺寸介於 4.7/5.5 之間的那麼一個大小.

隨後的 XR/11 也是一個類似的思路, 如果出兩款性價比機器會讓產品線過於臃腫, 於是在 XS/XS Max 之間選擇一個折衷尺寸, 也就是 6.1.

當然還有個一個預計推出的機型, 就是傳說中的 SE2/iPhone 9. 目前這款機型變數極大, 只能說小屏 4.7 寸版本仍然會存在. 但是 5.5 寸機型可能和 6.1 的性價比機型有衝突. 而且明年三月份推出之後也不排除會有下架 XR 的可能性; 如果推出了 5.5 的性價比機型, 明年 12 就可能不會有性價比機型. 但是按照 ETNews 的說法, 或許明年 6.1 寸會是第一個搭載了 OLED 的性價比中偏大尺寸機型, 而 SE 2 也僅會推出 4.7, 下架 8 系列.

至於為什麼要推出 4.7/5.4, 只能說回歸理性需求. 5.7 對於單手持握還是顯得略大, 特別是 11 系列開始加重加厚的情況下, 再配個殼的手感就顯得有點笨拙了.

至於續航我覺得倒是不用太擔心, 按照 Apple 的作風估計下一代如果要縮小屏幕大小, 多半是會增加厚度, 電池容量至少是持平.


當下手機的應用場景主要有:

  • 社交app+短視頻
  • 音頻視頻流播
  • gaming
  • 定位服務, 以及5G後在AR上可能的小爆發
  • 設備中繼

還是要說到 Galaxy Note, 這款產品的成功在於不僅僅做到了屏幕可視範圍的擴大, 更重要的是重新引入並優化了 筆觸 的輸入方式, 以及後期 Android 在分屏顯示上有初步優化. 確實是 「Phablet」 這種融合概念的成功實踐. 而無論是當時其餘大屏手機產品, 還是今天的 Galaxy Fold/Mate X, 在軟硬體上都有缺失. 「iPhoneOS」 雖不支持分屏預覽, 但是 iPhone 6 Plus 時引入了橫屏模式, 而 iPhone X 由於是 4.7寸 iD 上的演化產品, 雖說屏幕尺寸上也是劃時代的, 但是對於 Phablet 體驗是一點倒退.

同時眼下做一款小尺寸手機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的行為, 例如多攝模組、觸感反饋和SoC 散熱無疑拉昇了小尺寸設備主板設計的難度, 以及反向無線充電、快充開始成為用戶硬需求.

以及所謂 「Remastered 4.7」 iPhone 9」, 如果說今天用慣了大屏手機的用戶去更換它,意味著不少 trade-off. 就目前 QuickPath 鍵盤的體驗, 很大程度上是依賴大屏手機橫向優勢帶來的鍵位間隔來實現準確的演算法識別. 手機遊戲常年來集中在卡牌元素, 或者喫雞這種MOBA主題中. 而今年 Apple Arcade 帶來了大量敘事冒險類遊戲, 屏幕尺寸成為體驗的決定性因素. 以及像 Oceanhorn 和 Sonic Racing 這些需要手柄交互的遊戲, 基本就已經屬於 iPad/Apple TV 的地盤.

Apple??Switch Pro??
微軟 (Microsoft) Xbox無線控制器/手柄 黑色京東去購買?

索尼(SONY)PlayStation 4 遊戲手柄(黑色)京東去購買?

5.4寸屏幕可能是維持 4.7寸 iD橫向長度上作出的縱向長度延伸, 就有些類似 Xperia 1/5/10, 一加7/7T這樣的 」tall phone「; 另外如果 TrueDepth 模組成功實現小型化, 通過縮小Notch面積和邊框也是可以實現 Max 機型的屏幕擴展 (6.7寸). 其實已經意味著特殊的 aspect ratio 的出現. 考慮到 iOS 14 的向下兼容, 可以預料到在明年對於介面適配的壓力之大. 不僅在5.4-6.7寸排布的全面屏 iPhone, 還有像 iPod touch、「iPhone 9」 、iPhone 8.


而回看2019年則明顯可以察覺智能手機發展的瓶頸, 例如盲目增加多攝模組已經到了需要討論是否有意義的情況 (在? Galaxy Camera?), 這也是一些頭部廠家試圖通過新形態突圍的巨大客觀因素. 而我個人並不認為這是手機發展的終結. 在可見的未來, 手機仍舊會以直板觸摸屏的成熟形態向前發展, 並帶來顯示技術、算力、成像和輸入介面/無線傳輸方面的新應用.

就例如 Apple Watch、TWS耳機這類設備的連接仍舊需要手機, Apple Watch 能做到 iCloud devices 中僅有的 AirPods 無縫連接也正是有 iPhone 這層藍牙中繼. 以及VR頭顯在一段時間內還是需要手機作為內容輸入源. 同時這些設備也是對 iPhone 的體驗互補. 就例如 Max 機型持握不便, 而 AirPods + Apple Watch 就可以實現語音導航, 甚至自帶的 Apple Maps 可以實現 Apple Watch 的觸感反饋. 或者通過 Apple Pay 支付/刷交通卡也是 Apple 理想中的情況.


熟悉手機行業發展的朋友應該記得,曾經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手機行業的產品劃分有基礎+大屏兩條線的傳統,至今,基本上都變成了基礎+pro的配置,時至今日,相對小屏的產品依然存在,比如S10、P30、iPhone 11 Pro,但數量和佔比越來越低了。

為什麼?

因為市場對小屏的需求越來越低了,小屏產品的市場表現越來越差,各家便越來越不願意做真正的小屏產品了。

市場需求是產品發展最核心的風向標,也是企業產品規劃的最基本的考慮要素。

所以我很好奇,對於這種明顯謠言的消息,有啥值得討論的?6.7英寸的iPhone採用類似iPhone5的設計,且取消2.5D玻璃設計?可能嗎?

從iPhone5s到iPhone6,稜角分明的設計改為圓潤設計,這背後伴隨的是手機屏幕尺寸從4.0英寸變成了4.7/5.5英寸,屏幕變大意味著手機尺寸變大。

對於小屏手機來說,方正設計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手機握持的時候,邊緣不會抵著手心,手心是空著的。但到了4.7英寸,尤其是5.5英寸之後,手機在握持的時候,邊緣是直接抵住手心的,這個時候方正造型幾乎是致命的。

隨著全面屏的發展,手機屏幕越來越大,機身自然不會更小了,也就鎚子這種投機品牌會去做所謂的方正造型來吸引眼球,銷量我們也看到了,像蘋果這種體量的品牌,怎麼可能做這種兒戲的事兒?


6.7英寸我覺得問題不大,5.4英寸我覺得存疑,因為手機裡面需要塞的東西越來越多,更多更大的相機模組,更大的電池,更大面積的晶元和更高要求的散熱設計。

以及,我們需要考慮的是,19.5:9乃至20:9的5.4英寸和我們傳統理解的5.4英寸完全是兩碼事兒。

對於目前的iPhone產品線來說,iPhone11 Pro屏幕並不大,包括iPhone 11 Pro Max,蘋果需要考慮的是怎麼去降低邊框寬度,而不是降低屏幕尺寸,別說iPhoe11了,就是iPhone 11 Pro和iPhone 11 Pro Max,邊框還是太寬了,這纔是問題。

對於用戶來說,大家需要的是更便攜的機身,而不是更小的屏幕,堅決這部分矛盾的關鍵是降低邊框寬度而不是增加手機屏佔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